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49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其包括有水箱和冷凝器,冷凝器内设有一水汽通道,水汽通道的前端设有与内胆顶部相连通的入汽口,水汽通道内设有用于从入汽口抽吸水汽的风机,水汽通道内固定有热交换腔体,热交换腔体内设有导冷铝块,导冷铝块穿过热交换腔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水汽通道内,冷凝器的侧部设有与热交换腔体相连通的入水管头和出水管头,水箱内设有取水通道,取水通道的上端连通有第一管路,入水管头连通有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对应连通于一水泵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出水管头与水箱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三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水冷的热交换方式来提高水汽冷凝效率,且提高了洗碗机的水汽干燥能力。且提高了洗碗机的水汽干燥能力。且提高了洗碗机的水汽干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洗碗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在热漂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汽,若水汽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内胆中压力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相关机构请参见公开号为CN215650950U、名称为

一种洗碗机冷凝器及洗碗机”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其中记载了:
[0003]″
冷凝腔室内部相对两侧壁交错设有若干相向冷凝板11,冷凝板11将冷凝腔室分割成上下连通的冷凝通道2,所述冷凝通道2为扁平状通道,如此设计不仅可以增大水蒸气的冷凝面积,使冷凝的效果更好,还可减小洗碗机的壁厚,减小洗碗机的体积”。
[0004]请参见该公开文献的说明书附图3、4,此类冷凝机构采用多个冷凝板对水汽起到抵挡作用,当水汽与冷凝板碰撞时会令水凝结于冷凝板上,最后通过排水通道流出,然而当洗碗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冷凝板会随之升温,此时的冷凝效果大大降低,导致洗碗机排出的气流中水分含量依然较高,不能满足高效率冷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水冷方式提高水汽冷凝效率,进而提高干燥效果的自循环冷凝机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其包括有水箱和冷凝器,所述水箱固定于内胆的侧部,所述冷凝器固定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冷凝器内设有一水汽通道,所述水汽通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内胆顶部相连通的入汽口,所述水汽通道内设有用于从所述入汽口抽吸水汽的风机,所述水汽通道内固定有热交换腔体,所述热交换腔体内设有导冷铝块,所述导冷铝块穿过所述热交换腔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水汽通道内,所述冷凝器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腔体相连通的入水管头和出水管头,所述水箱内设有取水通道,所述取水通道的下端向所述水箱的底部方向延伸,所述取水通道的上端连通有第一管路,所述入水管头连通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对应连通于一水泵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水管头与所述水箱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三管路。
[0008]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腔体的底面与所述水汽通道的底部之间设有预设间距。
[0009]优选地,所述导冷铝块包括有多个上交换鳍片和多个下交换鳍片,所述上交换鳍片位于所述热交换腔体内,所述下交换鳍片位于所述水汽通道内。
[0010]优选地,所述热交换腔体的底部开设有避让口,所述下交换鳍片穿过所述避让口,所述导冷铝块的底面与所述避让口的边缘密封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入汽口的一端形成有向下延伸的中转管道。
[0012]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设有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通道的下端设有排气端口和排水端口,所述分离通道的上端与所述中转管道相连通。
[0013]本技术公开的自循环冷凝机构中,所述冷凝器内的风机用于从内胆中抽吸水汽并通过所述水汽通道送入预设的分离通道内,利用分离通道内的冷凝挡板等机构实施冷凝干燥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所述水汽通道内设置了所述热交换腔体,在所述热交换腔体内设置有导冷铝块,并使得所述导冷铝块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热交换腔体和所述水汽通道内,当所述水泵工作时,通过所述取水通道向所述水箱抽取冷水,并输送至所述热交换腔体内与所述导冷铝块相接触,再由所述第三管路循环至所述水箱内,由于冷水循环接触所述导冷铝块,使得所述水汽通道内的水汽在接触所述导冷铝块时能初步冷凝,剩余的一部分水汽可由预设的分离通道二次冷凝,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通过增加水冷的热交换方式来提高水汽冷凝效率,大大提高了洗碗机的水汽干燥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自循环冷凝机构的水汽流向与水流流向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自循环冷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自循环冷凝机构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水箱的分解图;
[0018]图5为水箱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19]图6为冷凝器的立体图;
[0020]图7为冷凝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结合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有水箱1和冷凝器2,所述水箱1固定于内胆的侧部,所述冷凝器2固定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冷凝器2内设有一水汽通道20,所述水汽通道20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内胆顶部相连通的入汽口21,所述水汽通道20内设有用于从所述入汽口21抽吸水汽的风机22,所述水汽通道20内固定有热交换腔体23,所述热交换腔体23内设有导冷铝块24,所述导冷铝块24穿过所述热交换腔体23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水汽通道20内,所述冷凝器2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腔体23相连通的入水管头25和出水管头26,所述水箱1内设有取水通道10,所述取水通道10的下端向所述水箱1的底部方向延伸,所述取水通道10的上端连通有第一管路40,所述入水管头25连通有第二管路41,所述第一管路40和所述第二管路41对应连通于一水泵4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水管头26与所述水箱1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三管路43。
[0023]上述结构中,所述冷凝器2内的风机22用于从内胆中抽吸水汽并通过所述水汽通道20送入预设的分离通道11内,利用分离通道11内的冷凝挡板等机构实施冷凝干燥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所述水汽通道20内设置了所述热交换腔体23,在所述热交换腔体23内设置有导冷铝块24,并使得所述导冷铝块24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所述热交换腔体23和所述水汽通道20内,当所述水泵42工作时,通过所述取水通道10向所述水箱1抽取冷水,并输送至所述热交换腔体23内与所述导冷铝块24相接触,再由所述第三管路43循环至所述水箱1内,由于冷水循环接触所述导冷铝块24,使得所述水汽通道20内的水汽在接触所述导
冷铝块24时能初步冷凝,剩余的一部分水汽可由预设的分离通道11二次冷凝,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通过增加水冷的热交换方式来提高水汽冷凝效率,大大提高了洗碗机的水汽干燥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0024]请参见图7,为了方便水汽通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腔体23的底面与所述水汽通道20的底部之间设有预设间距。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水通道10的下端优选向所述水箱1的底部方向延伸,同时,所述第三管路43连通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因所述水箱1中相对较冷的水下沉而温水上升,所以能够保证所述第三管路43回流的温水处于水箱1的顶层,并且令所述取水通道10持续抽取相对较冷的水。
[0026]关于所述导冷铝块24的优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冷铝块24包括有多个上交换鳍片240和多个下交换鳍片241,所述上交换鳍片240位于所述热交换腔体23内,所述下交换鳍片241位于所述水汽通道20内。
[0027]上述结构中,在上下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箱(1)和冷凝器(2),所述水箱(1)固定于内胆的侧部,所述冷凝器(2)固定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冷凝器(2)内设有一水汽通道(20),所述水汽通道(20)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内胆顶部相连通的入汽口(21),所述水汽通道(20)内设有用于从所述入汽口(21)抽吸水汽的风机(22),所述水汽通道(20)内固定有热交换腔体(23),所述热交换腔体(23)内设有导冷铝块(24),所述导冷铝块(24)穿过所述热交换腔体(23)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水汽通道(20)内,所述冷凝器(2)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腔体(23)相连通的入水管头(25)和出水管头(26),所述水箱(1)内设有取水通道(10),所述取水通道(10)的下端向所述水箱(1)的底部方向延伸,所述取水通道(10)的上端连通有第一管路(40),所述入水管头(25)连通有第二管路(41),所述第一管路(40)和所述第二管路(41)对应连通于一水泵(4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水管头(26)与所述水箱(1)的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三管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嘉健谢常庆张留广夏山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慧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