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2-羟基芳香醛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55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备2-羟基芳醛的方法,它包括在基本无水条件下,将至少部分由羟基芳烃化合物衍生的双烃氧基镁与甲醛或能释放甲醛的化合物反应,所述羟基芳烃化合物在羟基的邻位至少有一个邻位是空位。(*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制备2-羟基芳醛的方法。已知许多2-羟基芳醛作为产品用于香料和农业化学工业中,特别是作为中间体以制备相应的肟用作金属提取剂。已报道的制备2-羟基芳醛的方法包括具体地讲,用甲醛或能给出甲醛的化合物,在适宜的邻位选择的催化剂存在下,使苯酚的邻位甲酰化,此反应一般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升温进行。此反应采用的催化剂包括锡、铬、铁、钛、锆和铝化合物,经常还使用含氮碱作为催化促进剂。关于这方面可参见GB-A-2163157;US-A-4231967;EP-A-0077279和EP-A-0106653。尽管文献方法能给出高产率的羟基芳醛,但所用的许多催化剂和/或催化促进剂是昂贵的和/或有毒的物质,工业生产中需要特殊处理。另外,某些方法需要加压。Casiraghi等人(J.C.S,Perkin I,1978)报道甲醛与芳氧基溴化镁反应,得到2,2′-二羟基二苯基甲烷;甲醛与芳氧基溴化镁/六甲基磷酰胺(1∶1)复合物反应,得到2-羟基苯甲醛;此反应在回流的苯中进行。尽管Casiraghi等人描述的方法能以高产率和高选择性制备2-羟基苯甲醛,但是由于它使用昂贵的Grignard试剂及剧毒的六甲基磷酰胺和苯,限制了它在工业中的适用性。这些限制Casiraghi等人已承认(见J.C.S.Perkin I,1980,1862)。现已发现如果用更便宜的下文定义的双烃氧基镁代替芳氧基溴化镁,而且不用六甲基磷酰胺和苯,可以高产率地制备2-羟基芳醛。此外,如果用双芳氧基化合物代替所述的Grignard试剂,相对于其它反应物,镁的用量可减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2-羟基芳醛的方法,它包括在基本无水条件下,将至少部分由羟基芳烃化合物衍生的双烃氧基镁与甲醛或能提供甲醛的化合物反应,所述羟基芳烃化合物基羟基的邻位至少有一个空位。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反应实施的温度范围约60-130℃,例如80-120℃,也可采用更低的反应温度,但会导致较长的反应时间。而较高的反应温度会增加副反应,导致纯产物减少。反应最好在常压进行,必要时也可采用较高的压力。用常规方法,可除去生成的副产物,例如甲醇、甲酸甲酯和甲缩醛。按下法提供反应需要的基本无水条件使用基本无水的反应物及基本无水的溶剂系统。适宜的溶剂系统一般包括惰性的非极性或低极性有机溶剂,最好使用共溶剂。适宜的惰性溶剂包括芳烃(例如二甲基、三甲苯、异丙基苯、异丙基甲苯、萘满、特别是甲苯)和氯代芳烃(例如氯苯和邻二氯苯)。可采用惰性溶剂的混合物。适宜的共溶剂包括那些能作为镁原子配合基的那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括极性溶剂和/或质子受体。作为适宜的共溶剂实例,可提及的是极性对质子惰性溶剂,例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二甲基乙酰胺,N-甲酰基哌啶,N-甲基吡咯烷酮,四甲基脲和特别是二甲基甲酰胺;叔胺碱如三乙胺,三辛胺,四甲基乙二胺和吡啶;醚类如乙醚,二苯醚,四氢呋喃,甘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三胺和冠醚;和其它极性溶剂,例如“Polymeg”1000和“Cellosolve”等。特别有用的共溶剂包括低级烷醇例如乙醇,特别是甲醇。也可采用共溶剂混合物。共溶剂可作为共溶剂或者以与双芳氧基的镁原子复合的配合基形式掺入反应混合物中。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某些溶剂物质可具有“溶剂”和“共溶剂”两种功能。例如,低极性物质(如四氢呋喃)可作为溶剂与较高极性的共溶剂一起使用,或者作为共溶剂与较低极性的溶剂一起使用,它还可作为单独的溶剂/共溶剂作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应用的双烃氧基镁是含有两个烃氧基基团和一个镁原子的化合物,至少所述的烃氧基基团中的一个基团是氧原子的邻位至少有一个空位的芳氧基。双苯氧基镁是特别适合的,其中苯氧基基团可以是未取代的,也可以在除2-位和6-位外的任何位置或全部位置上由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应不影响反应过程,最好是供电子基团或微弱的吸电子基团。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将由式(1)苯酚衍生的双苯氧基镁用于制备式(2)的2-羟基芳醛,式(1)为 式中R1、R2、R3和R4各自代表氢或囟原子、或烷基、环烷基、芳烷基、芳基、烷芳基、烷氧基、芳氧基或酰基;式(2)为 由R1、R2、R3和R4代表的各种烃基、烃氧基和酰基,每一个各含有多至36个碳原子,例如5至22个碳原子。特别提及的是由式(3)的酚衍生的双苯氧基镁, 式中R5代表氢或C1-22烷基。所述的双苯氧基镁用于制备式(4)的2-羟基芳醛 其中R5最好是C7-12烷基。由式(1)或式(3)的酚衍生的双苯氧基镁可认为是分别含有式(5)或(6)结构及相关结构的组合物,而不是每分子含有多于一个镁原子的更复杂的结构。式(5)结构是 式中R1、R2、R3和R4的定义同前,L代表由反应混合物的另一成分衍生的配合基分子,n代表整数1至6。式(6)结构为 式中R、L和n的定义同前。可提供配合基分子L的反应混合物成分包括共溶剂、甲醛和甲醇副产物及它们的混合物。特别方便的是采用双芳氧基镁,因为它的制备方法,它已经含有适宜的配合基分子。最好采用双烃氧基镁,它已由Ramirez等人(参见Synthesis,1979,71)描述的方法制备,即将式(7)的烷氧基镁与多至两分子的酚反应,所述酚至少有一个酚羟基邻位没有被取代,例如式(1)或式(3)酚,式(7)是式中R6代表烷基,例如C1-4烷基,特别是甲基。酚与烷氧基镁的分子比最好为0.9-2,更好为1.5-2,一般为约1.66。当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时,双芳氧基镁含有两个芳氧基和一个镁原子,而且认为还含有一个或多个配合基分子或基团(例如甲醇分子),使得它们相应于或结构上类似于式(5)。然而,应该知道关于双芳氧基镁的确切结构本专利技术没有基于任何理论,本专利技术只关注所述双芳氧基镁的有关用途,而不管它是否是式(5)复合物形式。可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其它双烃氧基镁包括下述化合物,即含有一个芳氧基和一个其它的烃氧基(例如烷氧基)及一个镁原子的化合物。所述双烃氧基化合物可按下法制得例如,将一摩尔式(7)的烷氧基镁与约一摩尔的酚(至少有一个未取代的酚羟基邻位),必要时也可单独或与上述的双芳氧基化合物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用的甲醛可以是游离的甲醛气体或无水溶剂中的溶液或能释放甲醛的化合物,即在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条件下能释放甲醛的化合物。适宜的释放甲醛化合物包括甲醛的聚合体形式,例如多聚甲醛。最好将甲醛或释放甲醛化合物逐渐(连续或不连续地)加入含双芳氧基化合物的溶剂系统中。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甲醛或释放甲醛化合物的用量一般为双烃氧基化合物中存在的每摩尔酚用至少2摩尔(按甲醛HCHO计算)。甲醛与双烃氧基化合物中每摩尔酚的比率最好为2-3,一般为约2.75。共溶剂的适宜用量每摩尔双烃氧基化合物不超过5摩尔,最好为1至2摩尔量。这些用量包括双烃氧基化合物中作为配合基存在的任何共溶剂。由于甲醇是反应的副产物,在反应过程中通过蒸馏除去甲醇和任何其它挥发性副产物,使共溶剂/双芳氧基化合物比率保持在最佳水平,可使转化率和收率达到最高水平。反应结束后,用常规方法可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2-羟基芳醛。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倒入冷却的稀酸中,用适宜的有机溶剂(如甲苯)提取水溶液混合物,然后除去溶剂,得2-羟基芳醛粗品,必要时可进一步按常规方法纯化。本专利技术方法特别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备2-羟基芳醛的方法,它包括在基本无水条件下,将至少部分由羟基芳烃化合物衍生的双烃氧基镁与甲醛或能释放甲醛的化合物反应,所述羟基芳烃化合物在羟基的邻位至少有一个邻位是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莱文
申请(专利权)人:艾夫西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