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铁沟沟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12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炼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渣铁沟沟盖。该渣铁沟沟盖,包括呈长方体的隔热层和叠置于隔热层下方的第一耐火层,其特征在于:渣铁沟沟盖包括并排交替设置的第一沟盖和第二沟盖;第一沟盖的第一耐火层侧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第二沟盖的隔热层侧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作为与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本申请通过设置上型搭接部和下型搭接部使相邻沟盖进行配合搭接,在搭接部位形成了向下的逆流结构,消除了竖直缝隙,同时将渣铁沟沟盖设置成包括耐火层和隔热层的双层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烟尘外逸,并保证渣铁沟沟盖的整体隔热效果。并保证渣铁沟沟盖的整体隔热效果。并保证渣铁沟沟盖的整体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铁沟沟盖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炼铁
,具体涉及一种渣铁沟沟盖。

技术介绍

[0002]高炉出铁场是高炉炉前操作的重要场所,是炼铁劳动最密集的区域,用于高炉出铁及渣铁分离作业,高炉冶炼所得的高温铁水和高温熔渣通过渣铁沟流入各自的容器或者处理设施。在生产过程中,渣铁沟中的铁水和熔渣会产生大量辐射热,同时渣铁沟经高温铁水和熔渣的冲刷和侵蚀,还会产生大量烟尘。若这些热量和烟尘自由地外泄至出铁场厂房,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影响炉前操作环境,严重威胁炉前工人的身体健康。
[0003]如今,高炉冶炼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新建高炉出铁时都要求使用铁沟沟盖,这样有利于减少出铁时铁沟附近的烟尘、减小热辐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铁水喷溅造成伤害事故。因此渣铁沟沟盖是高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其安装在出铁场渣铁沟上方,是确保出铁场高效、安全、低耗、环保的重要环节。
[0004]然而,目前钢铁厂所使用的渣铁沟沟盖,相邻沟盖之间大多都存在5~30mm的竖直缝隙,这些缝隙使得渣铁沟的热量和烟尘并不能完全被隔绝。在出铁场的渣铁沟中,热辐射使烟尘温度升高,因此烟尘中的颗粒扩散,导致烟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产生向上的推力,推动烟尘中的微小颗粒上升,烟尘能够通过竖直缝隙,外逸至出铁场厂房。对此,部分钢铁厂通过采用在渣铁沟沟盖端部焊接钢板的办法将缝隙隔绝,但钢板在高温烘烤下极易发生形变上翘,从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5]如专利CN209217675U中公开的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一盖板本体,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二盖板本体,所述第一盖板通过将其所述上搭接部搭接在所述第二盖板本体的所述下搭接部上,组成密封搭接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此盖板通过上搭接部与下搭接部进行密封搭接,进而解决防风沙的问题。但是,将此搭接结构用于渣铁沟沟盖中,由于设备在制造时存在公差,无法让相邻沟盖完全实现密封搭接,进而无可避免地在搭接部位形成缝隙,仍不能很好地防止烟尘和隔绝热辐射。
[0006]因此,亟需一种既能有效隔热、防止烟尘,又安全可靠的渣铁沟沟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铁沟沟盖,相邻渣铁沟沟盖进行相互搭接,以消除现有技术中沟盖之间存在的竖直缝隙,进而有效地隔绝高温辐射和防止烟尘外逸,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隔热、封堵烟尘的作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渣铁沟沟盖,包括呈长方体的隔热层和叠置于所述隔热层下方的第一耐火层,所述渣铁沟沟盖包括并排交替设置的第一沟盖和第二沟盖;
[0009]所述第一沟盖的第一耐火层侧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
[0010]所述第二沟盖的隔热层侧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作为与所述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
[0011]本申请的渣铁沟沟盖的原理为:通过在渣铁沟沟盖的两侧设置相配合的下型搭接部和上型搭接部,即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和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相等,能够使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上型搭接部的底面进行重叠,形成配合,进而消除了相邻沟盖之间存在的竖直缝隙。同时通过设置双层隔热结构,即渣铁沟沟盖的上层为横梁式框架结构的隔热层,下层作为第一耐火层,其中,隔热层的内部填充隔热材料,第一耐火层使用耐火材料,且第一耐火层叠置于隔热层的下方,能够保证渣铁沟沟盖的整体隔热效果,提高渣铁沟沟盖的使用寿命。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沟盖的第一耐火层两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所述第二沟盖的隔热层两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作为与所述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
[0013]可选地,沿靠近所述第一耐火层侧面的方向,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向下倾斜;沿靠近所述隔热层侧面的方向,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向上倾斜。
[0014]本申请中,通过将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上型搭接部的底面设置成相对于水平面的斜面,使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在配合搭接的部位形成向下的逆流结构,能够使向上运动的烟尘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受到上型搭接部底面的阻碍,便无法外逸,进而有效封堵烟尘和热量。
[0015]可选地,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与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相同。
[0016]可选地,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和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5
°
~60
°

[0017]本申请中,通过将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和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设置在5
°
~60
°
这一范围,能够使所形成的向下的逆流结构构造合理,进而进一步防止烟尘外逸和隔绝热量,同时便于将上型搭接部和下型搭接部设置在渣铁沟沟盖侧面。
[0018]可选地,所述渣铁沟沟盖还包括包覆于所述隔热层外部的壳体框架,所述壳体框架延伸至所述第一耐火层的侧面。
[0019]可选地,所述壳体框架延伸至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和所述上型搭接部的顶面。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耐火层内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框架进行紧固的锚固件。
[0021]可选地,所述上型搭接部内部与所述下型搭接部内部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框架进行紧固的锚固件。
[0022]本申请中,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均采用与第一耐火层相同的耐火材料,且在第一耐火层和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的内部设置锚固件,能够将第一耐火层和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固定在渣铁沟沟盖的壳体框架上,防止脱落。
[0023]可选地,所述渣铁沟沟盖的下型搭接部一侧的隔热层侧面设置有第二耐火层,所述第二耐火层延伸至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
[0024]本申请中,通过在渣铁沟沟盖设置有下型搭接部一侧的隔热层侧面设置第二耐火层,使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所形成的搭接部位,均以耐火材料作为保护,能够保证渣铁
沟沟盖的整体隔热效果,提高渣铁沟沟盖的使用寿命。
[0025]可选地,所述渣铁沟沟盖包括并排交替设置的第三沟盖和第四沟盖;所述第三沟盖和第四沟盖的第一侧的第一耐火层侧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所述第三沟盖和第四沟盖的第二侧的隔热层侧面的顶端设置有第四凸起,作为与所述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
[0026]本技术的搭接型渣铁沟沟盖通过将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分别设置于同一沟盖上,能够统一渣铁沟沟盖的种类和型号,便于根据实际需要生产不同种类的渣铁沟沟盖,进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性。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中相邻渣铁沟沟盖之间的上型搭接部与下型搭接部在搭接部位形成了向下的逆流结构,烟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上型搭接部底面的阻碍,便无法外逸,进而能够有效封堵烟尘和热量,且无需外加封堵措施,不影响渣铁沟沟盖的日常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铁沟沟盖,包括呈长方体的隔热层和叠置于所述隔热层下方的第一耐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渣铁沟沟盖包括并排交替设置的第一沟盖和第二沟盖;所述第一沟盖的第一耐火层侧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所述第二沟盖的隔热层侧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作为与所述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铁沟沟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盖的第一耐火层两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下型搭接部;所述第二沟盖的隔热层两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作为与所述下型搭接部相配合的上型搭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渣铁沟沟盖,其特征在于:沿靠近所述第一耐火层侧面的方向,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向下倾斜;沿靠近所述隔热层侧面的方向,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向上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渣铁沟沟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与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渣铁沟沟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搭接部的顶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和所述上型搭接部的底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均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青山张少魁董会国范志刚郑明王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