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及调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970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光结构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及调光方法,包括灯具主体,所述灯具主体包括灯罩上壳体、灯罩下壳体和灯座,所述灯罩上壳体底部螺纹套接有灯罩下壳体,所述灯罩上壳体内上部设置有灯座,且灯座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泡,所述灯泡下方设置有调色板,且调色板内部等距内嵌有若干个滤光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式调光组件,在使用时,通过调色板和调形板的转动组合,避免两者在调节时相互限制,且避免了为满足不同光源形状或区域导致的多余的灯泡,降低了灯具使用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在调节灯光颜色和形状时控制较为不便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调光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调光结构,具体是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及调光方法


技术介绍

1、灯具是照明工具的统称,分为吊灯、台灯、壁灯、落地灯等,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灯具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市面上许多灯具都可以满足两道三种光源和光色的智能调节。

2、目前常见的灯具调光结构使用时,一般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调节灯光亮度,通过三原色灯泡的组合不同来调整灯光颜色,通过不同的灯泡来控制散发的光源范围,但其在调整颜色和范围时,往往会受到相互限制,且在进行灯光颜色调整时,需要按照指定顺序,依次亮起后再按需往返循环,导致灯具在实际使用控制时较为不便,同时对于为了满足不同照射形状所设的辅助式灯泡,也增大了灯具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在调节灯光颜色和形状时控制较为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及调光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p>2、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主体(1),所述灯具主体(1)包括灯罩上壳体(11)、灯罩下壳体(12)和灯座(15),所述灯罩上壳体(11)底部螺纹套接有灯罩下壳体(12),所述灯罩上壳体(11)内上部设置有灯座(15),且灯座(15)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泡(16),所述灯泡(16)下方设置有调色板(2),且调色板(2)内部等距内嵌有若干个滤光片(3),所述调色板(2)下方设置有调形板(4),且调形板(4)内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定形灯孔(5),所述调色板(2)和调形板(4)内部设置有调光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主体(1),所述灯具主体(1)包括灯罩上壳体(11)、灯罩下壳体(12)和灯座(15),所述灯罩上壳体(11)底部螺纹套接有灯罩下壳体(12),所述灯罩上壳体(11)内上部设置有灯座(15),且灯座(15)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泡(16),所述灯泡(16)下方设置有调色板(2),且调色板(2)内部等距内嵌有若干个滤光片(3),所述调色板(2)下方设置有调形板(4),且调形板(4)内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定形灯孔(5),所述调色板(2)和调形板(4)内部设置有调光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上壳体(11)顶面中部固定有防护板(13),且防护板(13)内侧的灯罩上壳体(11)顶面开设有穿线孔(14),用于灯泡(16)和伺服电机(61)的接线,所述穿线孔(14)位于伺服电机(61)外侧的灯罩上壳体(11)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5)设置为环形,所述灯泡(16)外侧和内侧的灯座(15)底面皆固定有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底面皆与调色板(2)顶面滑动贴合,所述滤光片(3)和定形灯孔(5)皆位于内外侧支撑板(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智能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板(2)底面外边沿固定有围板,且围板底面与调形板(4)顶面滑动贴合,所述滤光片(3)和定形灯孔(5)皆设置为四个一组,所述滤光片(3)和定形灯孔(5)皆设置有三组,每组所述滤光片(3)的颜色不同,每组所述定形灯孔(5)的形状不同,每组所述滤光片(3)之间以及每组定形灯孔(5)之间的弧度间距相同,每个所述滤光片(3)的直径皆大于灯座(1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晨马庆林蒲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特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