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18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包括用于对推送至萃取工位的料桶内的咖啡颗粒进行连续萃取的自动闪萃机构,料桶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自动闪萃机构包括位于萃取工位上方的萃取桶、用于驱动萃取桶以压实料桶内的咖啡颗粒的压粉气缸以及位于萃取工位下方的下料漏斗,萃取桶为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的耐压密闭腔体,且其顶部通过软管连接供水加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上料时均匀的布粉,再通过压力和高压水泵的双重作用充分润湿咖啡粉,从而大大提高整体的萃取质量;且其在第一批咖啡粉萃取完成后,下一批可直接进行萃取,利用率高,萃取速度快;且实现咖啡了萃取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咖啡的制作质量,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咖啡萃取
,尤其涉及一种集合咖啡上料、粉碎、萃取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咖啡制作中,萃取是重要的步骤,传统的咖啡机中萃取装置难以达到人手萃取的效果,导致咖啡口味欠佳,对于工业化的咖啡萃取而言,萃取效率低,萃取时间长,产量低,大大影响了收益。
[0003]如已公开专利CN106135599A披露了一种咖啡萃取液的制备方法(非闪萃),该制备方法采用先10~30℃水常压下浸润咖啡研磨粉,然后1~7bar压力(水压)下继续浸润,最后用85~98℃水边喷洒边抽提的方法对咖啡研磨粉进行萃取,所得的咖啡萃取液香气浓郁、滋味酸甜苦咸丰富,无沉重苦味和焦味且口感圆润干净,其可溶性固形物萃取得率在18~22%之间,能达到最佳咖啡风味;且以该咖啡萃取液为主要原料的咖啡饮品在常温放置条件下有较长的保质期,同时保证其中的咖啡香气稳定而不发生裂变,为消费者提供绝佳的品质。
[0004]如已公开专利WO2016115055A1披露了一种带快速和/或多次萃取过程特征的咖啡机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典型系统包括冲泡室、咖啡室、过滤器装置以及加速萃取装置,加速萃取装置被配置为使咖啡加速从冲泡室流到咖啡室。在第一冲泡过程中,控制器将第一体积的热水导入冲泡室中以形成第一体积的咖啡,进而从冲泡室运送到咖啡室中。在第二冲泡过程中,控制器将第二体积的热水导入冲泡室中以形成第二体积的咖啡,进而运送到咖啡室中以与第一体积的咖啡混合。控制器激活加速萃取装置,以便移动第一和第二体积的咖啡中的至少一个。
[0005]如已公开专利CN106618223A披露了一种咖啡萃取装置,其包括水箱、水泵、电热盘、磨豆组、冲泡器组以及咖啡出口,所述水箱经由水路连接至水泵,所述水泵经由水路连接至电热盘,所述电热盘经由水路连接至冲泡器组,所述冲泡器组经由水路连接至咖啡出口,所述磨豆组经出料口连接至冲泡器组。其通过对时间、温度、压力、单杯量参数标准化控制,制作出标准的意式浓缩咖啡饮品,使咖啡口感统一纯正。
[0006]又如已公开专利CN13384146A一种萃取机构及包括其的咖啡机,萃取机构包括一萃取室,萃取室的内部为萃取腔,萃取室连接于出粉口的下方,且萃取腔连通于出粉口;顶出机构以及压实器,顶出机构和压实器从侧方连接于萃取室内,且顶出机构以及压实器相对移动设置以压缩或者释放萃取腔内部的空间,顶出机构以及压实器相对移动方向与出粉口到萃取室的出粉方向交叉设置。研磨完成的粉末会直接调入萃取室,减少飞粉产生,保证长时间运行后机器整洁。
[0007]综上,现有咖啡萃取结构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传统萃取结构的过程中,水很难浸入压实的部分,将咖啡粉物质萃取出来,整体萃取质量不高;2)传统萃取结构需要将咖啡粉袋置于提篮内用热水静置润湿,需要等到萃取完成再清洗提篮,上粉,压粉的一系列工
序,等待时间长,萃取速度很低;3)每次萃取过程中的萃取水温、萃取时间以及萃取压力等无法进行有效标准化控制,制得的咖啡萃取液质量差且口感不统一,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通过对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标准化控制,提供一种集合咖啡上料、粉碎及萃取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
[0009]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包括用于对推送至萃取工位的料桶内的咖啡颗粒进行连续萃取的自动闪萃机构,所述料桶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所述自动闪萃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萃取工位上方的萃取桶、用于驱动所述萃取桶以压实所述料桶内的咖啡颗粒的压粉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萃取工位下方的下料漏斗,所述萃取桶为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的耐压密闭腔体,且其顶部通过软管连接供水加压机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闪萃机构还包括:
[0012]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萃取桶的顶部,且与所述软管连接;
[0013]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于所述萃取桶的顶部,用于维持所述萃取桶内的水压为预设压力;
[0014]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萃取桶下端的外周壁,以密封所述萃取桶下端外壁与所述料桶内壁之间的连接处。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闪萃机构还包括:
[0016]料桶托架,所述料桶托架设置于所述萃取工位,且其位于所述下料漏斗的顶部,用于置放所述料桶;
[0017]储料桶,所述储料桶设置于所述下料漏斗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下料漏斗的排液口流出的咖啡萃取液。
[0018]进一步地,所述供水加压机构包括:
[0019]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软管,且其内设置有电加热器;
[0020]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桶与所述软管之间的管道上,以将预设温度的水加压输送至所述萃取桶内;
[0021]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储水桶与所述高压水泵之间的管道上,以控制输送至所述萃取桶的水量大小。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3]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对咖啡豆进行连续称重、粉碎及上料至所述料桶内。
[00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
[0025]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有上桶工位、上料工位和推桶工位,用于传送所述料桶至不同工位;
[0026]研磨称量机,所述研磨称量机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位置,用于对所述咖啡豆进行称重和研磨至预设颗粒大小;
[0027]送料风机,所述送料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研磨称量机,出料口位于所述上料工
位的上方,以将研磨好的咖啡颗粒传送至所述料桶;
[0028]推桶气缸,所述推桶气缸位于所述输送带近端的一侧位置,用于将传送至推桶工位的所述料桶推送至所述萃取工位。
[00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
[0030]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检测工位的一侧位置,且所述检测工位位于上料工位和推桶工位之间位置;
[0031]剔除气缸,所述剔除气缸设置于检测工位的另一侧位置,且其与所述光纤传感器连接,以剔除空桶状态的所述料桶。
[003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
[0033]气动振荡器,所述气动振荡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布粉工位的上方位置,用于将咖啡颗粒均匀的铺设在所述料桶内。
[003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
[0035]第一挡桶气缸,所述第一挡桶气缸设置于所述检测工位的近端侧,用于阻挡检测工位上的所述料桶随所述输送带前移,以配合所述送料风机实现上料;
[0036]第二挡桶气缸,所述第二挡桶气缸设置于所述布粉工位的近端侧,用于阻挡布粉工位上的所述料桶随所述输送带前移,以配合所述气动振荡器均匀布料。
[0037]进一步地,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输送带、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推送至萃取工位的料桶内的咖啡颗粒进行连续萃取的自动闪萃机构,所述料桶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所述自动闪萃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萃取工位上方的萃取桶、用于驱动所述萃取桶以压实所述料桶内的咖啡颗粒的压粉气缸以及位于所述萃取工位下方的下料漏斗,所述萃取桶为底部均布有若干小孔的耐压密闭腔体,且其顶部通过软管连接供水加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闪萃机构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萃取桶的顶部,且与所述软管连接;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于所述萃取桶的顶部,用于维持所述萃取桶内的水压为预设压力;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萃取桶下端的外周壁,以密封所述萃取桶下端外壁与所述料桶内壁之间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闪萃机构还包括:料桶托架,所述料桶托架设置于所述萃取工位,且其位于所述下料漏斗的顶部,用于置放所述料桶;储料桶,所述储料桶设置于所述下料漏斗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下料漏斗的排液口流出的咖啡萃取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加压机构包括:储水桶,所述储水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软管,且其内设置有电加热器;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桶与所述软管之间的管道上,以将预设温度的水加压输送至所述萃取桶内;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储水桶与所述高压水泵之间的管道上,以控制输送至所述萃取桶的水量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对咖啡豆进行连续称重、粉碎及上料至所述料桶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压式咖啡闪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乐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红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