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12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入轴类产品热锻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设备本体,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内部插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连接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底部抵合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底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内部插设有顶料杆;装置本体一侧连接有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桩,所述支撑桩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材料放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通过模流分析使其充满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使其呈酒品状并通过四道辊锻,而后通过顶料杆使其出模,材料利用率高,原材料综合利用率能达到80%,常规工艺材料利用率不超过70%,比常规工艺材料利用率至少提高10%。比常规工艺材料利用率至少提高10%。比常规工艺材料利用率至少提高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入轴类产品热锻成型
,具体为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输入轴是汽车变速器中重要零件,其上端斜齿轮与变速器中的中轴啮合,轴部花键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是汽车动力传输的关键。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一般采取传统的切削方法进行加工。但是,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差,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使得产品成本较高,而且破坏了金属流线,从而影响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减低齿轮的使用寿命。
[0003]随着塑性加工技术的发展,楔横轧、冷挤压、热锻等制坯方法已相对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楔横轧工艺可以高效加工阶梯轴坯料,但是上端待切削成齿形的部分为轧件直径最大的位置,楔横轧一般不对此位置进行加工,反而会因为加热过程恶化金属性能;而且采用传统楔横轧制坯的方法,需要用直径大。齿顶圆直径的棒料进行轧制,造成断面收缩率非常大,轧制较困难。采用冷挤压工艺加工的阶梯轴精度高,但是其受到工艺和断面收缩率所限,需要采用多工步挤压,并且磷化皂化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1),包括装置本体(11),所述装置本体(11)顶端内部插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一侧连接有第一模具(13),所述第一模具(13)底部抵合有第二模具(14),所述第二模具(14)底部连接有工作台(15),所述工作台(15)一侧内部插设有顶料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3)底端表面的纹路与第二模具(14)表面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模具(14)与第一模具(13)底端表面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的两侧高度大于20mm,单侧间隙0.3mm,拔模斜度双边3
°
,单边1.5
°
,根部圆角过渡,所述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一侧各插设有一组顶料杆(16)且每组顶料杆(16)为两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变径输入轴锻造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1)一侧连接有限位机构(2),包括支撑桩(21),所述支撑桩(21)顶端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一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2)一侧设置有轮盘(24),所述第一齿轮(22)和轮盘(24)通过传动带(23)进行连接在一起,所述轮盘(24)一侧连接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一侧抵合有导向杆(26),所述导向杆(26)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7)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28),所述第三齿轮(28)一侧啮合有定位杆(29),所述装置本体(11)和支撑桩(21)底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桩(21)底端设置有螺纹并与第一模具(13)开设的螺纹孔相啮合,所述支撑桩(21)顶端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齿轮(22)一侧设置有轴承座一插设于支撑桩(21)顶端开设的凹槽内部,所述第一模具(13)两侧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内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龙孟江峰李联刚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