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13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打磨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其中一个安装条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安装件,安装件的一端部安装有打磨机,打磨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平台,打磨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抛光打磨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柱,其搭配的杠杆以及按压杆和按压开关,可在垫圈需要打磨时,借助手动上升的升降柱,将垫圈套设在上面,加强垫圈的稳定性,从而方便打磨,可在垫圈安装和拆卸或者调整位置时,将升降柱下降,垫圈与升降柱分离更易于操作,同时杠杆的另一端部不再挤压按压开关,这样同步带动打磨机的停电,避免在对垫圈进行更换或者调整位置时,打磨机依旧快速飞转容易伤人。打磨机依旧快速飞转容易伤人。打磨机依旧快速飞转容易伤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配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的垫圈通常用以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和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泄漏,由于机械加工表面不可能完美,使用垫圈即可填补不规则性。垫圈通常由片状材料制成,可采用橡胶、金属等材质制成。
[0003]金属类的阀门垫圈在加工时,为了表面平整,需要抛光打磨,但目前抛光打磨时,由于需要人为操作打磨机,又要调整垫圈位置和拆卸更换垫圈,这两个操作同时进行,就容易导致快速飞转的打磨机伤人,并且打磨会产生碎屑,目前的碎屑吹拂和清扫结构,清扫的角度和方向较为随机和不确定,不易于碎屑的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打磨过程一直飞转的打磨机易伤人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条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一端部安装有打磨机,所述打磨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打磨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平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之间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外部套设有垫圈,所述平台的顶端活动贯穿有按压杆;
[0006]所述打磨台顶端的一侧安装有风盒,所述风盒的一侧壁安装有多个出风嘴,所述打磨台的一侧设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一端部活动穿插有内盒。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连通,所述第一内槽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杠杆的中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一端部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升降柱的底端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内槽的底端内壁嵌设有按压开关,所述打磨机通过按压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垫圈置于打磨台的顶端。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柱,所述升降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去静电刷,多个所述弹性柱和多个弧形去静电刷交错设置,所述升降柱活动贯穿打磨台的顶端。
[0010]优选的,所述风盒的另一侧壁安装有接入管。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一侧壁的两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分别与两个安装条的一端卡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盒一侧壁的顶部开设有进入槽,所述进入槽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内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柱,其搭配的杠杆以及按压杆和按压开关,可在垫圈需要打磨时,借助手动上升的升降柱,将垫圈套设在上面,加强垫圈的稳定性,从而方便打磨,可在垫圈安装和拆卸或者调整位置时,将升降柱下降,垫圈与升降柱分离更易于操作,同时杠杆的另一端部不再挤压按压开关,这样同步带动打磨机的停电,避免在对垫圈进行更换或者调整位置时,打磨机依旧快速飞转容易伤人,且打磨过程中,为了保证垫圈的稳定性,需要一手持续按压着按压杆,这样一手握持打磨机滑动打磨,避免打磨过程中容易上手触摸垫圈产生危险,升降柱外壁上交错设置的弧形去静电刷和弹性柱,可以保持垫圈的紧密套设,同时套设和拔出的过程中刷拭掉静电,以免静电堆积;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置于打磨台一侧的风盒,其设置的多个横向出风嘴,以及设置在打磨台另一侧的收集盒,可以在打磨区域产生一个横向的气流流动,使得有一定质量的金属碎屑被横向吹动,置于收集盒中收集起来,同时当碎屑易飞扬时,可手动刷拭到收集盒中,使得打磨台面上的碎屑更易清洁,不影响垫圈的放置加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内槽和第二内槽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收集盒部分的剖视图。
[0019]图中:1、打磨台;2、平台;3、安装条;4、风盒;5、出风嘴;6、接入管;7、按压杆;8、垫圈;9、安装件;10、打磨机;11、升降柱;12、弧形去静电刷;13、弹性柱;14、收集盒;15、内盒;16、第一内槽;17、杠杆;18、按压开关;19、第二内槽;20、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打磨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2]实施例一:
[0023]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1,打磨台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3,其中一个安装条3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安装件9,安装件9的一端部安装有打磨机10,打磨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平台2,打磨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16,平台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19,第一内槽16与第二内槽19之间设置有杠杆17,杠杆17的一端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柱11,升降柱11的外部套设有垫圈8,平台2的顶端活动贯穿有按压杆7,第一内槽16与第二内槽19连通,第一内槽16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安装座,杠杆17的中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杠杆17的一端部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升降柱11的底端滑动连接,第二内槽19的底端内壁嵌设有按压开关18,按压开关18为自复位式开关,当杠杆17挤压时开启,当杠杆17远离时,自行关闭,这样打磨机10的启闭均与杠杆17的按压过程同步,以免工人遗忘,保护性更好,打磨机10通过按压开关18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垫圈8置于打磨台1的顶端,升降柱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柱13,弹性柱13可使得垫圈8套设时更加稳定,升降柱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去静电刷12,多个弹性柱13和多个弧形去静电刷12交错设置,升降柱
11活动贯穿打磨台1的顶端。
[0024]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抛光打磨装置,操作者将需要打磨抛光的垫圈8放置在打磨台1上,将其中心空洞位置对准升降柱11并套设在升降柱11上,此时可一只手下压按压杆7,这样按压杆7的底部按压杠杆17的另一端部,杠杆17的一端部翘起,带动升降柱11上升,这样垫圈8套设在升降柱11上实现位置的锁定,此时杠杆17的另一端部下降并挤压到按压开关18,此时打磨机10通电可实现打磨,这样操作者一手按压住按压杆7,一手带动启动的打磨机10对固定好的垫圈8进行打磨抛光,当需要更换垫圈8时,按住按压杆7的手松掉,这样升降柱11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进入到第一内槽16中,这样垫圈8与升降柱11分离,可将打磨好的垫圈8取下,与此同时杠杆17的另一端部不再挤压按压开关18,这样打磨机10也同步停电,这样保证在更换或者调整垫圈8时,打磨机10不再通电,防止调整更换期间打磨机10误伤人的情况。
[0025]实施例二:
[002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3所示,打磨台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风盒4,风盒4的一侧壁安装有多个出风嘴5,打磨台1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台(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3),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条(3)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安装件(9),所述安装件(9)的一端部安装有打磨机(10),所述打磨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平台(2),所述打磨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16),所述平台(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19),所述第一内槽(16)与第二内槽(19)之间设置有杠杆(17),所述杠杆(17)的一端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柱(11),所述升降柱(11)的外部套设有垫圈(8),所述平台(2)的顶端活动贯穿有按压杆(7);所述打磨台(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风盒(4),所述风盒(4)的一侧壁安装有多个出风嘴(5),所述打磨台(1)的一侧设有收集盒(14),所述收集盒(14)的一端部活动穿插有内盒(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槽(16)与第二内槽(19)连通,所述第一内槽(16)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杠杆(17)的中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杠杆(17)的一端部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武军贾峰祥吴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首成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