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823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孔支撑膜;将聚乙烯醇水溶液置于多孔支撑膜的任一表面形成中间层;将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多孔支撑膜的表面,经第一热处理形成预制分离层,得到预制膜,其中,水相溶液包括多元胺、碳酸盐、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油相溶液包括多元酰氯以及异构烷烃溶剂,且所述油相溶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将预制膜置于二醛水溶液中,经第二热处理后得到复合膜。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在应用于水处理时,能够同时具有高水通量和高盐截留率的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膜由于其耗能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水回用、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界面聚合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然而,传统的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复合膜,仍无法同时具有高水通量和高盐截留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在应用于水处理时,能够同时具有高水通量和高盐截留率的性能。
[0004]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孔支撑膜;将聚乙烯醇水溶液置于所述多孔支撑膜的任一表面形成中间层;将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多孔支撑膜的表面,经第一热处理形成预制分离层,得到预制膜,其中,所述水相溶液包括多元胺、碳酸盐、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所述油相溶液包括多元酰氯以及异构烷烃溶剂,且所述油相溶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的相转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多孔支撑膜;将聚乙烯醇水溶液置于所述多孔支撑膜的任一表面形成中间层;将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依次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多孔支撑膜的表面,经第一热处理形成预制分离层,得到预制膜,其中,所述水相溶液包括多元胺、碳酸盐、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及水,所述油相溶液包括多元酰氯以及异构烷烃溶剂,且所述油相溶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将所述预制膜置于二醛水溶液中,经第二热处理后得到复合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量大于或等于70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0.5%

1%;及/或,所述二醛水溶液中二醛的质量分数为0.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在所述水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1%

1%;及/或,所述热缩温敏型水溶性聚合物选自聚N

烷基丙烯酰胺,所述聚N

烷基丙烯酰胺选自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聚N,N

二乙基丙烯酰胺、聚N

正丙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在所述水相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可施盈盈程新刘文超谭惠芬潘巧明郑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