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40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包括有阀体,阀体开设有入水口、出水口和阀腔,阀腔一端与出水口连通,阀腔另一端通过阀口与入水口连通,阀体包括阀座,阀腔内活动设有转杆,且转杆与阀座侧壁之间螺纹连接;转杆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阀芯,阀芯与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阀芯与转杆之间设有贴合部,当转杆转动时,贴合部施以阀芯与转杆同步转动的静摩擦力,且阀芯开设有用于调节阀芯相对转杆转动的定位槽,当转杆固定时,通过专用工具与定位槽配合以克服阀芯与转杆之间的摩擦力,使阀芯相对转杆螺旋转动。具有流量调节精准、结构紧凑、调节方便的效果。调节方便的效果。调节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体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告号为CN2176832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备一体式阀芯的新型角阀,该角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阀孔用于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阀体的阀芯用于控制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通、断,阀芯包括阀杆以及设于阀杆上、中、下三段上的花键轴、螺纹杆与阀板,螺纹杆与阀体顶部的内螺纹槽相连接。花键轴与阀杆贯穿位于阀体顶部的限位套。压水环设于阀杆底端,压水环与阀板的直径尺寸均大于阀孔的直径尺寸。当一体化结构的阀芯下移后,阀板将压水环压紧在阀孔上表面。
[0003]但上述的阀结构存在以下缺点:该阀结构通过转动把手使螺纹杆相对内螺纹槽进行上移,带动阀板远离阀孔实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导通,并通过转动把手的圈数实现流量的控制调节,但是这种流量调节方式不够精细,无法实现对流量的精细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具有流量调节精准、结构紧凑、调节方便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入水口、出水口和阀腔,所述阀腔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阀腔另一端通过阀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阀体包括阀座,所述阀腔内活动设有转杆,且所述转杆与所述阀座侧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转杆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所述阀芯与所述转杆之间设有贴合部,当所述转杆转动时,所述贴合部施以阀芯与转杆同步转动的摩擦力,且所述阀芯开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阀芯相对所述转杆转动的定位槽,当所述转杆固定时,通过专用工具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以克服所述阀芯与所述转杆之间的摩擦力,使所述阀芯相对所述转杆螺旋转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阀体为关闭状态,通过转动转杆,由于贴合部在转杆与阀芯之间起到相互摩擦的作用,使转杆与阀芯同步螺旋转动并相对阀座向上移动,使阀芯逐步远离阀口实现入水口与出水口的导通;控制转杆保持不动,通过专用工具或六角扳手插入螺纹孔内部并抵在阀芯顶端的定位槽内进行转动,可以克服阀芯与转杆之间贴合部带来的摩擦力,使阀芯相对转杆发生螺旋转动并相对阀口上下移动,从而使阀芯底部相对靠近或远离阀口,实现阀体内流通流量的二级调节,使阀体内流通的流体流量能够得到精细把控,由于所有调节结构均设在阀体内部,不占用额外空间,具有流量调节精准、结构紧凑、调节方便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部包括所述阀芯侧壁凸设的若干凸块,所述转杆开设有连通所述螺纹孔的容置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相互抵紧,当所述
转杆转动时,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转杆的容置槽侧壁之间的摩擦配合,使所述阀芯与所述转杆同步转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芯的凸块抵紧在转杆的容置槽内壁上,可以提高阀芯侧壁与转杆之间的阻尼力,使转杆与阀芯保持同步转动,当转杆保持不动的情况下,通过专用工具旋拧阀芯的定位槽,可以克服阀芯与转杆之间的摩擦力,使阀芯相对转杆发生螺旋转动并相对阀口上下移动。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设有止挡部,当所述阀芯向远离所述阀口的方向运动到位时,所述止挡部与所述转杆止挡配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挡部可以对阀芯底部与阀口之间的活动间隙进行限位,防止阀芯过度远离阀口并与阀座硬性接触导致的磨损,可以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一端固设有旋盖,所述旋盖对应所述螺纹孔开设有避让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盖的加设可以方便操作者对转杆进行转动,提高本技术的操作便捷性。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设有防尘片,所述防尘片与所述避让孔嵌入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片可以避免外部灰尘通过螺纹孔进入到阀芯端部的定位槽内,导致定位槽或螺纹孔的封堵,防尘片的加装可以提高本技术的防尘效果;当对阀芯进行转动时,可将防尘片从旋盖上取下。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外固设有阀套,所述阀套与所述旋盖之间螺纹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套的加装可以提高旋盖与阀座之间的阻尼力,使旋盖在没有外力旋拧的情况下不易相对阀座发生转动,提高本技术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阀体的阀腔侧壁之间螺纹连接,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座的连接部可以实现阀座相对阀体的可拆卸连接,方便阀芯或转杆部件的装配或更换,第二密封圈可以提高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侧壁周向设有防滑凸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纹可以提高操作者对旋盖旋拧时的阻尼力,方便操作者通过旋盖对转杆进行旋拧。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设有连通所述入水口的第一连通管,所述阀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口的第二连通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可以外接其他水管,同时也提供了入水口或出水口转接的条件,方便需要换向转接水管的情况使用。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螺纹连接有挡盖,且所述挡盖与所述第一连通管之间设有球阀结构。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盖和球阀关时可以对第一连通管进行封堵,通过球阀开以及拆下挡盖对入水口的一端进行导通,方便对入水口一侧进行排渣疏通。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转杆的螺纹孔下端螺纹连接阀芯,然后在阀芯顶端开设定位槽,通过拧动旋盖使转杆和阀芯相对阀体同步螺旋转动并向上移动,带动阀芯远离阀口实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导通,之后保持旋盖和转杆不动,并通过专用的螺丝刀旋拧定位槽,使阀芯相对阀座转动,对阀芯下端与阀口之间的间隙进行精调,从而实现二级调节,使阀体内的流量得到精准调节,且所有结构均在阀体内部加装,不占用多余的使用空间,具有流量调节精准、结构紧凑、调节方便、运行稳定牢靠、便于拆卸、防尘效果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阀芯的结构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0033]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开设有入水口(11)、出水口(12)和阀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21)一端与所述出水口(12)连通,所述阀腔(21)另一端通过阀口(13)与所述入水口(11)连通,所述阀体(1)包括阀座(2),所述阀腔(21)内活动设有转杆(3),且所述转杆(3)与所述阀座(2)侧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转杆(3)沿轴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31)内设有阀芯(4),所述阀芯(4)与所述螺纹孔(31)之间螺纹配合;所述阀芯(4)与所述转杆(3)之间设有贴合部,当所述转杆(3)转动时,所述贴合部施以阀芯(4)与转杆(3)同步转动的静摩擦力,且所述阀芯(4)开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阀芯(4)相对所述转杆(3)转动的定位槽(41),当所述转杆(3)固定时,通过专用工具与所述定位槽(41)配合以克服所述阀芯(4)与所述转杆(3)之间的摩擦力,使所述阀芯(4)相对所述转杆(3)螺旋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包括所述阀芯(4)侧壁凸设的若干凸块(42),所述转杆(3)开设有连通所述螺纹孔(31)的容置槽(32),所述凸块(42)与所述容置槽(32)的侧壁相互抵紧,当所述转杆(3)转动时,通过所述凸块(42)与所述转杆(3)的容置槽(32)侧壁之间的摩擦配合,使所述阀芯(4)与所述转杆(3)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流量精调功能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寅均高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龙宏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