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徐玉专利>正文

一种用中药渣生物发酵生产有机复合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451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中药渣生物发酵生产有机复合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中药渣为原料、廉价的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渣为辅料,采用以细菌为主、霉菌及酵母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工艺,生产出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为:中药渣与辅料、菌种、复合酶进行混合、发酵、粉碎、制粒、烘干、装袋。通过优化的功能菌酶对来源广泛品种繁多的中药渣中残留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并对植物的根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糖类和粗蛋白质等中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等发酵分解、腐熟加快、完全,营养释放充分,增加养分,提高利用率。同时工艺环节少、简单易操作,工艺发酵时无臭味,无需添置除臭设备,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使得利用中药渣在城市区内规模工业集约化生产有机肥成为现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微生物方法发酵生产有机复合肥的制作方法,属于有机肥料的制造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中药生产大国,每年排放的中药渣量很大,约2000多万吨,由于中药渣目 前开发出的用途还非常有限,一直当作废物堆放、填埋或焚烧掉的方式处理,资源高消耗而 有效利用率较低。中药工业基本上是一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牧童经济”式的传统 经济运行模式,仍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因其对环境有不 同程度的污染,企业为此每年要缴纳排污费不说,本来可以利用的中药渣也被浪费了,这不 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土地及地下水,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中药药渣都 是植物的根茎叶果经过适当地提取后的残留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糖类和粗蛋白质等中 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无害的处理,发酵促其腐熟,就能生产出优质 的有机肥,这正是我国农业生产,无论是耕地还是农产品,都特别需要的产品,对中药药渣 资源合理再利用,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的同时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农业发 展意义重大。现有的中药渣利用技术,都停留在传统的厌氧或自然通风半好氧式等简单堆 肥堆肥化工艺上,由于发酵周期长,无害化程度不高,卫生条件较差;同时没有遴选出适当 的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独特的发酵工艺和技术;中药渣的利用与一般的有机质的处理还有 不同地方,是必须通过生物技术对未能提取的药用部分做充分的生物降解,以保障再生产 品的安全性;中药渣经过生物发酵处理后作为一个产品存在,必须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品 种和质量保障,在以中药渣为主要有机质原料基础上,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 等等的调整,充分满足不同生物对有机肥的需求,使中药渣生物发酵产品可以广泛地用于 土地改良、植物施肥、水产养殖的鱼肥等领域;另外,由于中药渣集约化工业规模生产,包括 其成本等居多因素都无法在复杂的工艺中完成,简洁而实用的工业化流程是实现产业化的 基础。鉴于此,充分利用中药渣作为有机质的资源,利用高科技生物发酵技术遴选出适当的 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生物酶技术,优化出简洁而实用的集约化工业规模生产工艺是科学利 用中药渣的最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中药渣作为有机质的资源,运用高科技生物发 酵技术遴选出适当的菌种和菌株组合以及生物酶技术,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 磷等等的调整,充分满足不同生物对有机肥的需求,优化出简洁而实用的集约化工业规模 生产工艺,可以广泛地用于土地改良、植物施肥、水产养殖的鱼肥等领域的复合有机肥产PΡΠ O鉴于上述目的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中药渣发酵生产复合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以中药渣为原料、农副产品以及食品3工业的废渣为辅料,并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进行调整,采用以细菌为主、 霉菌及酵母菌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技术,生产 出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为中药渣与辅料、菌种、复合酶进行混合、发酵、粉碎、制粒、烘 干、装袋成品。上述制作工艺中,以来源广泛、品种繁多的新鲜的中药渣为原料,廉价的农副产品 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渣、废泥为辅料。上述制作工艺中,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等的调整主要以棉粕等 杂粕类为有机氮的调整物,以尿素、铵盐类为无机氮的调整物。上述制作工艺中,各种物料的比例为(以物料折干计算)新鲜的中药渣辅料 调整物菌酶量为60-80% 10-30% 0-25% 1-2% ;依据具体品种调整物料之间比例。上述制作工艺中,采用以芽孢杆菌为主、霉菌及酵母菌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 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工艺。本专利技术上述所使用的微生物以及酶制剂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的《无 公害食品-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可以确保中药渣发酵后产品的安全性。上述制作工艺中微生物菌中芽孢杆菌与酵母组成比例为芽孢杆菌70-80%、霉 菌10-15%、酵母菌10-15%。优选微生物组成比例为芽孢杆菌70%、霉菌15%、酵母菌 15%。上述制作工艺中微生物菌量与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量的比例,按重量计算为1 Io上述制作工艺中所有的物料应该充分混合到比较均勻的物理状态为佳;充分混合 后的水分含量在45-60 %,优选水分含量在50 %。上述制作工艺中,混合后的物料发酵在开放的容器中进行,发酵容器包括但不 限于固体发酵槽、固体发酵罐和固体发酵架;为了适应规模工业化生产,优选发酵容器为 固体发酵槽。上述制作工艺中,发酵物料的厚度(或堆高)应不高于120cm,优选高度在 90-100cm。发酵温度在45-60°C。当温度高于60°C时作适当的翻料、通风处理。发酵时间 为6-8天,优选发酵时间为7天。上述制作工艺中,发酵结束后,依据产品的性状和用途可先进行湿料粉碎、制粒、 烘干(不同产品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温控的烘干设备)、包装成复合有机颗粒肥成品。上述制作工艺中,发酵结束后,依据产品的性状和用途可先进行烘干(不同产品 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温控的烘干设备)、粉碎、包装成复合有机养殖鱼肥成品。上述制作工艺中,产品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生物有机肥产品主要质量指标总养 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以干基计)> 6% ;有机质> 30% ;含水量< 20%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中药渣制备复合有机肥的工艺技术相比具有优势如下首先、用 生物技术遴选出适当的菌种和菌株组合配以酶制剂的发酵配方,确保了再生产品的发酵熟 化程度和安全性。其次、在以中药渣为主要有机质原料基础上,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 无机氮磷等等的调整,一次性完成有机肥的物料配方,并优化出简洁而实用的工业化操作 流程。三、采用本技术工艺,发酵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控;为实现中药渣集约 化工业规模生产满足产业化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列出的下面几个具体方案,所述的实施案例并不局限于案例的具体内容范围。方案1 取新鲜的中药渣(含水量65% ) 3200kg、统糠100kg、味精渣95kg、棉粕 90kg、磷酸铵37. 5kg、硫酸铵37. 5kg、菌酶组合制剂15kg,放在固体发酵罐厚度90cm,当温 度高于60°C时作适当的翻料、通风处理,发酵8天;进行烘干(选用低温的烘干设备)、粉 碎、包装成复合有机养殖鱼肥成品。方案2 取新鲜的中药渣(含水量70% ) 5800kg、统糠200kg、味精渣175kg、棉粕 150kg、磷酸铵100kg、尿素100kg、菌酶组合制剂25kg,放在固体发酵槽堆高100cm,当温度 高于60°C时作适当的翻料、通风处理,发酵7天;进行烘干(选用低温的烘干设备)、粉碎、 包装成复合有机养殖鱼肥成品。方案3 取新鲜的中药渣(含水量65% ) 4600kg、统糠200kg、发酵干菌泥300kg、 钙镁磷肥350kg、菌酶组合制剂25kg,放在固体发酵槽堆高95cm,当温度高于60°C时作适当 的翻料、通风处理,发酵8天;进行进行湿料粉碎、制粒、烘干(选用直热式烘干设备)、包装 成复合有机颗粒肥成品。方案4 取新鲜的中药渣(含水量68% ) 5600kg、统糠400kg、发酵干污泥230kg、 钙镁磷肥540kg、菌酶组合制剂30kg,放在固体发酵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中药渣生物发酵方法生产有机复合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以中药渣为原料、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工业的废渣为辅料,并对发酵的底物中的有机氮、无机氮磷等进行调整,采用以细菌为主、霉菌及酵母为辅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添加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的发酵技术,生产出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为:中药渣与辅料、菌种、复合酶进行混合、发酵、粉碎、制粒、烘干、装袋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徐玉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胡徐玉胡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