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16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护性捕鼠器,涉及捕鼠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击式灭鼠装置存在漏电、误触碰电伤人隐患的技术问题。捕鼠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排片电极组件、绝缘防水垫板和防护罩,主机与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均连接,排片电极组件与主机电连接,绝缘防水垫板设置于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的底部,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连接,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形成过鼠通道,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均设于过鼠通道中。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护性,有效避免人员误触电元件,在发生漏电事故时也能起到防护作用,结构简单,便于大型工厂鼠类密集场所推广实施。场所推广实施。场所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性捕鼠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捕鼠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性捕鼠器。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相关厂房需要控制生物危害,例如在镀锡板的生产厂房中,出于厂房清洁度的要求,需要防治鼠害,但镀锡板属于生产食品接触材料,导致在厂房内部无法投放鼠药,只能靠物理方式灭鼠。
[0003]采用粘鼠板存在诸多不便;采用电击式灭鼠装置时,存在漏电、误触碰电伤人或其它隐患,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性捕鼠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击式灭鼠装置存在漏电、误触碰电伤人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性捕鼠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排片电极组件、绝缘防水垫板和防护罩,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间隔设置,且于间隔区域形成红外感应区,主机与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均连接,主机设有电源模块,排片电极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和与多个电极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的两根导线,两根导线均与主机电连接,绝缘防水垫板设置于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的底部,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连接,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形成过鼠通道,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均设于过鼠通道中。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线和与电源线一端连接的电源插头。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的电源插头。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护罩呈立方形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护罩呈柱形设置。r/>[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发射管设置有开关。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线发射管安装有指示灯。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片电极组件中的电极的数量控制在15

40个。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片电极组件中相邻两个电极的间距控制在5

30mm。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的上缘包括诱饵盛放区域。
[0015]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一种防护性捕鼠器,通过位于底部的绝缘防水垫板和与绝缘防水垫板连接的防护罩形成了过鼠通道,将防护性捕鼠器的其它结构安装到过鼠通道中;在过鼠通道中设置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主机、排片电极组件,向主机供电,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形成了红外感应区,当有老鼠经过红外感应区时会触发信号,主机依据该信号控制排片电极组件通电,排片电极组件具有足够的延展布置面积,其上的电极达到灭鼠的效果;通过绝缘防水垫板可以将防护性捕鼠器放置到任意位置,绝缘防水垫板与防护罩相互配合,使得防护性捕鼠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有效避免人员误触电元
件,在发生漏电事故时也能起到防护作用,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型工厂鼠类密集场所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17]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护性捕鼠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注:100

红外线发射管,200

红外线接收管,300

主机,310

充电电池,320

电源插头,400

排片电极组件,410

电极,420

导线,500

绝缘防水垫板,600

防护罩,610

过鼠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护性捕鼠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击式灭鼠装置存在漏电、误触碰电伤人隐患的技术问题。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1]一种防护性捕鼠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排片电极组件、绝缘防水垫板和防护罩,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间隔设置,且于间隔区域形成红外感应区,主机与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均连接,主机设有电源模块,排片电极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和与多个电极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的两根导线,两根导线均与主机电连接,绝缘防水垫板设置于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的底部,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连接,防护罩与绝缘防水垫板形成过鼠通道,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主机和排片电极组件均设于过鼠通道中。
[002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性捕鼠器,包括位于底部的绝缘防水垫板500和与绝缘防水垫板500连接的防护罩600,绝缘防水垫板500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和防水性,适用于大多数场景。绝缘防水垫板500与防护罩600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过鼠通道610,在过鼠通道610的底部空间布置了红外线发射管100、红外线接收管200、主机300和排片电极组件400。
[0024]其中,红外线发射管100与红外线接收管200间隔设置,于红外线发射管100与红外线接收管200的间隔区域形成红外感应区,主机300与红外线发射管100、红外线接收管200均连接,主机300放置在绝缘防水垫板500上。当有老鼠经过红外感应区时会触发信号,主机300控制与其连接的排片电极组件400进入工作状态。
[0025]排片电极组件400设置在绝缘防水垫板500上、防护罩600内,如图1所示,排片电极组件400包括并列排布的多个电极410和与多个电极410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的两根导线420,两根导线420均与主机300电连接。当排片电极组件400进入工作状态时,电极410通电瞬间产生高电压进行灭鼠,通电一段时间后主机300控制停止供电,具有足够延展布置面积的排片电极组件400能够起到极好的灭鼠效果。
[0026]通过绝缘防水垫板500可以将防护性捕鼠器放置到任意位置,绝缘防水垫板500与防护罩600相互配合,使得防护性捕鼠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有效避免人员误触电元件,在发生漏电事故时也能起到防护作用,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型工厂鼠类密集场所推广实施。
[0027]主机300设有电源模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接入电网的方案,包括电源线和与电源线一端连接的电源插头320,电源线与主机300其它结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可移动电源,如采用充电电池310和与充电电池310电连接的电源插头320,充电电池310与主机300的其它结构电连接,此时的电源插头320用于充电电池310的充电过程,采用移动式电源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300主要包括高频振荡电路、三倍压整流电路,采用可充电电池310,电压选用4V、8V、16V不等,依据工作时长选用不同规格的电池如2000mAh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性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性捕鼠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间隔设置且于间隔区域形成红外感应区;主机,与所述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线接收管均连接,所述主机设有电源模块;排片电极组件,包括并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和与所述多个电极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的两根导线,所述两根导线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绝缘防水垫板,设置于所述主机和所述排片电极组件的底部;和防护罩,与所述绝缘防水垫板连接且形成过鼠通道,所述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线接收管、所述主机和所述排片电极组件均设于所述过鼠通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线和与电源线一端连接的电源插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与所述充电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兵王金柱张祥昆薛继跃胡小明王希硕林杨郭冬梅肖超鲁阳樊震王刚高春轩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