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92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包括装配在一起的进气壳体、叶轮壳体、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中设有电机组件;所述进气壳体和叶轮壳体的通道限定出进气口,该进气口的连通至叶轮壳体中的增压气道;还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内端置于电机组件中并由该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转轴的外端伸入到叶轮壳体中,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叶轮;所述叶轮壳体中设有定位悬架,所述定位悬架包括从叶轮壳体的通道的内壁上延伸出的至少三个支架板,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架板中设有连通储油腔和悬架座内腔的通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整体装配结构、轴系结构、润滑结构、冷却结构的合理设计,使结构紧凑,自润滑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显著提高了增压器的性能。器的性能。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压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涡轮增压器又称为电动涡轮增压系统,它是一种用电动机来驱动涡轮增压器产生增压的装置。传统的涡轮增压器需要借助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废气驱动才能产生增压,而电动涡轮增压器可以完全独立驱动,无需依靠发动机的排气流动。因此,电动涡轮增压器可以在低转速时就产生增压,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减少涡轮滞后的时间,弥补涡轮延迟的劣势。
[0003]电动涡轮增压器利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力源,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涡轮增压器的转速,从而可产生所需的增压效果。当发动机转速不够高时,电动涡轮增压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以达到最佳的动力输出效果。
[0004]由于电动增压器是近些年出现的新产品,在车用发动机、航空发动机中有应用,其整体结构设计、轴系结构、润滑结构等均与传统的涡轮增压器有很大的不同,均需要重新进行设计,使其性能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在此方向上进行了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通过对整体装配结构、轴系结构、润滑结构、冷却结构的合理设计,使整体结构紧凑,自润滑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显著提高了增压器的性能。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包括装配在一起的进气壳体、叶轮壳体、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中设有电机组件;所述进气壳体和叶轮壳体的通道限定出进气口,该进气口的连通至叶轮壳体中的增压气道;还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内端置于电机组件中并由该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转轴的外端伸入到叶轮壳体中,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叶轮;所述叶轮壳体中设有定位悬架,所述定位悬架包括从叶轮壳体的通道的内壁上延伸出的至少三个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内端固定在悬架座上并支撑该悬架座,所述转轴的外端转动设于该悬架座的内腔中;所述叶轮壳体中设有储油腔,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架板中设有连通储油腔和悬架座内腔的通油孔。
[0008]本申请中的电动增压器中,对其中的定位悬架和润滑结构进行了创新和整合,该定位悬架结构稳定,能够很好地支持转轴的转动,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气流高速流动产生的气压变化,使储油腔中的润滑油可以自发缓慢的通过通油孔流向悬架座的内腔中,对其中的转动结构进行润滑,只要定期在储油腔中添加润滑油就能保证长时间的油润滑,不需要外接油路,结构紧凑。同时,轴承通过进气冷却,使轴承运行处于较低温度,保证了轴承结构长期可靠运行。
[0009]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壳体与叶轮壳体之前通过密封装配结构装配在一起,所述密封装配结构包括:进气壳体上的朝向储油腔伸出的第一装配圈和第二装配圈;叶轮壳体上的第一装配凸台;叶轮壳体上的通道的外壁限定出的第二装配凸台;所述第一装配圈和第二装配圈分别套在第一装配凸台和第二装配凸台上进行装配,且装配面上通过凹槽

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
[0010]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壳体上的第一装配圈和第二装配圈之间形成有副腔,装配后该副腔构成储油腔的一部分。
[0011]该结构中,进气壳体的装配和拆卸方便,装配后密封性能好,且通过装配形成大容量的储油腔,可以一次添加足量的润滑油,保证增压器的长时间高效工作。
[001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外端通过自适应转动轴承结构设于该悬架座的内腔中;所述的自适应转动轴承结构包括:相对内侧的第一轴承和相对外侧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在悬架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轴承设于定位套上,所述定位套卡在悬架座的内壁上;设于悬架座的内腔中的弹簧,所述第二轴承与该弹簧相抵;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均设有滚珠防脱出结构。该结构中,第二轴承可以在定位套中进行小距离的移动,以适应装配过程、结构调试、热胀冷缩引起的微小距离变化;而通过弹簧的弹力可以使其保持在极限位置的工作状态,保证轴承体系的正常工作。
[001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珠防脱出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对应位置的转轴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且第一轴承上设有第一防脱凸台,该结构可以将第一滚珠卡在其中,不会脱出;此外,所述第二轴承上靠近叶轮的一侧上设有第二防脱凸台,转轴上设有第三防脱凸台,所述第二防脱凸台和第三防脱凸台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滚珠;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防脱凸台朝向所述第三防脱凸台挤压并将第二滚珠进行限位,使其不会脱出,而在拆卸过程中,可以用工具顶着第二轴承克服弹簧弹力向内移动,此时第二防脱凸台和第三防脱凸台之间的距离扩大,其中的第二滚珠脱出,脱出后,可以将整个叶轮壳体从转轴上拆卸。
[0014]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架座的外侧设有密封盖,起到密封作用。
[0015]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油孔中设有棉芯线,用于吸油、走油,保证油路通畅。
[0016]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内端套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弯折处具有与叶轮的外轮廓匹配的导向弧面。该内导套用于构建叶轮结构处的弯曲流道,保证气流的高速通过,同时强化了结构强度。
[0017]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壳体和电机壳体的装配位置处设有装配板,所述转轴穿过该装配板;所述装配板的外围为厚端,该厚端朝向所述电机壳体的一侧具有凸出部,该凸出部嵌入到电机壳体上的环形槽中,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保证装配强度和密封性能;该厚端朝向所述叶轮壳体的一侧用于构成增压气道的一部分的内表面,这种结构方便加工和装配;所述装配板的内围为薄端,该薄端用于隔断叶轮与电机组件,起到隔热板的功能。
[0018]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壳体的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机壳体中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分布在电机壳体的周向侧壁中及朝向电控腔的端面侧壁中;该冷却流道通过水管接口外接冷却水。该结构中,冷却流道高度集成,并且创新式地
将周向侧壁中的电机冷却流道和端面侧壁中的电控冷却流道串联,使整体结构紧凑,冷却效率高。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通过对整体装配结构、轴系结构、润滑结构、冷却结构的合理设计,使整体结构紧凑,自润滑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显著提高了增压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增压器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增压器的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3]图4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图4中B1区域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叶轮壳体的立体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增压器中的轴系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动增压器中的转轴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在一起的进气壳体(1)、叶轮壳体(2)、电机壳体(3),所述电机壳体(3)中设有电机组件(31);所述进气壳体(1)和叶轮壳体(2)的通道限定出进气口(11),该进气口(11)的连通至叶轮壳体(2)中的增压气道(21);还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转轴(5)的内端置于电机组件(31)中并由该电机组件(31)驱动转动,所述转轴(5)的外端伸入到叶轮壳体(2)中,所述转轴(5)上固定有叶轮(6);所述叶轮壳体(2)中设有定位悬架,所述定位悬架包括从叶轮壳体(2)的通道(27)的内壁上延伸出的至少三个支架板(51),所述支架板(51)的内端固定在悬架座(52)上并支撑该悬架座(52),所述转轴(5)的外端转动设于该悬架座(52)的内腔中;所述叶轮壳体(2)中设有储油腔(22),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架板(51)中设有连通储油腔(22)和悬架座内腔的通油孔(5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壳体(1)与叶轮壳体(2)之前通过密封装配结构装配在一起,所述密封装配结构包括:进气壳体(1)上的朝向储油腔(22)伸出的第一装配圈(12)和第二装配圈(13);叶轮壳体(2)上的第一装配凸台(25);叶轮壳体(2)上的通道(27)的外壁限定出的第二装配凸台;所述第一装配圈(12)和第二装配圈(13)分别套在第一装配凸台(25)和第二装配凸台上进行装配,且装配面上通过凹槽

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壳体(1)上的第一装配圈(12)和第二装配圈(13)之间形成有副腔(14),装配后该副腔(14)构成储油腔(22)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电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外端通过自适应转动轴承结构设于该悬架座(52)的内腔中;所述的自适应转动轴承结构包括:相对内侧的第一轴承(57)和相对外侧的第二轴承(58),所述第一轴承(57)卡在悬架座(5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轴承(58)设于定位套(584)上,所述定位套(584)卡在悬架座(52)的内壁上;设于悬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鸣杰刘珍李亚静温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