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72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管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上灯管(1)及下灯管(2),上灯管(1)与下灯管(2)之间形成有容置灯带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上灯管(1)上靠近端部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透光罩的安装部(113);将用于安装透光罩的安装部设置于上灯管上靠近端部位置,解除轴向阻挡,增大检测范围。由于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将感应装置安装于堵头上,使感应装置安装部与导线、电路板分隔布设,节约线束布置空间,降低安全隐患。全隐患。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灯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灯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灯具通过增加人体感应装置,例如红外感应开关、亮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使得灯管能够在有人体进入预设范围内时自动开启照明,人体离开预设范围后关闭照明,从而实现智能灯具的按需启动。例如可以参见公开号为CN113464856A公开的一种人体红外感应灯管,但是其在使用时尚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0003]1)人体感应装置设置于灯管的端部堵头位置,检测范围部分受到轴向阻挡,检测范围有限。
[0004]2)堵头位置设置有电路板及导线以用于连接电源及灯珠,感应装置设置于堵头位置挤占布线空间,存在安全隐患。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灯管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管结构。
[000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灯管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上灯管及下灯管,上灯管与下灯管之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管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上灯管(1)及下灯管(2),上灯管(1)与下灯管(2)之间形成有容置灯带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上灯管(1)上靠近端部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透光罩的安装部(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管(1)及下灯管(2)的截面分别设置为能够拼接成圆环的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管(1)包括呈空心的上管体(11),从上管体(11)的端部伸出设置有上安装部(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体(11)靠近端部位置开设有凹口(111),在所述凹口(111)内部固定有安装筒(112),在所述安装筒(11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部(1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晨蒲忠文褚想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特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