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梧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揉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46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揉捻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揉捻装置和位于第一揉捻装置下方的第二揉捻装置,所述第一揉捻装置包括放置框,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且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置框内部的揉捻盘,使第一电机带动揉捻盘转动,促使揉捻盘在转动的同时对放置框内的茶叶进行粗揉,其次将粗揉后的茶叶倾倒在放置板的上端面,并使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促使连杆带动揉捻辊在放置板的上端面左右滚动,进而可通过揉捻辊对放置板上端面的茶叶揉捻,从而通过放置框和放置板可增大茶叶与揉捻盘以及揉捻辊的接触面积,提高茶叶揉捻质量以及效率。以及效率。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揉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揉捻是茶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0003]专利号CN213695573U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揉捻设备,包括上端盖设有密封盖的加工箱,加工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和出料嘴,密封盖上端固定连通有投料斗,密封盖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并固定连接有长转轴,长转轴上连接有揉捻组件,揉捻组件包括振动筛、揉捻壳、第一揉捻块和第二揉捻块,且振动筛、揉捻壳、第一揉捻块和第二揉捻块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于长转轴上,第一揉捻块与揉捻壳相匹配,第二揉捻块与出料斗相匹配。本技术通过在加工箱内侧设置的振动筛、揉捻壳、第一揉捻块和第二揉捻块,减小了茶叶的通过速度,增加了揉捻结构和揉捻面积,可实现茶叶的均匀有效揉捻,但是上述文件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仅通过茶叶落至揉捻壳与第一揉捻块之间进行揉捻,接着再通过第二揉捻块与出料斗内壁之间进行揉捻,并不能很好的对茶叶揉捻,因茶叶容易从揉捻壳与第一揉捻块之间以及第二揉捻块与出料斗内壁之间掉落,部分茶叶还来不及揉捻就已经下料至出料斗,因此揉捻效果差。
[0004]目前茶叶生产揉捻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茶叶与揉捻设备之间接触面积小,茶叶不能完全与揉捻设备接触进行揉捻,且大多仅进行一次揉捻工作,降低了茶叶揉捻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揉捻设备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捻设备,具有对放置框内的茶叶进行粗揉,其次通过放置框和放置板可增大茶叶与揉捻盘以及揉捻辊的接触面积,使茶叶全面的与揉捻盘和揉捻辊接触,提高茶叶揉捻质量以及效率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揉捻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揉捻装置和位于第一揉捻装置下方的第二揉捻装置,所述第一揉捻装置包括放置框,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且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置框内部的揉捻盘;
[0007]所述第二揉捻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部的底端通过两个滑块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箱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前端面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位于放置板上端面的揉捻辊。
[0008]为了根据揉捻茶叶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揉捻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揉捻设备优选的,所述放置框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所述揉捻盘的内部安装
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冷却板。
[0009]为了提高对茶叶的揉捻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揉捻设备优选的,所述揉捻盘的下端面和放置框内壁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块。
[0010]为了将放置框内部的茶叶倾倒至放置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揉捻设备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与放置框活动连接。
[0011]为了使放置框内的茶叶顺利被倒入放置板的上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揉捻设备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长度大于放置框的直径。
[0012]为了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气缸和加热管以及冷却板正常工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揉捻设备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气缸和加热管以及冷却板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首先使第一电机带动揉捻盘转动,促使揉捻盘在转动的同时对放置框内的茶叶进行粗揉,其次将粗揉后的茶叶倾倒在放置板的上端面,并使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促使连杆带动揉捻辊在放置板的上端面左右滚动,进而可通过揉捻辊对放置板上端面的茶叶揉捻,从而通过放置框和放置板可增大茶叶与揉捻盘以及揉捻辊的接触面积,使茶叶全面的与揉捻盘和揉捻辊接触,提高茶叶揉捻质量以及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揉捻辊侧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揉捻盘俯视结构图。
[0019]图中:1、箱体;101、固定块;2、放置框;201、加热管;202、揉捻盘;203、冷却板;204、凸块;205、气缸;206、第一电机;3、腔体;301、放置板;302、滑块;303、第二电机;304、偏心轮;305、连杆;306、揉捻辊;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揉捻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端面铰接有箱门,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揉捻装置和位于第一揉捻装置下方的第二揉捻装置,第一揉捻装置包括放置框2,箱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206,第一电机206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且安装有气缸205,气缸2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置框2内部的揉捻盘202;
[0021]第二揉捻装置包括腔体3,腔体3内部的底端通过两个滑块302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01,箱体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03,第二电机303的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轮304,偏心轮304的前端面安装有连杆305,连杆30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位于放置板301上端面的揉捻辊306。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揉捻装置和第二揉捻装置可对茶叶进行初步的粗揉以及后续的揉捻,具体将茶叶放置在放置框2内,接着启动气缸205,使气缸205推动揉捻盘202下移进入放置框2内,并与放置框2内的茶叶接触,再启动第一电机206,使第一电机206带动揉捻
盘202转动,促使揉捻盘202在转动的同时对放置框2内的茶叶进行粗揉,其次将粗揉后的茶叶倾倒在放置板301的上端面,并启动第二电机303,使第二电机303带动偏心轮304转动,促使连杆305围绕偏心轮304转动,进而可使连杆305带动揉捻辊306在放置板301的上端面左右滚动,进而可通过揉捻辊306对放置板301上端面的茶叶揉捻,从而通过放置框2和放置板301可增大茶叶与揉捻盘202以及揉捻辊306的接触面积,使茶叶全面的与揉捻盘202和揉捻辊306接触,提高茶叶揉捻质量以及效率。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放置框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201,揉捻盘20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冷却板203。
[0024]本实施例中:当揉捻的茶叶为老叶时,可通过加热管201工作,对茶叶加热揉捻,当茶叶为嫩叶时,可使冷却板203工作,对茶叶揉捻,从而实现了可根据揉捻茶叶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揉捻方式。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捻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铰接有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揉捻装置和位于第一揉捻装置下方的第二揉捻装置,所述第一揉捻装置包括放置框(2),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206),所述第一电机(206)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且安装有气缸(205),所述气缸(2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置框(2)内部的揉捻盘(202);所述第二揉捻装置包括腔体(3),所述腔体(3)内部的底端通过两个滑块(302)滑动连接有放置板(301),所述箱体(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03),所述第二电机(303)的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轮(304),所述偏心轮(304)的前端面安装有连杆(305),所述连杆(30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位于放置板(301)上端面的揉捻辊(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揉捻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谋宾月景刘莹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