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识别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对待识别对象进行身份识别,得到对应的身份识别结果。这个技术常用于人脸识别领域,进而确定待识别对象的身份信息或者合法性等。其中,身份识别结果包括表示身份识别成功的身份识别结果或者表示身份识别失败的身份识别结果。
[0003]传统的识别技术,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待识别对象的待匹配图像。然后,在预设图库中的各参照图像中,确定与待匹配图像相匹配的目标参照图像。若未匹配得到目标参照图像,则将表示身份识别失败的身份识别结果作为待识别对象的身份识别结果。或者,若匹配得到目标参照图像,则将表示身份识别成功的身份识别结果作为待识别对象的身份识别结果。
[0004]然而,在实际识别的场景中,现有的识别技术无法区分待识别对象是待识别对象本身还是待识别对象的照片、还是待识别对象的假体模型,进而导致他人可以利用待识别对象的照片或者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目标时刻,通过剪切散斑干涉技术采集待识别对象的第一剪切散斑干涉图;在第二目标时刻,通过所述剪切散斑干涉技术采集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二剪切散斑干涉图;根据所述第一剪切散斑干涉图和所述第二剪切散斑干涉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从所述第一目标时刻到所述第二目标时刻的干涉光强变化图;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在所述第一活体识别结果表示所述待识别对象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待识别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匹配图像,并根据所述待匹配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识别对象的身份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剪切散斑干涉图和所述第二剪切散斑干涉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从所述第一目标时刻到所述第二目标时刻的干涉光强变化图,包括:将所述第一剪切散斑干涉图与所述第二剪切散斑干涉图的差的绝对值,作为所述待识别对象从所述第一目标时刻到所述第二目标时刻的干涉光强变化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至少一个干涉圆心;根据所述干涉圆心的位置信息,对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进行分区处理,得到分区后的干涉光强变化图,其中,所述分区后的干涉光强变化图包括至少一个干涉光强变化区域,每个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包含一个所述干涉圆心;根据所述分区后的干涉光强变化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区后的干涉光强变化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的所述干涉圆心的数目以及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比对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的所述干涉圆心的数目与预设数目,得到数目比对结果;在所述数目比对结果表示所述干涉圆心的数目与预设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比对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与预设相对位置,得到位置比对结果;根据所述位置比对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分区后的干涉光强变化图,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一活体识别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包含的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确定每个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特征类别;针对任一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特征类别,确定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干涉条纹数目范围;针对任一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获取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实际干涉条纹数目,并判断所述实际干涉条纹数目是否与所述干涉条纹数目范围相匹配,得到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判断结果;根据至少一个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的第
一活体识别结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包含的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确定每个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特征类别,包括:获取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的所述干涉圆心的数目以及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的所述干涉圆心的数目与预设数目相同、且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图中的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与预设相对位置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包含的所述干涉圆心的相对位置,确定每个所述干涉光强变化区域对应的特征类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活体识别结果表示所述待识别对象为非活体的情况下,发出动作引导提示消息,并采集所述待识别对象的动作图像;根据所述动作图像、以及所述动作引导提示消息包含的预设指定动作对应的预设动作特征数据,确定第二活体识别结果;在所述第二活体识别结果表示待识别对象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待识别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待匹配图像,并根据所述待匹配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待识别对象的身份识别结果。8.一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图像采集器和激光发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身份识别指令,控制所述激光发生装置产生剪切相干光,并向所述图像采集器发送第一图像采集指令,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指令用于指示图像采集器在第一目标时刻和第二目标时刻进行图像采集;所述图像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运,马蕾,颜世杰,秦湘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