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鱼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导鱼堰系统。
技术背景
[0002]近几年,我国大坝、水闸等的不断建设给当地经济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也阻断了河流的连通性,给当地生态环境以及渔业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闸、坝等建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各种过鱼设施如鱼道、鱼闸、升鱼机等应运而生。过鱼设施作为生态修复手段之一在维护水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坝下河道内整体流速较低,整个河流断面均可过鱼时,由于鱼类的游动路径和聚集位置很难确定,导致鱼道进口的布置难度比较大。针对该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措施有两种:一是增大鱼道流量,即增强鱼道进口出流的辐射范围,增加鱼类发现水流并被吸引,从而进入鱼道的概率;二是,通过局部河道整治形成有利于鱼类向目标地点聚集的流场,并在该处设置鱼道进口。
[0003]实际工程中,在鱼类上溯路径不固定且难以预测,鱼道流量或者诱鱼水流流量有限的前提下,设计一种新的集诱鱼措施,有效提高鱼类聚集效率是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鱼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鱼堰(1)和集鱼渠(2),所述导鱼堰(1)与集鱼渠(2)的进鱼口(2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鱼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鱼堰(1)横断河道设置,并与河道走向形成一定夹角,一端偏向上游与集鱼渠(2)的进鱼口(21)连接,另一端偏向下游,导鱼堰(1)形成跌水或者流速屏障,阻断鱼类沿河段上溯通道,引导鱼类进入集鱼渠(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鱼堰系统集鱼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渠(2)的进鱼口(21)为河岸边的岸堤(24)和导鱼堰(1)形成的开口,所述的集鱼渠(2)还包括设在进鱼口(21)上游的集鱼渠中段(22)和水流入口(23),集鱼渠中段(22)为沿着河岸开挖的明渠,水流入口(23)位于河道的一侧设置圆弧形导墙(26),用以控制集鱼渠(2)内的水流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鱼堰系统集鱼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集鱼渠中段(22)内布置升鱼机(25)或者鱼道,用以转运鱼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鱼堰系统集鱼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鱼堰(1)的堰顶高程确定方法为:1)初步确定河道总过流流量Q
总
和导鱼堰(1)的长度b;根据当地水文资料进行确定Q
总
;结合河道地形初步确定导鱼堰(1)平面布置并确定导鱼堰(1)的长度b,导鱼堰(1)与河道走向形成一定角度θ;设Q
过堰
=Q
总
;2)计算堰顶水头H0;根据宽顶堰公式计算堰上水头H0,分为自由堰流和淹没堰流两种情况:自由堰流时,根据公式(1)计算得H0;淹没堰流时,堰顶高程以上的下游水深h
s
≥(0.75~0.85)H0,水跃移动到收缩断面的上游,收缩断面水深增大为h,而h>h
k
;此时整个堰顶水流为缓流流态,成为淹没出流;宽顶堰的淹没条件为h
s
/H0>0.8;宽顶堰形成淹没后,堰顶中间段水面大致平行于堰面,而由堰顶流向下游时,水力的部分定能转换为势能,故下游水位略高于堰顶水面;当相对淹没深度h
s
/H0=0.8时,宽顶堰的淹没系数σ
s
=1.0,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敏,孙双科,杨仕志,李广宁,孙娟娟,柳海涛,保庆顺,郑铁刚,李烽,柳松涛,石凯,赵集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