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59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及其应用,选取优良百合品种种球进行种植,在百合营养生长时期,每天下午五点采用红光/蓝光混合光源或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进行补光,直至采收时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百合切花生产中光照减弱或切花质量不高,提供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切花品质高等优势。能够为高品质百合切花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百合高品质切花生产及高效栽培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切花百合的高效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切花百合生产中高效经济的早春补光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百合(Lilium spp.)是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花朵硕大、花色丰富、花姿优美、芳香怡人,既能作切花盆花,又能在园林绿化中应用,使用越来越广泛。切花百合在我国广泛栽培,深受人们喜爱,消费量逐年攀升。目前,切花百合生产中通常采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这类园艺设施,很容易造成光照减弱,同时也会造成温室切花百合质量参差不齐,降低百合生产效益。为引导农户和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补光方式和提高切花百合品质、生产效益,本专利技术基于3个常见切花百合品种探究不同补光类型及补光方式对百合生长发育及切花品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百合切花生产中光照减弱或切花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切花品质高等优势。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选取优良百合品种种球进行种植,在百合营养生长时期,每天下午五点采用红光/蓝光混合光源或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进行补光,直至采收时期。
[000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红光/蓝光混合光源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所述的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为小太阳瓜果型补光灯。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补光的时间为2.0~6.0小时。
[0008]最优选为:在百合营养生长时期,每天下午五点采用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补光2小时。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百合品种为

罗宾



索邦



西伯利亚

中的至少一种。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采用槽式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种球种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槽式无土栽培的过程为:使用16m
×
2m的沟槽为栽培容器,每槽种植四行,每行种80个种球,株距为20cm,行距为15cm,栽培基质为泥炭土和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3:1。
[0011]上述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在百合栽培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在于:在早春季节,对

罗宾



索邦



西伯利亚

三个切花百合品种进行补光试验,采用了红光/蓝光混合光源和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筛选出了广泛适用于

罗宾



索邦



西伯利亚

生长发育和品质提升的补光类型。这是本专利技术的最大的创新。在目前的园艺花卉市场,切花百合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切花百合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还可以作为插花材料,做成兼具艺术
和观赏价值的插花作品,还可以成为花卉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对切花百合的补光调控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一些方面还有空白。秋早春节的自然日照时长和强度都会大幅度下降,这会降低切花百合的植株品质。因此,研究秋冬补光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显得迫在眉睫。本试验选择了

罗宾



索邦



西伯利亚

三种市面上广受欢迎的切花品种,观测它们在不同阶段补光下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以此探究阶段性补光对早春切花百合的生产意义。结果发现,当百合品种为

罗宾



索邦



西伯利亚

中的至少一种时,综合切花品质和生产成本考虑,在每天的下午五点采用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进行两小时的补光方案效果最好。适合在切花百合生产中推广使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是采用以下筛选方法筛选得到的:
[0014](1)选取优良的百合一代种球

罗宾

(周径18~20cm)、

索邦

(周径16~18cm)、

西伯利亚

(周径16~18cm);
[0015](2)槽式栽培的过程为:使用16m
×
2m的沟槽为栽培容器,每槽种植四行,每行种80个种球,株距为20cm,行距为15cm,栽培基质为泥炭土和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3:1。
[0016](3)在百合的营养生长阶段对百合进行物候期、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进行测量,在生殖生长阶段进行观赏价值评价。
[0017]补光设置7种:设红光/蓝光2h(GS1)、红光/蓝光4h(GS2)、红光/蓝光6h(GS3)、红光/蓝光/紫外线2h(GG1)、红光/蓝光/紫外线4h(GG2)、红光/蓝光/紫外线6h(GG3),从每日17:00开始补光。以不补光作为对照(CK)。
[0018]所述的红/蓝混合光源为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所述的红/蓝/紫外线混合光源为小太阳瓜果型补光灯。
[0019]物候期主要调查出苗期、现蕾期、采收期。
[0020]出苗期:出苗植株数占该品种总鳞茎数的75%的时期为出苗期;
[0021]现蕾期:该品种75%植株出现花蕾的时期为现蕾期;
[0022]采收期:该品种50%植株的第一个花蕾充分上色膨大的时期为采收期;
[0023]生长指标测定:在百合生长的特定时期,用测量工具和目测法进行测量;测量工具:钢卷尺、塑料直尺、电子屏显游标卡尺。
[0024]叶长:采用塑料直尺测量采收期植株中部的叶片长度;每个处理的每个品种的测量样本为10片,每株1片,单位:cm。
[0025]叶宽:采用塑料直尺测量采收期植株中部的叶片宽度;每个处理的每个品种的测量样本为10片,每株1片,单位:cm。
[0026]植株高度:采用钢卷尺测量采收期的直立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从地面到植株顶端最高处的垂直高度。每个处理的每个品种的测量样本为10株,取其平均值,单位:cm。
[0027]叶片数:记录采收期植株茎杆上所有叶片的数量,不含自然脱落的部分,单位:片。
[0028]单株花蕾数:记录植株单株花蕾成形后的个数,每个处理的每个品种的记录样本为65株,取其平均值用于计算成花率,单位:个。
[0029]茎粗:采用电子屏显游标卡尺测量采收期的植株茎杆中部的围度;每个处理的每个品种的测量样本为10株,取其平均值,单位为:cm。
[0030]花蕾长度:在植株花蕾即将开放前,采用塑料直尺测量植株花序上花蕾从基本到尖端的长度;每个处理的每个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优良百合品种种球进行种植,在百合营养生长时期,每天下午五点采用红光/蓝光混合光源或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进行补光,直至采收时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光/蓝光混合光源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所述的红光/蓝光/紫外线混合光源为小太阳瓜果型补光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的时间为2.0~6.0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百合营养生长时期,每天下午五点采用小太阳果蔬型补光灯补光2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百合早春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合品种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年军朱悦铭张德花吴泽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