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86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内筒内部从下至上依次沿周向滑动设置有若干个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相邻的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相互衔接,且自由端围合成直径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与输粉管道同轴的通道;所述主体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三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沿周向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装置,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通过弹簧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直线驱动叶片滑动伸入内筒;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节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送粉管道内风粉分配更均衡,尤其消除了管道靠近壁面区域颗粒浓度大的问题,达到了均匀调节流速和煤粉浓度的目的。粉浓度的目的。粉浓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磨煤制粉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的磨煤机一般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为燃烧器提供煤粉,每台磨煤机所对应的每组燃烧器的数量为2~8个。由于磨煤机出口各输粉管道长度和走向的不同,风粉混合物在其内部流动阻力存在较大差异,通常在输粉管道上装设节流装置等阻力件,以调节各输粉管道上的风粉气流的流动阻力,使得与同一台磨煤机对应的燃烧器喷口处的风速、风粉浓度等均匀。
[0003]现有固定式或手动可调缩孔节流元件均是通过可调缩孔的开度,消除输粉管道之间的阻力偏差,使得磨煤机出口各分管内风速一致。由于风粉气流在输粉管道内的流动阻力随风速变化而改变,且在管道内,颗粒浓度存在边壁浓、中间稀的现象,尤其是在磨煤机实际变工况运行中,输粉管道内的风粉气流与设计工况都会存在差异,导致风速和煤粉都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旨在优化送粉管道内风粉分配不均衡,尤其消除管道靠近壁面区域颗粒浓度大的问题,达到均匀调节流速和煤粉浓度的目的。
[0005]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包括主体、内筒、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内部套设安装有与输粉管道连接的内筒,所述内筒内部从下至上依次沿周向滑动设置有若干个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的直径递增,相邻的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相互衔接,且自由端围合成直径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与输粉管道同轴的通道;所述主体内侧对应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三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沿周向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装置,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通过弹簧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直线驱动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滑动伸入内筒;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分别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节流孔。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源和若干个驱动腔,所述气源分别通过支管与若干个驱动腔连接;所述主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腔,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的外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滑动伸入驱动腔内,所述滑动轴与滑动腔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腔、电磁部、磁铁部,所述主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部,所述一级
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的外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柱状的磁铁部,所述磁铁部滑动伸入驱动腔并通过弹簧与电磁部连接。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轴向节流孔的直径为输粉管道直径的0.04

0.12倍。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上分别均匀设置有6

160个轴向节流孔。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叶片沿周向均布设置有12个轴向节流孔;二级叶片从内至外分别沿周向均布设置12个、18轴向节流孔;三级叶片从内至外分别沿周向均布设置12个、18个、20个轴向节流孔。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叶片上的轴向节流孔的直径为输粉管道直径的0.08倍,所述二级叶片上的轴向节流孔的直径为输粉管道直径的0.06倍,所述三级叶片上的轴向节流孔的直径为输粉管道直径的0.04倍。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与内筒之间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使送粉管道内风粉分配更均衡,尤其消除了管道靠近壁面区域颗粒浓度大的问题,达到了均匀调节流速和煤粉浓度的目的。本技术可以根据调节的要求对应选择驱动一级叶片、二级叶片、三级叶片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现分级调节的效果,使用灵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其次,本技术设置的两种驱动装置结构简洁,方便安装,使用性较好,驱动灵活,后期也方便维护。本技术通过不同叶片上轴向节流孔的不同分布,实现调节等级的明确区分,层层递增调节的力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气动驱动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级叶片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二级叶片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三级叶片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主体、2

内筒、3

一级叶片、4

二级叶片、5

三级叶片、6

驱动装置、7

加强筋、8

驱动腔、9

滑动轴、10

支管、11

磁铁部、12

电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内筒2、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驱动机构,所述主体1内部套设安装有与输粉管道连接的内筒2,所述内筒2内部从下至上依次沿周向滑动设置有若干个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的直径递增,相邻的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相互衔接,且自由端围合成直径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与输粉管道同轴的通道;所述主体1内侧对应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三个驱动机
构,所述驱动机构沿周向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装置6,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通过弹簧与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直线驱动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滑动伸入内筒2;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节流孔。
[0024]优选地,如图1所示,主体1与内筒2之间通过加强筋7连接,主体1的高度大于内筒2的高度,方便输粉管道伸入主体1并与内筒2衔接连接,所述输粉管道与内筒2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输粉管道与内筒2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所述主体1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焊接与输粉管道连接。所述内筒2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三级均布机构、二级均布机构、一级均布机构,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一级叶片3衔接围合得到一级均布机构,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二级叶片4衔接围合得到二级均布机构,周向设置的若干个三级叶片5衔接围合得到三级均布机构。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自由端围合成直径依次减小的通道,该通道与输粉管道同轴,从下至上的通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内筒(2)、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驱动机构,所述主体(1)内部套设安装有与输粉管道连接的内筒(2),所述内筒(2)内部从下至上依次沿周向滑动设置有若干个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的直径递增,相邻的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相互衔接,且自由端围合成直径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与输粉管道同轴的通道;所述主体(1)内侧对应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三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沿周向对应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装置(6),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通过弹簧与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直线驱动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滑动伸入内筒(2);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分别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节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气源和若干个驱动腔(8),所述气源分别通过支管(10)与若干个驱动腔(8)连接;所述主体(1)内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腔(8),所述一级叶片(3)、二级叶片(4)、三级叶片(5)的外侧端分别对应设置有滑动轴(9),所述滑动轴(9)滑动伸入驱动腔(8)内,所述滑动轴(9)与滑动腔之间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粉系统用节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鹏刘兵兵卢华平何栋川李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