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24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属于果实采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空采摘仅适用于单果且大果的采摘,而不适用于成片的小果采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持管、集果斗、耙齿、压板、绳索、收集袋和弹性连接件;所述手持管的一端安装在集果斗底部的出口处,手持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的袋口相通;所述的耙齿与压板分别安装在集果斗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所述的耙齿与集果斗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与集果斗铰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绳索的一端固连在压板上,绳索的另一端处于手持管与收集袋连接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黄檗果实的采摘。黄檗果实的采摘。黄檗果实的采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果实采摘
,尤其涉及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檗又称檗木、黄檗木、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关黄柏、黄柏等,主产于东北,树高一般10

20米,大树高达30米左右;由于黄柏的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症、解毒疗疮的功效,所以临床一般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以及湿疹、湿疮等。黄柏的果期为9

10月,果实为球形,径约1厘米,种子于10

11月成熟,成熟后为紫黑色并相对较干;黄檗的果实可做驱虫剂、染料,种子可溶油,制作肥皂和润滑油等。
[0003]由于黄檗的树较高,每簇果实呈散射状且粒小,采摘困难;现有的类似黄檗果实的采摘方法很多,但一般都适用于低植高且成片的果实采摘,并为自动化机械采摘,不适用黄檗的高空采摘,虽然也有高空采摘方式,但一般都为剪枝式形式,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451976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各种高空水果采摘的摘果器”,在果实采摘的过程中,通过绳索拉动剪刀,使其张开并剪断枝干,此时仅适用于单果且大果的采摘,而不适用于成片的小果实采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高空采摘仅适用于单果且大果的采摘,而不适用于成片的小果采摘;进而提供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它包括手持管、集果斗、耙齿、压板、绳索、收集袋和弹性连接件;所述手持管的一端安装在集果斗底部的出口处,手持管的另一端与收集袋的袋口相通;所述的耙齿与压板分别安装在集果斗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所述的耙齿与集果斗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与集果斗铰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绳索的一端固连在压板上,绳索的另一端处于手持管与收集袋连接的一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摘装置还包括两块挡板,两块所述的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集果斗相对的另外两个侧壁的顶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持管是由若干根圆管串联而成,相邻的两根圆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每根圆管上开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的收集袋通过通孔绑扎在圆管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果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集果斗上端进口的内径大于集果斗下端出口的内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果斗内安装有一块孔板,孔板上每个孔的孔径大于果实的外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孔板的侧壁上开有螺纹孔,集果斗的侧壁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通孔,孔板与集果斗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耙齿为弧形齿,相邻的两个齿之间的距离小于果实的外径,大于枝干的外径。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绳索处于收集袋的一端带有拉环。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管的末端设置有一个挂钩。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7]1、由于黄檗的果实是由若干个果长在一个小分枝上,小分枝长在大分枝上,整体形成一簇,且成堆生长,所以采用常用的剪切方式进行采摘比较费力,后期还需要将果实与小分枝再次分离,比较麻烦,增加人工成本;本申请通过集果斗进口处的耙齿插在各个大分枝之间,通过手持管和集果斗拉拽耙齿,实现黄檗果实的采摘,使得果实与枝干分离,后期无需再进行单独分离。
[0018]2、在采摘过程中,本申请通过压板将黄檗的大分枝压住,防止黄檗的大分枝在拉拽的过程中从耙齿上脱离,导致果实采摘不干净,需要多次采摘,同时压板的设计可以防止果实蹦出,减小损失。
[0019]3、本申请利用管道将采摘的果实收集到手持管末端的收集袋中,减小采摘装置采集端的重量,减小采集人员的出力。
附图说明
[0020]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集果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手持管;1
‑1‑
圆管;1
‑1‑1‑
通孔;1
‑1‑2‑
挂钩;2

集果斗;2
‑1‑
孔板;3

挡板;4

耙齿;5

压板;6

绳索;拉环6

1;7

收集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其包括手持管1、集果斗2、两块挡板3、耙齿4、压板5、绳索6、收集袋7和弹性连接件;所述手持管1的一端安装在集果斗2底部的出口处,手持管1的另一端与收集袋7的袋口相通;两块所述的挡板3分别固定安装在集果斗2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所述的耙齿4与压板5分别安装在集果斗2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的顶部,所述的耙齿4与集果斗2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5与集果斗2通过销轴铰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绳索6的一端固连在压板5上,绳索6的另一端处于手持管1与收集袋7连接的一端。
[0027]参见图3,所述的手持管1是由若干根圆管1

1串联而成,相邻的两根圆管1

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首根圆管1

1固连在集果斗2的底部。采摘人员可以根据树体的高度决定圆
管1

1使用的数量,从而实现手持管1长度的改变。
[0028]进一步的,每根圆管1

1上开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通孔1
‑1‑
1,所述的通孔1
‑1‑
1用于收集袋7的固定,所述的收集袋7可以采用常见的塑料袋或者网兜,在网兜开口处绑上两条绳,两条绳穿过圆管1

1上的通孔1
‑1‑
1并绑扎在圆管1

1上,方便收集袋7的固定与拆卸。
[0029]参见图2,所述的集果斗2用于收集黄檗的果实,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集果斗2上端进口的内径大于集果斗2下端出口的内径,以实现果实的聚拢。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果斗2内安装有一块孔板2

1,孔板2

1上每个孔的孔径大于黄檗果实的外径,以实现果实的过滤,防止在果实收集的过程中,由于树枝的折断或者树叶的掉落与黄檗果实混合在一起,后期还需要再次进行过滤分离实现净果。
[0031]更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持管(1)、集果斗(2)、耙齿(4)、压板(5)、绳索(6)、收集袋(7)和弹性连接件;所述手持管(1)的一端安装在集果斗(2)底部的出口处,手持管(1)的另一端与收集袋(7)的袋口相通;所述的耙齿(4)与压板(5)分别安装在集果斗(2)相对的两个侧壁的顶部,所述的耙齿(4)与集果斗(2)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5)与集果斗(2)铰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绳索(6)的一端固连在压板(5)上,绳索(6)的另一端处于手持管(1)与收集袋(7)连接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摘装置还包括两块挡板(3),两块所述的挡板(3)分别固定安装在集果斗(2)相对的另外两个侧壁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管(1)是由若干根圆管(1

1)串联而成,相邻的两根圆管(1

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耙式果实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圆管(1

1)上开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通孔(1
‑1‑
1),所述的收集袋(7)通过通孔(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良刘继云林国英刘征董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