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833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包括供水调压管路、调压总控制器、联网调度控制机、市政供水系统,所述供水调压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密封连接有增压泵,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的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泄压泵,所述联网调度控制机与调控客户端之间无线连接,所述市政供水系统通过管路与调压总控制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市政管网的供水区域安装智能压力管理阀,通过恒压控制、分时调压、按流调压等多种方式实现管网压力的按需调节、智能管控,并利用远传技术将管网压力数据上传到管网供水压力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全天候的管网压力监测和远程调控。力监测和远程调控。力监测和远程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水
,具体为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在众多管网漏损控制技术中,压力管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被认为是最直接、最具经济效益的漏损管理方法,也是优化供水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压力管理可以帮助供水企业有效降低漏失水量,提高供水效率,对于管网基础设施老化的供水系统,压力管理也可以减轻基础设施所承受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检漏仪器设备难以检测到的背景漏失,压力管理更是几乎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
[0003]公开号为CN115167547A的中国授权专利文件,公开了供水管网的调压方法及调压设备,包括:获取第一区域的目标信息;根据目标信息在第一区域的供水管网接入移动式调压装置;通过控制器获取临时流量值和/或临时压力值,并根据临时流量值和/或临时压力值,确定供水管网的管网口径;通过控制器以及管网口径调整减压阀;对每一个调压策略,均通过控制器对减压阀进行与调压策略匹配的调整,并获取第一区域在调压策略下对应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以及原始数据确定目标调压策略;根据目标调压策略选择对应的设备对第一区域的供水管网进行调压。通过方法,能够确定出更符合第一区域的调压策略,进而使得投入成本和效益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供水管网内部水压进行调节控制时,存在水压管理监测调控效率低,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研制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在对供水管网内部水压进行调节控制时,存在水压管理监测调控效率低,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包括供水调压管路、调压总控制器、联网调度控制机、市政供水系统,联网调度控制机内安装有通信模块;所述供水调压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密封连接有增压泵,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的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泄压泵,所述调压总控制器与增压泵之间电性连接,调压总控制器与泄压泵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联网调度控制机与调控客户端之间无线连接,所述市政供水系统与调压总控制器接通,并与联网调度控制机之间无线或有线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供水调压管路的一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厂蓄水罐,水厂蓄水罐上安装有水压监测表。
[0008]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内部通过增压管路连接有输水管路,泄压泵的内部通过泄压管路连接有输水管路,增压管路上安装有增压阀,泄压管路上安装有泄压阀。
[0009]优选的,所述调压总控制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有流量计、水压监测模块和恒压控制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调控客户端包括手机APP客户端、计算机客户端和水厂调度指挥中心。
[0011]优选的,所述市政供水系统通过调压总控制器分别连接有居民生活用水模块、商业办公用水模块和厂区用水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调压总控制器与分时调压单元之间电性连接,调压总控制器与按流调压单元之间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分时调压单元和按流调压单元均与联网调度控制机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多层级的压力管理运维机制和供水管网压力分区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技术与压力管理紧密结合,以实现对管网压力的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
[0016]2.通过设置有便捷的供水调压管路,内置增压泵、泄压泵、增压管路和泄压管路,通过配合调压总控制器已实现对水流的快速调压控制,具备反应及时,操作便利迅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供水调压管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供水调压管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调压总控制器控制原理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联网调度控制机控制原理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市政供水系统控制原理框图。
[0022]图中:1、第一调压支管;2、第二调压支管;3、联网调度控制机;4、水厂蓄水罐;5、水压监测表;6、供水管;7、增压泵;8、增压阀;9、增压管路;10、输水管路;11、供水调压管路;12、泄压泵;13、泄压管路;14、调压总控制器;15、分时调压单元;16、按流调压单元;17、流量计;18、水压监测模块;19、恒压控制模块;20、调控客户端;21、手机APP客户端;22、计算机客户端;23、水厂调度指挥中心;24、市政供水系统;25、厂区用水模块;26、居民生活用水模块;27、商业办公用水模块。
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见图1至图4,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包括了供水调压管路11、调压总控制器14、联网调度控制机3、市政供水系统24,具体的,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管路布置在底板上,并在底板的竖直方向上固定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供水调压管路11安装在竖直方向上,并通过支撑架相对固定。在供水调压管
路11的下端通过第一调压支管1和第二调压支管2密封连接增压泵7,增压泵7固定在底板上。第一调压支管1和第二调压支管2的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泄压泵12,为了方便本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的空间布置,请参见图2,在本申请中,泄压泵12竖直固定,通过折弯管道与第一调压支管1和第二调压支管2接通,使得泄压泵12与第一调压支管1及第二调压支管2相对平行。在与供水调压管路11的安装面相邻的另一面支架上安装有调压总控制器14,调压总控制器14与增压泵7分别与泄压泵12之间电性连接;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供水调压管路11的一端通过供水管6连接有水厂蓄水罐4,进一步的,水厂蓄水罐4上还可以安装水压监测表5,通过供水调压管路11可将水厂蓄水罐4内部水源通过供水管6进行抽出供应,水压监测表5方便用于对管道内部水压进行实时监测。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增压泵7的内部通过增压管路9连接有输水管路10,泄压泵12的内部通过泄压管路13连接有输水管路10,增压管路9上安装有增压阀8,泄压管路13上安装有泄压阀,通过采用增压泵7配合增压管路9,方便对管道内部水压进行增强,通过采用泄压泵12配合泄压管路13,方便对管道内部水压进行减弱。在本申请中,水厂蓄水罐4安装在与调压总控制器14安装面相对的方向上,并在靠近水厂蓄水罐4的位置安装了联网调度控制机3,联网调度控制机3内安装有通信电路板,可通信连接位于远端的调控客户端。进一步的,市政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调压管路、调压总控制器、联网调度控制机、市政供水系统,所述联网调度控制机内安装有通信模块;所述供水调压管路的下端通过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密封连接有增压泵,第一调压支管和第二调压支管的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泄压泵,所述调压总控制器分别与增压泵、泄压泵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联网调度控制机与调控客户端之间无线连接,所述市政供水系统与调压总控制器接通,市政供水系统与联网调度控制机之间无线或有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调压管路的一端通过供水管连接有水厂蓄水罐,水厂蓄水罐上安装有水压监测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网分时调压与用水调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的内部通过增压管路连接有输水管路,泄压泵的内部通过泄压管路连接有输水管路,增压管路上安装有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雨李浩铭郑金成黄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江港利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