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83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推把与移动轮,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料筒,所述料筒上安装有灌注管;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安装有到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带动灌注管沿着道路上的裂缝移动;所述贯通孔内对称安装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上滑动安装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上滑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内滑动安装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下端插入到裂缝中;所述灌注管安装在滑块二上,所述灌注管的出口接触道路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避免灌缝时路线出现偏移,导致灌缝失败同时依据裂缝深浅及时调整出料量,避免灌缝胶浪费。避免灌缝胶浪费。避免灌缝胶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热胀冷缩和过往车辆的碾压,导致道路会出现狭长的裂缝,如果不及时进行填灌修补会造成道路的裂缝进一步发展直至道路报废不能通行。
[0003]目前,对于一些笔直的裂缝,一般不采用人工手拿出料管对准裂缝,而是将出料口直接向下对准装置底部并按照裂缝的路径进行移动,然后进行填灌修补;但由于缺乏限位导向措施,就算是笔直的狭长裂缝,人工手推依然会偏移路线,导致填灌失败,填料或灌缝胶无法准确的进入裂缝中;而且裂缝各部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有深有浅,同时现有技术中灌缝装置的出料量相对固定,不易根据裂缝的深度变化来及时的调整灌缝胶的出料量,容易导致出料量过多或者过少,导致填灌效率低下以及影响灌缝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灌缝时路线出现偏移,导致灌缝失败同时依据裂缝深浅及时调整出料量,避免灌缝胶浪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推把与移动轮,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料筒,所述料筒上端面上安装有进料口,所述料筒上安装有灌注管,所述底板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通过输送管将料筒与灌注管相互连通,所述输送泵通过电机进行带动;
[0006]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底板上远离推把的一端,所述贯通孔内安装有到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带动灌注管沿着道路上的裂缝移动;
[0007]所述贯通孔内对称安装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的长度方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竖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杆,所述横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内滑动安装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下端插入到裂缝中;
[0008]所述灌注管安装在滑块二上,所述导向杆、灌注管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滑块二上,所述导向杆位于灌注管的前方,所述灌注管的出口接触道路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伸出杆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辊轮,所述辊轮在裂缝中滚动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竖向杆内部中空,所述竖向杆内安装有弹簧;
[0011]所述竖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斜下方,所述滑块一上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从连通槽处伸入到竖向杆内部,所述挡板位于竖向杆内部的部位与弹簧之间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内部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受到伸出杆的挤压,所述灌注管的
内壁上安装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内部开设有膨胀腔,所述膨胀腔与气囊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由伸缩杆制成,所述辊轮由多组活动片组成,所述活动片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磁性斥力。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片具有弹性,所述活动片受挤压后发生变形。
[0015]优选的,所述灌注管的下端安装有灌浆头,所述灌浆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灌注管连通到凹槽中;
[0016]所述灌浆头的下表面沿着道路表面移动。
[0017]优选的,所述灌浆头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接触并挤压在道路表面上,所述灌浆头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橡胶带之间,所述凹槽位于刮板与橡胶带围成的区域中,所述刮板的两端的端面与橡胶带的侧面相互接触;
[0018]所述灌浆头与道路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橡胶带的厚度,所述橡胶带内部中空且充入压力气体,所述橡胶带上接触道路表面的侧面、接触转动轴的侧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起。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杆、伸出杆、气囊、灌注管、橡胶环,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时,保证灌注管始终正对裂缝,避免出现位置偏移,影响到灌缝的效果,并且在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时,能够依据裂缝的深度调整冷灌胶的排出量,从而避免灌注的冷灌胶过多或过少,以便保证灌缝效果良好。
[0021]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通过设置灌浆头、橡胶带刮板以及输送泵,在局部的道路裂缝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以便对道路裂缝进行“压力灌注”,从而促使排出的冷灌胶在压力作用下流淌、渗透到裂缝的深处,提高灌缝的效果以及修补后裂缝处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灌缝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灌缝装置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灌缝装置中导向杆与灌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灌缝装置中辊轮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灌缝装置中灌浆头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中:底板1、移动轮11、推把12、料筒13、进料口131、输送泵14、电机141、输送管142、贯通孔15、导向机构2、竖向杆21、滑块一211、连通槽212、挡板213、弹簧214、横向杆22、滑块二221、固定螺钉222、导向杆3、伸出杆31、固定块311、安装杆312、气囊32、连通管33、辊轮34、活动片341、灌注管4、橡胶环41、膨胀腔411、灌浆头5、橡胶带51、转动轴511、刮板52、凹槽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推把12与移动轮1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料筒13,所述料筒13上端面上安装有进料口131,所述料筒13上安装有灌注管4,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输送泵14,所述输送泵14通过输送管142将料筒13与灌注管4相互连通,所述输送泵14通过电机141进行带动;
[003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贯通孔15,所述贯通孔15位于底板1上远离推把12的一端,所述贯通孔15内安装有到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带动灌注管4沿着道路上的裂缝移动;
[0032]所述贯通孔15内对称安装有竖向杆21,所述竖向杆21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竖向杆21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一211,所述滑块一211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杆22,所述横向杆22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二221,所述滑块二221上安装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内滑动安装有伸出杆31,所述伸出杆31的下端插入到裂缝中;
[0033]所述灌注管4安装在滑块二221上,所述导向杆3、灌注管4通过固定螺钉222固定在滑块二221上,所述导向杆3位于灌注管4的前方,所述灌注管4的出口接触道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推把(12)与移动轮(1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料筒(13),所述料筒(13)上安装有灌注管(4);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贯通孔(15),所述贯通孔(15)内安装有到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带动灌注管(4)沿着道路上的裂缝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5)内对称安装有竖向杆(21),所述竖向杆(21)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一(211),所述滑块一(211)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杆(22),所述横向杆(22)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二(221),所述滑块二(221)上安装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内滑动安装有伸出杆(31),所述伸出杆(31)的下端插入到裂缝中;所述灌注管(4)安装在滑块二(221)上,所述灌注管(4)的出口接触道路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杆(31)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块(311),所述固定块(311)上转动安装有安装杆(312),所述安装杆(312)上安装有辊轮(34),所述辊轮(34)在裂缝中滚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21)内部中空,所述竖向杆(21)内安装有弹簧(214);所述竖向杆(2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槽(212),所述滑块一(211)上安装有挡板(213),所述挡板(213)从连通槽(212)处伸入到竖向杆(21)内部,所述挡板(213)位于竖向杆(21)内部的部位与弹簧(214)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杰黄茂兴谢静妮蔡凯祥陈运彬高慧贤吴思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