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95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涉及塑胶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贴附设备和贴附治具本体,所述贴附设备正面设有控制台,且贴附设备顶部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背面固定有冖字形防尘罩,且防尘罩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防尘罩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贯穿于防尘罩内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本申请提供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一方面通过在盖板顶部开设仿形槽的方式,防止在压合过程中塑胶件本体待贴胶位置发生偏移错位,另一方面,通过在压板底部设置吸盘,在压合过程完毕塑胶件本体完成泡棉双面胶贴附工序时,可以通过吸盘将产品直接由仿形槽内吸出,解决现有技术中矩形框架过深影响产品脱模的问题。品脱模的问题。品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件生产
,具体为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泡棉因其质轻、柔软、有弹性、不易传热,具有防震、缓和冲击、保温、隔热、吸音、减震、阻燃、防静电、透气性能好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塑胶件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塑胶件产品在进行泡棉贴附时仍然大多采用手工贴压的方式,手工贴压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效率低下,贴附后需要进行压合,使泡棉与产品进行固定,而人工一般会通过适量大小的压合块进行固定,这样操作会出现压合模块偏移导致泡棉与产品发生偏移。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3321128.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该技术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也改善了塑胶件与泡棉层的贴合精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生产过程中将需要贴附泡棉的塑胶件放置于矩形框架中,矩形框架的设置是为了达到定位的目的,然而由于矩形框架一般深度较深,很多塑胶件放置于矩形框架中会发生不方便取出甚至拿不出来的现象。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贴附设备和贴附治具本体,所述贴附设备正面设有控制台,且贴附设备顶部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背面固定有冖字形防尘罩,且防尘罩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防尘罩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气缸贯穿于防尘罩内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连接吸盘,且吸盘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相连通,用于精密塑胶件与泡棉自动贴合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固定安装于操作台顶部中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包括基板、柱凸和泡棉双面胶,所述基板顶部均匀排布有三列共六个柱凸,且柱凸顶部粘附有泡棉双面胶,所述泡棉双面胶自下而上由弱黏双面胶层、泡棉层和强黏双面胶层组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还包括导柱和弹簧,所述基板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导柱,且导柱外部套装有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还包括螺牙头和螺纹帽,所述导柱顶端一体式固定有螺牙头,且螺牙头顶部螺纹固定有螺纹帽。
[0010]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还包括盖板和导孔,所述基板顶部设有盖板,且盖板四周对应导柱位置开设有导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还包括仿形槽,所述盖板顶部中端开设有仿形槽,且
仿形槽开设深度小于盖板厚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还包括定位孔和塑胶件本体,所述仿形槽底部开设有与柱凸数量及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且仿形槽内部契合安装有塑胶件本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一方面通过在盖板顶部开设仿形槽的方式,防止在压合过程中塑胶件本体待贴胶位置发生偏移错位,另一方面,通过在压板底部设置吸盘,在压合过程完毕塑胶件本体完成泡棉双面胶贴附工序时,可以通过吸盘将产品直接由仿形槽内吸出,解决现有技术中矩形框架过深影响产品脱模的问题。
[0014]1.本技术通过贴附治具本体的设置,通过柱凸贯穿定位孔与仿形槽内的塑胶件本体接触的方式,将泡棉双面胶的强黏面转移并贴附于塑胶件本体的待贴胶位置,防止在压合过程中塑胶件本体待贴胶位置发生偏移错位;
[0015]2.本技术通过吸盘的设置,通过在压板底部设置吸盘,在压合过程完毕塑胶件本体完成泡棉双面胶贴附工序时,可以通过吸盘将产品直接由仿形槽内吸出,解决现有技术中矩形框架过深影响产品脱模的问题;
[0016]3.本技术通过导柱的设置,导柱的设置为盖板与基板的合模过程提供导向,弹簧的设置方便压合过程结束后贴附治具本体的分模复位,通过螺纹帽与螺牙头的螺纹固定,可以实现拥有不同仿形槽的盖板的快速替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贴附治具本体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贴附治具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贴附设备;2、控制台;3、操作台;4、防尘罩;5、真空泵;6、气缸;7、压板;8、吸盘;9、贴附治具本体;901、基板;902、柱凸;903、泡棉双面胶;904、导柱;905、弹簧;906、螺牙头;907、螺纹帽;908、盖板;909、导孔;910、仿形槽;911、定位孔;912、塑胶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贴附设备1正面设有控制台2,且贴附设备1顶部设有操作台3,操作台3背面固定有冖字形防尘罩4,操作台3顶部背面冖字形防尘罩4的设置,防止塑胶件本体912在进行泡棉双面胶903贴附过程中外界灰尘的干扰,且防尘罩4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5,防尘罩4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气缸6,且气缸6贯穿于防尘罩4内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板7,压板7底端连接吸盘8,且吸盘8通过管道与真空泵5相连通,通过操作台3的控制键启用真空泵5并使吸盘8产生吸力,通过在压板7底部设置吸盘8,在压合过程完毕塑胶件本体912完成泡棉双面胶903贴附工序时,可以通过吸盘8将产品直接由仿形槽910内吸出,解决现有技术中矩形框架过深影响产品脱模的问题;
[0023]如图2

图3所示,用于精密塑胶件与泡棉自动贴合的贴附治具本体9固定安装于操作台3顶部中端,贴附治具本体9包括基板901、柱凸902和泡棉双面胶903,基板901顶部均匀
排布有三列共六个柱凸902,且柱凸902顶部粘附有泡棉双面胶903,泡棉双面胶903自下而上由弱黏双面胶层、泡棉层和强黏双面胶层组成,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导柱904和弹簧905,基板901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导柱904,且导柱904外部套装有弹簧905,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螺牙头906和螺纹帽907,导柱904顶端一体式固定有螺牙头906,且螺牙头906顶部螺纹固定有螺纹帽907,通过螺纹帽907与螺牙头906的螺纹固定,可以实现拥有不同仿形槽910的盖板908的快速替换,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盖板908和导孔909,基板901顶部设有盖板908,且盖板908四周对应导柱904位置开设有导孔909,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仿形槽910,盖板908顶部中端开设有仿形槽910,且仿形槽910开设深度小于盖板908厚度,仿形槽910的设置防止在压合过程中塑胶件本体912待贴胶位置发生偏移错位,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定位孔911和塑胶件本体912,仿形槽910底部开设有与柱凸902数量及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911,且仿形槽910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设备(1)和贴附治具本体(9),所述贴附设备(1)正面设有控制台(2),且贴附设备(1)顶部设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背面固定有冖字形防尘罩(4),且防尘罩(4)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真空泵(5),所述防尘罩(4)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气缸(6),且气缸(6)贯穿于防尘罩(4)内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板(7),所述压板(7)底端连接吸盘(8),且吸盘(8)通过管道与真空泵(5)相连通,用于精密塑胶件与泡棉自动贴合的所述贴附治具本体(9)固定安装于操作台(3)顶部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治具本体(9)包括基板(901)、柱凸(902)和泡棉双面胶(903),所述基板(901)顶部均匀排布有三列共六个柱凸(902),且柱凸(902)顶部粘附有泡棉双面胶(903),所述泡棉双面胶(903)自下而上由弱黏双面胶层、泡棉层和强黏双面胶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精密塑胶件的自动贴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治具本体(9)还包括导柱(904)和弹簧(905),所述基板(901)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江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