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70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领域,公开了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包括依次设置的粘接底层、限位层、药剂层和防水层,药剂层包括药膏区和精油条区,药膏区位于中部,精油条区设置在药膏区的外围;药膏区内设置有揿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药剂层配合揿针使用,实现了药剂刺激与物理刺激的协同作用,而且揿针还能够反向促进快速发挥药效,理疗效果突出。此外,通过在粘接底层与药剂层之间设置限位层,能够有效避免脱针现象;且由于限位层是设置在粘结底层与药剂层之间的,药剂层上药膏具有一定粘度,还能够对限位层进行二次粘接固定,保证其粘接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避免该穴位贴使用结束揭下时,出现脱针现象。针现象。针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


[0001]本技术涉及穴位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

技术介绍

[0002]穴位针刺技术又称埋针疗法、皮内针疗法,是指将皮内针浅刺穴位皮下并留置较长时间以治疗/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针刺技术中,揿针的使用必不可少,揿针也称“颗粒型皮内针”、“揿钉型皮内针”,其结构通常由针体与环形金属针柄垂直连接组成,且针体细微(通常直径<0.25mm、长度<3~4mm);中医用于长时间的皮下埋藏及局部穴位刺激而达到治疗各类疼痛及慢性疾病的目的,适应人群极为广泛。
[0003]目前,揿针应用大多采用皮下埋藏方法:揿针经镊子夹取后刺入皮内、剪取胶布贴敷皮肤后固定(或胶布与针柄相连,经按压胶布后将针刺入皮肤并固定),其理疗原理为:通过针尖对局部皮下穴位进行物理刺激作用。取针方法为先揭下胶布,通过胶布与针柄的粘性而带出揿针,但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取针时胶布脱针现象;并且仅通过针体的物理作用,治疗时刺激感受微弱,导致其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揿针在使用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包括依次设置的粘接底层、限位层、药剂层和防水层,药剂层包括药膏区和精油条区,药膏区位于中部,精油条区设置在药膏区的外围;药膏区内设置有揿针。
[000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粘接底层起到整体粘接固定的作用,药剂层上的药膏和精油主要用于配合揿针,实现药物刺激与物理刺激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通过在粘接底层与药剂层之间设置限位层,限位层主要起到限位固定揿针的作用,避免在该穴位贴使用结束揭下时,出现脱针现象。
[0007]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本技术方案中,药剂层上,药膏主要是由艾叶、肉桂、生姜提取后浓缩而成,考虑到精油大多具有挥发性,本方案先将艾叶、肉桂和生姜进行精油提取并通过吸附、塑形形成精油条,如此可保证和艾叶、肉桂、生姜功能性成分的充分利用。
[0009]2、本技术方案中,以药剂层配合揿针使用,实现了药剂刺激与物理刺激的协同作用,而且揿针还能够反向促进快速发挥药效,两者协同,理疗效果突出。
[0010]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粘接底层与药剂层之间设置限位层,能够有效避免脱针现象;此外,由于限位层是设置在粘结底层与药剂层之间的,药剂层上药膏具有一定粘度,还能够对限位层进行二次粘接固定,保证其粘接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避免该穴位贴使用结束揭下时,出现脱针现象。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揿针包括针柄和垂直固定在针柄上的针体,针柄设置在粘
接底层与限位层之间,针体穿过药膏区并位于药膏区的外部。
[0012]本技术方案中,针柄起到固定的作用,针体主要用于穿刺,将针柄设置在粘接底层与限位层之间,限位层能够对针柄进行限位,避免出现脱针问题。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揿针设置有多个,包括位于中部的主揿针和围绕在主揿针外部的外围揿针。
[0014]本技术方案中,在使用该穴位贴时,将主揿针对准穴位,实现特定穴位的定点刺激,通过在主揿针的外围设置外围揿针,外围揿针能够协同主揿针,实现对特定穴位的辅助刺激,进而增强理疗效果;此外,考虑到该穴位贴的使用者并不一定具有非常专业的穴位识别能力,本技术方案通过主揿针与外围揿针的布局设置,当穴位贴粘贴位置稍有偏差,也能够实现对也定穴位的有效刺激,进而提高该穴位贴使用的容错率,降低了使用难度。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针柄为“一”字形,且针柄上粘接有粘胶片。
[0016]本技术方案中,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圆环形针柄的结构设计,将针柄创造性的设置为“一”字形,能够降低揿针的加工难度。此外,由于本技术方案设置若干外围揿针,通过将针柄设置为“一”字形也更便于对外围揿针的排布。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限位层为纱布层。
[001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限位层设置为纱布层,一方面纱布来源广泛、易得;另一方面纱布的网状结构在对针柄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利于药膏的透过,使得药膏有效粘接在粘结底层上,进一步实现对针柄的有效固定。
[00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药剂层为圆形,且药剂层的直径为2.5

3.5cm。
[0020]本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将药剂层的整体直径设置为2.5

3.5cm为宜。
[00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药膏区为圆形,且药膏区的直径为1.5

2cm。
[0022]本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将药膏区的直径设置为1.5

2cm为宜,能够保证粘结底层粘接在皮肤上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粘接底层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精油条区的外部。
[002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粘接底层上设置透气孔,能够增加穴位贴使用的透气效果,避免长时间使用出现过敏现象;通过将透气孔设置避开药膏区与精油条区,能够避免药膏与精油条溢出。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凝胶揿针穴位贴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凝胶揿针穴位贴的主视纵剖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凝胶揿针穴位贴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凝胶揿针穴位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粘接底层1、限位层2、药剂层3、药膏区4、精油条区5、揿针6、针柄7、针体8、透气孔9。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
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方式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包括依次设置的粘接底层1、限位层2、药剂层3和防水层,药剂层3包括药膏区4和精油条区5,药膏区4位于中部,精油条区5设置在药膏区4的外围;药膏区4内设置有揿针6。
[0033]粘结底层1,起到整体粘接的作用,粘结底层1为无纺布式胶带,且粘结底层1为肉色或黄色。
[0034]限位层2,用于对揿针6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出现脱针现象,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层2为纱布层,纱布层粘接在粘接底层1上。
[0035]药剂层3,覆盖在限位层2上,用于协同揿针6发挥刺激作用,药剂层3整体设置为圆形,且直径为2.5

3.5cm。药剂层3包括设置涂覆在中部的、圆形的药膏区4和包围在药膏区4外围的环形的精油条区5,药膏区4的直径为1.5

2cm。本实施例中,药膏区4内的药膏是由艾叶、肉桂、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粘接底层、限位层、药剂层和防水层,所述药剂层包括药膏区和精油条区,药膏区位于中部,精油条区设置在药膏区的外围;所述药膏区内设置有揿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包括针柄和垂直固定在针柄上的针体,针柄设置在粘接底层与限位层之间,针体穿过药膏区并位于药膏区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设置有多个,包括位于中部的主揿针和围绕在主揿针外部的外围揿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凝胶揿针穴位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山陈岗李娟魏江平罗江琼魏宏肖韶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