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26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针对现有的鱼类养殖过程产生的颗粒排放物会对养殖水质影响较大,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养殖效果,且直接丢弃则会造成浪费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装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装置,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处理箱,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处理箱,第一处理箱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第一处理箱内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对颗粒排放物处理效果好,且可以循环利用,不会造成浪费,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陆基工厂化养殖是海水经济鱼类的重要养殖模式之一,目前养殖所产生的颗粒排放物大部分随尾水直接排放到大海中。随着投饵型海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近海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0003]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近海污染的重视,逐步加大对养殖排放尾水的管理力度,但养殖颗粒物的处理的报道缺比较少。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颗粒有机排放物(主要是粪便和残饵)由于缺乏回收、加工和利用技术,到目前还未有效处理。由于海水养殖颗粒有机排放物的盐度较高,不像陆基动物和淡水养殖的颗粒有机排放物一样可直接用于植物有机施肥,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处理方法。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模式--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Integrated multi

tropic aquaculture,IMTA),以此减少养殖系统的污染排放,缓解近岸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问题。由于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中含有15~20%左右的蛋白、3~5%的脂肪等营养成分,已有学者研究利用沙蚕、贝类、海参等与鱼类混养,进行鱼类养殖固态排放废物的再利用,研究表明这些生物能有效利用鱼类养殖排放有机物获得生长,但在混养系统中的利用率比较低,其有效收集、加工和利用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0004]申请号为202011624850.0的专利文件中通过用于养殖鱼类的鱼缸单元,用于对所述鱼缸单元中的水进行循环净化的沉淀池单元对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及细菌进行去除,最终循环利用,同时设置含有双层结构的雨淋单元,对排入的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初步混合并通过大小可调的孔,在混合过程中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被打碎为小颗粒悬浮物,有利于下一步在沉淀池中的吸附去除。
[0005]可以看出鱼类养殖过程产生的颗粒排放物会对养殖水质影响较大,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养殖效果,且直接丢弃则会造成浪费,所以需要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鱼类养殖过程产生的颗粒排放物会对养殖水质影响较大,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养殖效果,且直接丢弃则会造成浪费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装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装置,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处理箱,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
有第二处理箱,第一处理箱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第一处理箱内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第一泵机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控制阀,进料管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罩,第二处理箱上固定安装有导料装置,第一处理箱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粉碎装置,第二处理箱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装置,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管,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第二泵机上活动安装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竖板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装置,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S2: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若干个导向轮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移动好后,将进料管上的连接罩置于养殖处的水槽内,置于好后,可以通过第一泵机将水抽进第一处理箱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若干个粉碎杆转动,从而可以对颗粒排放物进行打碎,打碎充分后,通过滤板滤下,启动第二泵机,第二泵机将粉碎后的排污费和水的混合物抽进第二处理箱内,第一转杆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若干个搅拌杆转动,从而可以对排放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处理,使其与处理剂充分混合,处理好后的再通过导料槽排出引导会水槽中进行循环利用。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若干个导向轮,若干个导向轮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架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架和滤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处理箱内,滤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
[0010]优选的,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导料槽固定安装在第二处理箱上。
[0011]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转杆和若干个粉碎杆,第一转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若干个粉碎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杆上。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转杆和若干个搅拌杆,第二转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若干个搅拌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二转杆上。
[0013]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杆,传动杆转动安装在竖板上,传动杆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和驱动电机,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杆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由于设置了底板、支架、导向轮,便于通过导向轮移动整个装置,操作省力;(2)本方案由于设置了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安装架、滤板、进料管、第一泵机、第一控制阀、连接罩、导料槽、第一固定板、第一转杆、粉碎杆、第二固定板、第二转杆、搅拌杆、连接管、第二泵机、第二控制阀、竖板、传动杆、支撑板、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箱上的第一转杆和粉碎杆先对颗粒排放物先进行粉碎,再通过第二处理箱上的第二转杆和搅拌杆进行搅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处理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对颗粒排放物处理效果好,且可以循环利用,不会造成浪费,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安装架、滤板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导料槽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第一固定板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第一转杆、粉碎杆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第二转杆、搅拌杆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连接管、第二泵机、第二控制阀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的第二泵机、第二控制阀、竖板立体图。
[0018]图中:1、底板;2、支架;3、导向轮;4、第一处理箱;5、第二处理箱;6、安装架;7、滤板;8、进料管;9、第一泵机;10、第一控制阀;11、连接罩;12、导料槽;13、第一固定板;14、第一转杆;15、粉碎杆;16、第二固定板;17、第二转杆;18、搅拌杆;19、连接管;20、第二泵机;21、第二控制阀;22、竖板;23、传动杆;24、支撑板;2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养殖颗粒排放物的循环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装置,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架(2),两个支架(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装置,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处理箱(4),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处理箱(5),第一处理箱(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第一处理箱(4)内固定安装有进料管(8),进料管(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9),第一泵机(9)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0),进料管(8)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罩(11),第二处理箱(5)上固定安装有导料装置,第一处理箱(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3),第一固定板(13)上转动安装有粉碎装置,第二处理箱(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装置,第一处理箱(4)和第二处理箱(5)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管(19),连接管(19)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20),第二泵机(20)上活动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1),第二泵机(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板(22),竖板(22)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装置,连接管(1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S2:使用装置时,可以通过若干个导向轮(3)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移动好后,将进料管(8)上的连接罩(11)置于养殖处的水槽内,置于好后,可以通过第一泵机(9)将水抽进第一处理箱(4)内,启动驱动电机(25),驱动电机(25)带动第一转杆(14)转动,第一转杆(14)带动若干个粉碎杆(15)转动,从而可以对颗粒排放物进行打碎,打碎充分后,通过滤板(7)滤下,启动第二泵机(20),第二泵机(20)将粉碎后的排污费和水的混合物抽进第二处理箱(5)内,第一转杆(14)通过传动杆(23)带动第二转杆(17)转动,第二转杆(17)带动若干个搅拌杆(18)转动,从而可以对排放物和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彬于朝磊张黎黎郑龙华史春芳林基亮董乐张志伟刘辉辛运腾宋博姜黎明丁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