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环组件、脉冲发生器及神经刺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75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环组件、脉冲发生器及神经刺激器,该连接环组件包括:连接环和环形的导电弹性件,连接环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拼接以形成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具有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相对设置;导电弹性件装设于安装槽,导电弹性件的外圈与第一斜壁、第二斜壁均接触,且导电弹性件的内圈凸出安装槽的槽口。在加工安装槽时,刀具不需要伸入连接环内圈,降低了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和生产成本。使用常见的检测工具检测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便能得知安装槽的尺寸和精度,降低了对检测工具的要求,方便检测。在将神经刺激电极输入端的导电环插入导电弹性件内圈的过程中,导电弹性件沿着径向的形变较小。着径向的形变较小。着径向的形变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环组件、脉冲发生器及神经刺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连接环组件、脉冲发生器及神经刺激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医学领域中,随着电刺激治疗技术的发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该疗法应用不同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目前,通常使用神经刺激器对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施加电刺激,以恢复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的运动功能。神经刺激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神经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设有连接环组件,神经刺激电极插拔连接于连接环组件。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连接环组件传导至神经刺激电极,再由神经刺激电极对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施加电刺激。
[0003]神经刺激电极需要植入生物体内以对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施加电刺激,通常借助穿刺针将神经刺激电极植入生物体内,具体的做法是:先利用具有中空通道的穿刺针刺破生物体,将穿刺针穿刺到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附近,再将神经刺激电极沿穿刺针的中空部分送达目标神经或目标肌肉附近,之后取下穿刺针。
[0004]由于脉冲发生器较大,如果脉冲发生器和神经刺激电极通过连接环组件连接在一起,则不能取下穿刺针。因此,在穿刺时,神经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之间是断开的,在完成穿刺后,再将神经刺激电极插入连接环组件以连接脉冲发生器。
[0005]连接环组件包括连接环和触指弹簧,连接环的内侧设有一圈安装槽,触指弹簧卡在安装槽内,神经刺激电极的输入端包括导电环。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固设于连接环,导电环插拔连接于触指弹簧的内圈。导电环插入触指弹簧内圈的过程中,触指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导电环夹紧固定。由于触指弹簧是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将导电环夹紧固定的,只需要对神经刺激电极施力便可以将导电环拔出触指弹簧的内圈。
[0006]在生产连接环时,加工设备需要将刀具伸入连接环内圈以加工安装槽。然而,上述导电结构的尺寸很小,因而连接环的尺寸较小,连接环的内圈和安装槽的尺寸就更小。普通的加工设备难以将刀具伸入连接环内圈后加工出安装槽,只有一些比较精密的加工设备才能加工出合格的安装槽。而且,在检测安装槽的尺寸和精度时,常见的检测工具要么无法伸入连接环内圈,要么伸入连接环内圈后不方便读取检测结果,这导致常见的检测工具无法检测安装槽的,只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才能检测。换言之,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环对加工设备和检测工具的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环组件。该连接环组件通过两个分体拼接出安装槽,从而降低了对加工设备和检测工具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方便检测。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连接环组件,包括:连接环和环形的导电弹性件,连接环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拼接以形成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具有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相对设置;导电弹性件装设于安装槽,导电弹性件的外圈与第一斜壁、第二斜壁均接触,且导电弹性件的内圈凸出安装槽的槽口。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还具有第一防脱壁和第二防脱壁,第一防脱壁和第二防脱壁均位于安装槽的槽口且相对设置,沿着连接环的中轴线方向,导电弹性件位于第一防脱壁和第二防脱壁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体开设圆台状的第一分槽,第一分槽的底壁和侧壁分别形成第一防脱壁、第一斜壁;第二分体开设圆台状的第二分槽,第二分体的底壁和侧壁分别形成第二防脱壁、第二斜壁;第二分槽与第一分槽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第一分槽与第二分槽围合形成安装槽。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环的内圈形成与导电弹性件同轴的进出孔,进出孔与安装槽连通,进出孔将连接环贯穿并在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上分别形成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进出口背离第二分体一侧的边沿开设第一对位导向槽,第二进出口靠近第一分体一侧的边沿开设第二对位导向槽;及/或,第一进出口靠近第二分体一侧的边沿开设第三对位导向槽,第二进出口背离第一分体一侧的边沿开设第四对位导向槽。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中的一者套设于另一者。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体开设圆形的配合槽,配合槽与安装槽连通,且配合槽的直径大于安装槽的最大直径;第二分体的外侧呈圆形,第二分体至少部分位于配合槽内,且第二分体的外侧与配合槽的侧壁接触。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弹性件为触指弹簧。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上述的连接环组件。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器,该神经刺激器包括上述的脉冲发生器。
[0019]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环组件中的安装槽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拼接后形成,在加工安装槽时,只需要在第一分体、第二分体上分别加工出安装槽的一部分。加工设备的刀具可以从第一分体、第二分体的端面进刀,不需要伸入连接环内圈,从而降低了对加工设备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拼接之前,可以分别检测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中用于形成安装槽的部分的尺寸和精度,从而得知安装槽的尺寸和精度。该检测过程只需要常见的检测工具便可完成,不需要用到专业的检测工具,由此便降低了对检测工具的要求,方便检测。
[0021]而且,安装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在将导电弹性件装设于安装槽后,第一斜壁和第二斜壁均与导电弹性件的外圈接触,在将神经刺激电极输入端的导电环插入导电弹性件内圈的过程中,导电弹性件沿着径向的形变较小,有利于抑制导电弹性件在导电环插入导电弹性件内圈的过程中沿着径向发生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环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环组件分解后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连接环;11、第一分体;111、第一斜壁;112、第一防脱壁;113、第一分槽;114、第一进出口;1141、第一对位导向槽;1142、第三对位导向槽;115、配合槽;12、第二分体;121、第二斜壁;122、第二防脱壁;123、第二分槽;124、第二进出口;1241、第二对位导向槽;1242、第四对位导向槽;13、安装槽;14、进出孔;2、导电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1)和环形的导电弹性件(2),所述连接环(1)包括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所述第一分体(11)和所述第二分体(12)拼接以形成环形的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具有第一斜壁(111)和第二斜壁(121),所述第一斜壁(111)和所述第二斜壁(121)相对设置;所述导电弹性件(2)装设于所述安装槽(13),所述导电弹性件(2)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斜壁(111)、所述第二斜壁(121)均接触,且所述导电弹性件(2)的内圈凸出所述安装槽(13)的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还具有第一防脱壁(112)和第二防脱壁(122),所述第一防脱壁(112)和所述第二防脱壁(122)均位于所述安装槽(13)的槽口且相对设置,沿着所述连接环(1)的中轴线方向,所述导电弹性件(2)位于所述第一防脱壁(112)和所述第二防脱壁(1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11)开设圆台状的第一分槽(113),所述第一分槽(113)的底壁和侧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防脱壁(112)、所述第一斜壁(111);所述第二分体(12)开设圆台状的第二分槽(123),所述第二分体(12)的底壁和侧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二防脱壁(122)、所述第二斜壁(121);所述第二分槽(123)与所述第一分槽(113)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所述第一分槽(113)与所述第二分槽(123)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的内圈形成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风顺王栋潇王守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