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83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牵引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包括床架、颈椎牵引机构、腰椎牵引机构和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床架分为头部、背部和腿部三个部分,配合颈椎牵引机构、腰椎牵引机构可对颈椎和腰椎进行对应的牵引治疗,具体是通过三个旋转电机、四个电动缸实现牵引系统的颈椎上下和旋转牵引、腰椎的上下和旋转牵引、脊椎的拉伸牵引;实现了多功能的牵引,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各牵引效果通过电脑控制,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便的优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牵引床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压力,据预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于2025年左右突破3亿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疾病问题,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种疾病,根据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统计,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0%,另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统计,80%出现头痛、腰背痛和手脚麻木的成年人,实际来源于儿童时期的脊椎异常。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办公室白领以及学生教师等人群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锻炼,久坐不动,长期积累将造成脊椎损伤,另外腰部损伤也长期影响广大机动车驾驶员的生活。
[0003]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种牵引床包括电动式牵引床、自重式电动牵引床以及能按摩、热疗、中医汽雾熏蒸的牵引床等。比较国内外的牵引床有以下不足:首先现有的产品智能化不足,很多牵引治疗要人工来进行辅导。其次多数牵引床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进行一种自由度或一个关节的牵引,治疗效果不稳定。另外国外的牵引床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并且维护成本高,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包括:
[0007]床架,所述床架分为头部、背部和腿部三个部分;
[0008]颈椎牵引机构,所述颈椎牵引机构安装在床架的头部区域;
[0009]腰椎牵引机构,所述腰椎牵引机构安装在床架的背部和腿部区域;
[0010]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颈椎牵引机构和腰椎牵引机构的下方,用于为颈椎牵引机构和腰椎牵引机构提供支撑。
[0011]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颈椎牵引机构包括外头板、L型连接件、前头部半圆形板、颈椎转动驱动单元、头板转动连接板、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颈椎上下驱动单元、内头板、铰链、后头部半圆形板、弧形滑块连接件、第一弧形滑块、第一弧形滑轨、第二弧形滑轨、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所述前头部半圆形板与外头板通过L型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头板转动连接板与前头部半圆形板和外头板螺栓连接;所述内头板与外头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后头部半圆形板与外头板通过L型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滑轨与支撑机构螺栓连接,第一弧形滑块与第一弧形滑轨形成移动副,第一弧形滑块上端与前头部半圆形板通过弧形滑块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颈椎转动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颈椎牵引机构沿第一弧
形滑轨和第二弧形滑轨往复运动;所述颈椎上下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内头板沿铰链转动。
[0012]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腰椎牵引机构包括上腿板、外下腿板、L型连接件、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后腿部半圆形板、腰椎转动驱动单元、弧形滑块连接件、第二弧形滑块、第三弧形滑轨、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腰椎上下驱动单元、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后滑块、后滑块连接件、前滑块、前滑块连接件、直线滑轨、内下腿板、腰椎拉伸驱动单元、铰链、第四弧形滑轨;所述后腿部半圆形板与外下腿板通过L型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与后腿部半圆形板和外下腿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滑轨与支撑机构螺栓连接,第二弧形滑块与第三弧形滑轨形成移动副,第二弧形滑块上端与后腿部半圆形板通过弧形滑块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直线滑轨与内下腿板螺栓连接,后滑块和前滑块与直线滑轨形成移动副,滑块上端通过后滑块连接件和前滑块连接件与上腿板螺栓连接;所述腰椎转动驱动单元用于腰椎牵引机构沿第三弧形滑轨和第四弧形滑轨往复运动;所述腰椎上下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内下腿板沿铰链转动;所述腰椎拉伸驱动单元用于上腿板沿直线滑轨往复运动。
[0013]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端与颈椎转动电机放置平台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一支柱;一端与弧形下支撑板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二支柱;一端与弧形下支撑板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三支柱;一端与背板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四支柱,与第四支柱通过角铝连接件螺栓连接的腰椎转动前放置平台;一端与弧形下支撑板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五支柱;一端与弧形下支撑板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六支柱;一端与要椎转动电机后放置平台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床架连接的第七支柱。
[0014]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颈椎转动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颈椎转动驱动单元安装在支撑机构中的颈椎转动电机放置平台上,通过头板转动连接板传动连接;所述的头板转动连接板上设有键槽,所述颈椎转动驱动单元通过键槽与头板转动连接板固定连接进行传动。
[0015]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颈椎上下驱动单元为电动缸,所述颈椎上下驱动单元一端通过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与头板转动连接板螺栓连接,另一端通过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与内头板螺栓连接,所述颈椎上下驱动单元通过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使内头板绕铰链转动。
[0016]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腰椎转动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腰椎转动驱动单元安装在支撑机构中的腰椎转动电机放置平台上,通过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传动连接;所述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上设有键槽,所述腰椎转动驱动单元通过键槽与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固定连接进行传动。
[0017]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腰椎上下驱动单元为电动缸,所述腰椎上下驱动单元一端通过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与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螺栓连接,另一端通过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与内下腿板螺栓连接,所述腰椎上下驱动单元通过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使内下腿板绕铰链转动。
[0018]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腰椎拉伸驱动单元为电动缸,所述腰椎拉伸驱动单元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内下腿板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前滑块连接件螺栓连接,所述腰椎拉伸驱动单元通过前滑块在直线滑轨上往复运动。
[0019]进一步地,上述多功能脊椎牵引床中,所述外头板、内头板、背板和上腿板各自安装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为弹簧垫、橡胶垫、气囊垫中的一种或组合。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主要由床架、颈椎牵引机构、腰椎牵引机构和支撑机构构成,将床架分为头部、背部和腿部三个部分,配合颈椎牵引机构、腰椎牵引机构可对颈椎和腰椎进行对应的牵引治疗,具体是通过三个旋转电机、四个电动缸实现牵引系统的颈椎上下和旋转牵引、腰椎的上下和旋转牵引、脊椎的拉伸牵引;实现了多功能的牵引,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各牵引效果通过电脑控制,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002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分为头部、背部和腿部三个部分;颈椎牵引机构(3),所述颈椎牵引机构(3)安装在床架(1)的头部区域;腰椎牵引机构(4),所述腰椎牵引机构(4)安装在床架(1)的背部和腿部区域;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颈椎牵引机构(3)和腰椎牵引机构(4)的下方,用于为颈椎牵引机构(3)和腰椎牵引机构(4)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牵引机构(3)包括外头板(301)、L型连接件(302)、前头部半圆形板(303)、颈椎转动驱动单元(304)、头板转动连接板(305)、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306)、颈椎上下驱动单元(307)、内头板(308)、铰链(309)、后头部半圆形板(310)、弧形滑块连接件(311)、第一弧形滑块(312)、第一弧形滑轨(313)、第二弧形滑轨(314)、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315);所述前头部半圆形板(303)与外头板(301)通过L型连接件(302)螺栓连接;所述头板转动连接板(305)与前头部半圆形板(303)和外头板(301)螺栓连接;所述内头板(308)与外头板(301)通过铰链(309)连接;所述后头部半圆形板(310)与外头板(301)通过L型连接件(30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滑轨(313)与支撑机构(2)螺栓连接,第一弧形滑块(312)与第一弧形滑轨(313)形成移动副,第一弧形滑块(312)上端与前头部半圆形板(303)通过弧形滑块连接件(311)螺栓连接;所述颈椎转动驱动单元(304)用于驱动颈椎牵引机构(3)沿第一弧形滑轨(313)和第二弧形滑轨(314)往复运动;所述颈椎上下驱动单元(307)用于驱动内头板(308)沿铰链(309)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脊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牵引机构(4)包括上腿板(401)、外下腿板(402)、L型连接件(403)、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404)、后腿部半圆形板(405)、腰椎转动驱动单元(406)、弧形滑块连接件(407)、第二弧形滑块(408)、第三弧形滑轨(409)、下端U型固定连接件(410)、腰椎上下驱动单元(411)、上端U型固定连接件(412)、后滑块(413)、后滑块连接件(414)、前滑块(415)、前滑块连接件(416)、直线滑轨(417)、内下腿板(418)、腰椎拉伸驱动单元(419)、铰链(420)、第四弧形滑轨(421);所述后腿部半圆形板(405)与外下腿板(402)通过L型连接件(403)螺栓连接;所述外下腿板转动连接板(404)与后腿部半圆形板(405)和外下腿板(402)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弧形滑轨(409)与支撑机构(2)螺栓连接,第二弧形滑块(408)与第三弧形滑轨(409)形成移动副,第二弧形滑块(408)上端与后腿部半圆形板(405)通过弧形滑块连接件(407)螺栓连接;所述直线滑轨(417)与内下腿板(418)螺栓连接,后滑块(413)和前滑块(415)与直线滑轨(417)形成移动副,滑块上端通过后滑块连接件(414)和前滑块连接件(416)与上腿板(401)螺栓连接;所述腰椎转动驱动单元(406)用于腰椎牵引机构(4)沿第三弧形滑轨(409)和第四弧形滑轨(421)往复运动;所述腰椎上下驱动单元(411)用于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晔尤瑞涛谢能刚汪红亮王璐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