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20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其中,电机控制器接线盒,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和控制器盖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与所述控制器盖体螺栓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立壁具有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所述第二立壁具有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形成的夹角为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机控制器MCU高压线束接口多根据电机布置情况设计一个固定方向接口,而电机布置又根据整车需求存在前后置情况,所以现有电机控制器MCU高压线束接口适配性差,存在无法同时满足电机前后布置时接线盒的不同位置布置需求,同时走线既不牢固又复杂,接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控制器MCU高压线束接口适配性差,存在无法同时满足电机前后布置时接线盒的不同位置布置需求,同时走线既不牢固又复杂,接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差的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其中,电机控制器接线盒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和控制器盖体,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与所述控制器盖体螺栓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立壁具有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所述第二立壁具有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形成的夹角为70
°
~90
°
,所述夹角位于靠近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内部一侧。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关于所述夹角对称设置。
[000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前述的电机控制器接线盒。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电机控制器,通过在电机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成一定夹角的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和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可同时满足电机前后布置时接线盒的不同位置布置需求,大大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适配性,同时走线既牢固又简单,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接线盒的俯视图。
[0010]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1]1、电机控制器壳体;2、控制器盖体;3、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4、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
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和控制器盖体2,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与所述控制器盖体2螺栓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立壁具有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4,所述第二立壁具有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3,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形成的夹角为70
°
~90
°
,所述夹角位于靠近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内部一侧。通过在电机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成70
°
~90
°
夹角的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和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可同时满足电机前后布置时接线盒的不同位置布置需求,大大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适配性,同时走线既牢固又简单,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关于所述夹角对称设置。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前述的电机控制器接线盒。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和控制器盖体(2),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与所述控制器盖体(2)螺栓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立壁具有电机前置MCU高压线束接口(4),所述第二立壁具有电机后置MCU高压线束接口(3),所述第一立壁与所述第二立壁形成的夹角为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烜华张龙马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