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01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包括显示面板(1)、散光板(2)、导光板(3)、放射板(4)、发光装置(5)以及安装底座(7),导光板(4)前侧被散光板(2)进行限位,导光板(4)后侧为安装底座(7),导光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光装置(5),导光板(3)两端分别位于一光源支架中,两个发光装置(5)也分别安装在一所述光源支架中,还包括挤压装置(8),挤压装置(5)对导光板(3)前后侧产生的受热膨胀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导光板(3)向左右两侧膨胀并贴紧发光装置(5)确保导光效果,同时发光装置(5)的部分从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是是涉及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高亮液晶显示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会出现整个画面亮暗不均匀现象。由于显示器为高亮装置,需要使用大功率的LED提供光能,大功率LED灯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此热能会使导光板受热膨胀,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挤压反射板,因此在挤压反射板时,导光板会产生不规则形变,当导光板不规则变形时,整个显示画面就会亮暗不均匀,影响用户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弹性件对导光板的变形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效果有限,无法改善现有背光组件在持续工作时,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弹性件对导光板的变形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效果有限,无法改善现有背光组件在持续工作时,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包括显示面板、散光板、导光板、放射板、发光装置以及安装底座,导光板前侧被散光板进行限位,导光板后侧为安装底座,导光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光装置,导光板两端分别位于一光源支架中,两个发光装置也分别安装在一所述光源支架中,还包括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对导光板前后侧产生的受热膨胀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导光板向左右两侧膨胀并贴紧发光装置确保导光效果,同时发光装置的部分从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
[0007]进一步,挤压装置为多个,将反射板设定相同数量的区域,每个区域通过一个挤压装置对导光板进行调整。
[0008]进一步,挤压装置包括电机、丝杆、螺母以及挤压块,电机安装在安装底座外部,丝杆一端与电机转轴连接,丝杆另一端进入安装底座的空腔中,丝杆上设有螺母,螺母与挤压块固定连接,丝杆通过电机作用下使得挤压块沿着丝杆的轴向移动从而挤压安装底座的弹性支撑片,弹性支撑片受力挤压前方的导光板和放射板。
[0009]进一步,安装底座包括两个刚性支撑部和所述弹性支撑片,刚性支撑部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弹性支撑片两端分别插入一所述固定卡槽中进行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片与所述放射板之间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对应区域的压力是否增加,控制芯片通过压力传感器产生的压力信号从而决定是否启动电机。
[0011]进一步,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led光源,每个led光源安装在一个贯通的出光管中,多个出光管组合形成出光矩阵管,每个出光管能够沿着自己的轴向独自移动,导光板左
右两侧受热膨胀时会作用膨胀部位对应的出光管,能够始终使得导光板左右两侧始终接触出光管。
[0012]进一步,每个出光管外壁设有限位凸起,出光管外部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被连接在限位凸起和光源支架之间,复位弹簧在导光板收缩时帮助出光管复位。
[0013]进一步,光源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出光管未被挤压时,出光管端部的散热伸出管堵住通孔,出光管被挤压时,散热伸出管伸出通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
[0014]进一步,散热伸出管设有多个散热通风孔,多个散热通风孔沿着散热伸出管外壁均匀分布。
[0015]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值对于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激活并且向控制芯片发送信号;控制芯片启动压力传感器设置区域的电机,电机使挤压块沿着丝杆的轴向移动从而挤压安装底座的弹性支撑片,弹性支撑片受力挤压前方的导光板和放射板,避免导光板在前后侧出现形变或减小导光板在前后侧的形变,并引导导光板向左右两侧形变;当导光板向左右两侧的受热变形足够大时,导光板膨胀部位推动对应的出光管向外移动,出光管的散热伸出管伸出通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对背光组件进行降温。
[0017]该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对导光板受热膨胀部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整个导光板即使发生膨胀也可以实现均匀导光的目的,确保显示面板整个显示画面亮度均匀。
[0019](2)本专利技术导光板两侧通过出光管收集光线,并且出光管始终与导光板两侧接触,即使导光板两侧发生形变但是,光源进入导光板的距离未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确保导光板亮度的均匀。
[0020](3)本专利技术出光管的散热伸出管还可以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可以对背光组件进行有效降温。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专利技术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专利技术中发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专利技术中导光板受热膨胀作用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4:本专利技术中发光装置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本专利技术中压力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0026]图6:本专利技术中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显示面板;2—散光板;3—导光板;31—膨胀部;4—反射板;5—发光装置;51—led光源;52—限位凸起;53—复位弹簧;54—散热伸出管;55—散热通风孔;6—出光矩阵管;61—出光管;7—安装底座;71—压力传感器;72—弹性支撑片;73—固定卡槽;8—挤压装置;81—丝杆;82—螺母;83—挤压块;8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所示,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包括显示面板1、散光板2、导光板3、放射板4、发光装置5以及安装底座7,导光板4前侧被散光板2进行限位,导光板4后侧为安装底座7,导光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光装置5,导光板3两端分别位于一光源支架中,两个发光装置5也分别安装在一光源支架中,还包括挤压装置8,挤压装置5对导光板3前后侧产生的受热膨胀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导光板3向左右两侧膨胀并贴紧发光装置5确保导光效果,同时发光装置5的部分从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发光装置5包括多个led光源51,每个led光源51安装在一个贯通的出光管61中,多个出光管61组合形成出光矩阵管6,每个出光管61能够沿着自己的轴向独自移动,导光板3左右两侧受热膨胀时会作用膨胀部位对应的出光管61,能够始终使得导光板3左右两侧始终接触出光管61,不仅仅是膨胀部的导光板3,也可以是未膨胀部的。
[0033]如图4每个出光管61外壁设有限位凸起52,出光管61外部套有复位弹簧53,复位弹簧两端被连接在限位凸起52和光源支架之间,复位弹簧在导光板3收缩时帮助出光管61复位。
[0034]光源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出光管61未被挤压时,出光管61端部的散热伸出管54堵住通孔,出光管61被挤压时,散热伸出管54伸出通孔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包括显示面板(1)、散光板(2)、导光板(3)、放射板(4)、发光装置(5)以及安装底座(7),导光板(4)前侧被散光板(2)进行限位,导光板(4)后侧为安装底座(7),导光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发光装置(5),导光板(3)两端分别位于一光源支架中,两个发光装置(5)也分别安装在一所述光源支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装置(8),挤压装置(5)对导光板(3)前后侧产生的受热膨胀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导光板(3)向左右两侧膨胀并贴紧发光装置(5)确保导光效果,同时发光装置(5)的部分从光源支架伸出与外界冷空气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挤压装置(8)为多个,将反射板(4)设定相同数量的区域,每个区域通过一个挤压装置(8)对导光板(3)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挤压装置(8)包括电机(84)、丝杆(81)、螺母(82)以及挤压块(83),电机(84)安装在安装底座(7)外部,丝杆(81)一端与电机(84)转轴连接,丝杆(81)另一端进入安装底座(7)的空腔中,丝杆(81)上设有螺母(82),螺母(82)与挤压块(83)固定连接,丝杆(81)通过电机(84)作用下使得挤压块(83)沿着丝杆的轴向移动从而挤压安装底座(7)的弹性支撑片(72),弹性支撑片(72)受力挤压前方的导光板(3)和放射板(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7)包括两个刚性支撑部和所述弹性支撑片(72),刚性支撑部设有固定卡槽(73),所述弹性支撑片(72)两端分别插入一所述固定卡槽(73)中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侧入式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片(72)与所述放射板(4)之间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71),每个压力传感器(71)能够感应到对应区域的压力是否增加,控制芯片通过压力传感器产生的压力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继琛吴成温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千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