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7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包括钢板及设置在钢板远离围岩一侧底部的接水槽,若干所述钢板连续拼接形成环形模板,环形模板的环形接水槽上设置有若干导水洞,导水洞上连接有导水管;钢板靠近围岩一侧底部设置有刃角。通过接水槽、导水洞及导水管的设置,能将井壁淋水集中引流后通过导水管导出,从而能有效减少井壁淋水对工作面人员及设备的影响,进而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同时刃角能在浇筑时承托部分混凝土重量,提高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加快混凝土凝固,同时防止混凝土外漏,节省衬砌成本。节省衬砌成本。节省衬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竖井衬砌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竖井是地下开采矿山的咽喉,是矿山提升人员、矿石、物料的核心通道,也是矿山通风的主要路径。在建井过程中,井壁衬砌混凝土,既可以覆盖参差不齐围岩,使井筒表面平整美观,也可以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保证井筒围岩的长期稳定。因此,衬砌混凝土技术在竖井建设中广泛应用。
[0003]竖井施工经常会穿越一些含水层或裂隙水区域,由于水量或水压较大,在治水后,仍有少量水从井壁混凝土上下接茬处渗出,沿井壁下流至掘进工作面。现有的竖井衬砌模板,由于不具备引水功能,造成工作面淋水,形成“水帘洞”,从而严重影响现场作业效率。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漏料也会导致混凝土凝固较慢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45779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出线竖井截排水结构,包括喷混凝土层、衬砌混凝土层、防水板和截水槽结构,所述喷混凝土层贴合覆盖出线竖井的开挖面;所述截水槽结构包括槽钢和排水管,所述槽钢环绕喷混凝土层内壁设置构成环形结构,槽钢的凹槽结构朝上设置,排水管连接槽钢底部;所述防水板环绕喷混凝土层内侧壁设置,防水板上部贴合喷混凝土层内壁,防水板中部向内凸出延伸包裹槽钢,防水板下部贴合喷混凝土层内壁;所述衬砌混凝土层覆盖第一混凝土内壁和防水板表面设置。上述方案能解决出线竖井防渗水结构难以适应高落差的问题,但由于截水槽设置在混凝土层,会影响到混凝土层的浇铸,同时排水管也可能因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破裂,从而影响排水效果;另外,在每次进行混凝土浇铸时,都需要重新设置截水槽结构,导致成本的增加。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进行井壁淋水的引流及减少衬砌时混凝土的漏料,从而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混凝土整体稳定性以及使混凝土快速凝固,进而加快竖井的施工进度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包括钢板及设置在所述钢板远离围岩一侧底部的接水槽,若干所述钢板连续拼接形成环形模板,所述环形模板的环形接水槽上设置有若干导水洞,所述导水洞上连接有导水管;所述钢板靠近围岩一侧底部设置有刃角。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槽为U型凹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管上端与导水洞相连,下端延伸至工作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洞设置有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接水
槽的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四个方向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刃角与所述钢板主体呈钝角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为金属板材质,靠近围岩一侧为光滑面,远离围岩一侧设置有脚手架和人行台阶。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手架为可折叠式设计,所述脚手架为金属材质。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行台阶为矩形凹槽,凹槽开口朝向井筒中心,台阶呈纵向排列,且台阶之间设置有人行扶手。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模板上缘设置有若干下料口,所述钢板上缘设置有内嵌焊接在所述钢板上的悬吊挂鼻。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井衬砌模板的金属材质部件表面均喷涂有防腐防锈漆。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在竖井衬砌模板远离围岩一侧底部设置接水槽,并在接水槽上设置导水洞,以分别在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四个方向上将井壁淋水集中引流后通过导水管导出,从而能有效减少井壁淋水对工作面人员及设备的影响,进而提高现场作业效率。
[0020]2.本技术通过在竖井衬砌模板靠近围岩一侧底部设置向围岩倾斜的刃角,能在衬砌时阻挡混凝土向模板下方以及通过模板下方后向井筒中心方向移动,从而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跑料、漏料,节省衬砌成本;同时刃角可衬托一部分混凝土的重量,能与渣石结合起到共同承托混凝土重量的作用,提高混凝土整体稳定性,有利于混凝土的快速凝固。
[0021]3.本技术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进行井壁淋水的引流,且在向下继续进行混凝土浇铸时,可整体下放,无需重新设置排水结构;同时还能减少衬砌时混凝土的漏料,有利于提高竖井的施工进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的侧视图。
[0024]图3为环形模板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钢板;2、接水槽;3、导水洞;4、导水管;5、脚手架;6、人行台阶;7、人行扶手;8、悬吊挂鼻;9、下料口;10、刃角;11、紧固螺丝;12、接水槽拼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9]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包括钢板1及设置在钢板1远离围岩一侧底部的接水槽2,若干所述钢板1连续拼接形成环形模板,所述环形模板的环形接水槽上设置有若干导水洞3,导水洞3上连接有导水管4;所述钢板1靠近围岩一侧底部设置有刃角10。
[0031]具体的,接水槽2为U型凹槽,U型凹槽深度不小于15cm,材质与钢板1主体相同;导水洞3为圆形,直径不小于12cm,设置在凹槽最低点处,形成环形模板的钢板1上并非均设置有导水洞3,所述导水洞3设置有4个,分别设置在环形接水槽的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四个方向上,便于将井壁淋水分4个方向集中引流;导水洞3上连接有延伸至工作面的导水管4,导水管4直径为12cm,长度不小于5m,为PVC或橡胶材质。
[0032]具体的,刃角10与钢板1主体呈钝角连接,材质与钢板1主体相同,浇筑时可承托一部分混凝土重量,提高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加快混凝土凝固,同时防止混凝土外漏。进一步的,刃角10角度为1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及设置在所述钢板远离围岩一侧底部的接水槽,若干所述钢板连续拼接形成环形模板,所述环形模板的环形接水槽上设置有若干导水洞,所述导水洞上连接有导水管;所述钢板靠近围岩一侧底部设置有刃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为U型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上端与导水洞相连,下端延伸至工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洞设置有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接水槽的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四个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水及减少漏料的竖井衬砌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角与所述钢板主体呈钝角连接。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玺刘兴全刘震刘焕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