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组件、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59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管和膜,管包括管腔,膜与管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膜能够发热;定义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于管的长度方向,定义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管的长度方向;管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管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管的体积减小,提高了单位体积的加热效率。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种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种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组件、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需要利用加热器对流体进行加热。在图1所示的一种加热器中,加热器包括加热管102,加热管102内部有管腔101,加热管102可发热,通过加热管102对流体加热。加热管102整体为圆筒形,靠近管腔101中心的流体与加热管壁的距离较远,不能充分被加热,且圆筒形的加热管所占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可提高加热效率,减小体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管和膜,所述管具有管腔,所述膜与管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膜能够发热;定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定义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管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000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包括两个以上上述加热组件,两个以上所述加热组件沿第一方向堆叠。
[000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加热组件,所述膜包括发热层,用化学沉积的方式形成所述发热层。
[0007]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组件、加热器以及加热组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管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管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管的体积减小,提高了单位体积的加热效率。r/>附图说明
[0008]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加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加热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示出了图2所示加热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11]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加热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2]图5示出了图4所示加热组件的翅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6a示出了加热组件的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6b示出了加热组件的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6c示出了加热组件的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6d示出了加热组件的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6e示出了加热组件的管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7示出了一种加热器的一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组件10包括管1和膜2,管1包括管腔15,膜2与管1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膜2能够发热。管的“外周部”指的管的外周面所对应的部分,外周部与形成管腔15的壁相区别。定义管的长度方向为Z,定义第一方向Y垂直于管的长度方向Z,定义第二方向X,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Y和管的长度方向Z。管1沿第一方向Y的长度a小于管1沿第二方向X的长度b,使得管1在与流体的换热面积大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整体体积减小。管腔15的延伸方向与管1长度方向Z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管1为直管。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管1可为弯曲的或者折弯状或其他形状。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管1包括管壁部18,管壁部18围绕管腔15并包括形成管腔15的至少一部分壁。沿第一方向Y,管壁部18包括位于管1两侧的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第一壁部12为平板状,第二壁部13为平板状。管腔1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之间,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平行设置。
[0022]第一壁部1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部121和第二侧面部122,第一侧面部121、第二侧面部122为平面。第二壁部1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部131和第四侧面部132,第三侧面部131和第四侧面部132为平面,第二侧面部122与第二壁部13的第三侧面部131相对。管1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一肋11,第一肋11沿管1的长度方向Z延伸。第一肋11与第一壁部12连接,沿第一方向Y,第一肋11自第二侧面部122突出并向第二壁部13的第三侧面部131延伸。第一肋11可以增大流体与管1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并且能够加强管1的强度。管1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二肋16,第二肋16沿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肋16与第二壁部13连接,沿第一方向Y,第二肋16自第三侧面部131突出并向第一壁部12的第二侧面部122延伸,第一肋11与第二壁部13的最小距离大于0,第二肋16与第一壁部12的最小距离大于0。第一肋11、第二肋16在第二方向X上并没有将管腔15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管腔,而是分隔为多个相通的子管腔,因此有利于位于各个子管腔内的流体的均匀分配,也有利于各个子管腔之间的流体掺混以及热量交换。沿第二方向X,第一肋11和第二肋16交替排列设置。第一肋11、第二肋16与管壁部18可焊接固定或一体设置。
[0023]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肋11的顶部与第二壁部13连接,即第一肋与第一壁部12、第二壁部13均连接,第一肋11将管腔15分隔为多个子管腔,可提高管1的强度。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膜2包括层叠设置的发热层21和绝缘层22,绝缘层22与管壁部18的外周部接触,发热层21与绝缘层22接触,绝缘层22位于发热层21和管1之间,管壁部18为金属材质,绝缘层22能够导热且绝缘。加热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电极3,电极3环绕于管1的外周,两个以上电极沿管1的长度方向Z排列,电极3与发热层21接触。当加热时,两个以上的电极3通电,发热层21通电后发热,进而加热管壁部18,通过管壁部18加热位于管腔15内的流体。具体地,发热层21包括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可为金属氧化物,发热层21可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镀于管1表面。管1可为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管1可通过挤压的方式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Y,膜2分布于管的两侧,膜2与第一侧面部121和第四侧面部132接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膜2可仅与第一侧面部121或第四侧面部132接触。
[0025]管壁部18的厚度是均匀的,管壁部18的厚度为0.8mm~1.5mm,例如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较薄的管壁部18有利于传热。管1沿第一方向Y的长度为a,管1沿第二方向X的长度为b,有b>3a。例如b可等于3.5a、4a、4.5a、5a、6a、7a。a越小,即管1越扁,管1的体积越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管壁部18的厚度为1mm,管1沿第一方向Y的长度a为10mm,管1沿第二方向X的长度b为50mm。膜2沿第二方向X的长度可与第一侧面部121的长度相同,尽可能增大换热面积。
[0026]如图4和图5所示,在加热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还包括翅片5,翅片5位于管腔15,翅片5的至少一部分与管壁部18接触。本实施方式中,沿第一方向Y,翅片5的一端与第一壁部12焊接固定,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组件(10),包括管(1)和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具有管腔(15),所述膜(2)与管(1)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膜(2)能够发热;定义第一方向(Y),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Z),定义第二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管(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管(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包括管壁部(18),所述管壁部围绕管腔(15);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管壁部(18)包括位于所述管(1)两侧的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所述管腔(1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12)为平板状,所述第二壁部(13)为平板状,所述第一壁部(1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部(121)和第二侧面部(122),所述第一侧面部(121)、第二侧面部(122)为平面;所述第二壁部(1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部(131)和第四侧面部(132),所述第三侧面部(131)和第四侧面部(132)为平面,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二侧面部与所述第二壁部(13)的第三侧面部(131)相对;所述膜(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面部(121)和/或所述第四侧面部(132)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一肋(11),所述第一肋(11)沿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肋(11)与第一壁部(12)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肋(11)自第二侧面部突出并向所述第二壁部(13)的第三侧面部(131)延伸,所述第一肋(11)与所述第二壁部(13)的最小距离大于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12)和第二壁部(13)平行设置;所述管(1)还包括一个以上第二肋(16),所述第二肋(16)沿所述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肋(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