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18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箱体,还包括:进料机构,用于对待检测的屏蔽框逐一传送,设置在支撑箱体上;移动机构,用于逐一对进料机构上的屏蔽框进行提取,并带动提取的屏蔽框进行移动,设置在支撑箱体上,并与进料机构的输出端相邻设置;转换机构,用于获取移动机构传送来的屏蔽框后进行限位,并在检测过程中对屏蔽框进行转动,设置在支撑箱体上;检测机构,用于对转换机构上的屏蔽框进行检测,设置在支撑箱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屏蔽框检测装置采用自动的方式对屏蔽框进行检测,避免检测过程中人工介入,一方面降低了检测的周期,另一方面避免人工检测出现的疏漏,避免出现不良品与良品的混淆。现不良品与良品的混淆。现不良品与良品的混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在工作中会因本身或者外部产品磁场和电磁波的干扰,加装屏蔽框,可以阻断和屏蔽这种干扰,而保护器件能正常工作不受干扰;而对于屏蔽框的外形尺寸及外观要求较高;
[0003]如图1所示,屏蔽框为特殊结构,且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冲压成型,而在冲压生产过程无法及时发现外观不良品;进而容易造成生产损耗较高,产品批量性不良较多;
[0004]现有技术中,屏蔽框成型后,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屏蔽框外观进行全面检查;然而,通过人工的方式检查一方面检查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人工会出现疏漏,造成不良品与良品混淆;
[0005]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对屏蔽框进行检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箱体,还包括:
[0008]进料机构,用于对待检测的屏蔽框逐一传送,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09]移动机构,用于逐一对进料机构上的屏蔽框进行提取,并带动提取的屏蔽框进行移动,设置在支撑箱体上,并与进料机构的输出端相邻设置;
[0010]转换机构,用于获取移动机构传送来的屏蔽框后进行限位,并在检测过程中对屏蔽框进行转动,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11]检测机构,用于对转换机构上的屏蔽框进行检测,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3]预放平台,用于放置待进入到进料机构的屏蔽框,与支撑箱体一侧连接。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5]回收机构,用于对检测机构检测后的不合格的屏蔽框进行回收,设置在支撑箱体上,并与移动机构相邻设置。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7]包装机构,用于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屏蔽框进行包装,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料机构包括:
[0019]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20]传送带,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0021]限位装置,用于检测传送带上屏蔽框的位置,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启停。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移动机构包括:
[0023]安装体,设置在支撑箱体上,且在安装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
[0024]移动架,通过转换机构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且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0025]若干吸附装置,设置在移动架上,并跟随移动架进行移动。
[00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转换机构包括:
[0027]固定台,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28]换位台,设置在固定台上;
[0029]第三驱动装置,与固定台连接,且输出端穿过固定台后与换位台连接。
[003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换位台包括:
[0031]中转台,设置在固定台上,并与第三驱动装置连接;
[0032]若干定位柱,设置在中转台上,且若干定位柱与屏蔽框内表面相接触。
[003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组和第二检测组,相邻设置在支撑箱体上。
[003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检测组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转换机构一侧的支撑箱体上,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转换机构另一侧的支撑箱体上;第二检测组包括第四检测装置和第五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转换机构一侧的支撑箱体上,第五检测装置设置在转换机构另一侧的支撑箱体上。
[003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箱体上的进料机构对屏蔽框进行出传送,当传送到适当位置后通过移动机构对屏蔽框进行位置改变,并将改变后的屏蔽框置于转换机构上,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屏蔽框一个角度进行检测;而当该位置检测合完成,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屏蔽框逐一进入到转换机构,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屏蔽框进行检测;依次操作,实现逐一的对屏蔽框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自动的方式对屏蔽框进行检测,避免检测过程中人工介入,一方面降低了检测的周期,另一方面避免人工检测出现的疏漏,避免出现不良品与良品的混淆。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屏蔽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7为图6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换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9为俯视图8后,换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0为图8中A

A部分的剖视图;
[0047]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换位台的立体图;
[0048]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包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附图标记说明:
[0051]100

进料机构;101

第一驱动装置;102

传送带;200

移动机构;201

安装体;202

第二驱动装置;203

移动架;204

吸附装置;205

固定板;207

连接臂;208

驱动臂;206

弧形槽;300

转换机构
‑‑
;301

固定台;302

换位台;321

中转台;322

定位柱;303

第三驱动装置;304

联轴器;411

第一检测装置;412

第二检测装置;413

第三检测装置;421

第四检测装置;422

第五检测装置;500

预放平台;600

回收机构;601

推杆;60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框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箱体(8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机构(100),用于对待检测的屏蔽框逐一传送,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移动机构(200),用于逐一对所述进料机构(100)上的屏蔽框进行提取,并带动提取的屏蔽框进行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并与所述进料机构(100)的输出端相邻设置;转换机构(300),用于获取所述移动机构(200)传送来的屏蔽框后进行限位,并在检测过程中对屏蔽框进行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转换机构(300)上的屏蔽框进行检测,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放平台(500),用于放置待进入到所述进料机构(100)的屏蔽框,与所述支撑箱体(801)一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机构(600),用于对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后的不合格的屏蔽框进行回收,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并与所述移动机构(200)相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机构(700),用于对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屏蔽框进行包装,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01),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传送带(102),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1)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1)的带动下进行转动;限位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传送带(102)上屏蔽框的位置,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1)启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00)包括:安装体(201),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801)上,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旭李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