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七味铁屑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3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七味铁屑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诃子制铁屑、奶制北寒水石、提取五灵脂膏、混合、干燥、粉碎和制作胶囊几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胶囊制剂药效好,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七味铁屑制剂的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地各种类型肝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50万 人患病毒性肝炎,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治疗肝病药物有500种之多,但至今尚无一种能真 正根治的。不少肝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治疗,由慢性肝炎发展成结节性肝硬化, 有的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持续不愈,有些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病进一步恶化成肝癌。 肝癌患者的肝炎和肝硬化均发生在肝癌之前,说明急慢性肝病治疗的重要性。它不仅能 使失去劳动力的肝病患者有所恢复,而且对预防肝癌起积极有效的作用,减少肝癌发病 率。肝郁气滞证是慢性肝病常见的证候之一,多因情志伤肝,肝气郁结,疏湾失职,既 可横逆犯脾也可气滞血瘀,常表现为肝区作胀作痛,脘腹痞胀、纳差、乏力,可影响病 情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研究确有疗效的肝病药物是当务之急。2003.01.01,中 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治疗肝病的药物"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387908),其 原料的重量比为葛根25 — 45,薄荷20 — 50,白扁豆20 — 35,益智仁5 — 25,陈皮10 一35,砂仁5 — 30。将砂仁、白扁豆、益智仁、陈皮、葛根加工成细粉,将薄荷浸泡制 取上清液,将细粉、上清液混合,加入乙醇浸提,制成浸膏半成品再制成胶囊或片剂或 冲剂或水剂。2002.08.21,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纳米七味铁屑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364505),选择配方用中药材炮制加工成中药饮片;置于提 取罐中,加溶剂并导入微波萃取,使其以2030亿次/秒速度作极性变化运动,其微波萃 取的温度为30—6(TC,时间l. IO小时;将上述萃取液进行减压浓縮,温度为30—6(TC, 时间为3—72小时,同时另收取中药中挥发性物质;将减压浓縮液与可挥发性物质合并 置于喷雾干燥塔,用超音射流技术,在30-6(TC温度,O—O. 05MPa压力下,以超音速速 度瞬时射流干燥,其中超音速射流速度为330—990米/秒,即制成纳米中药饮片。上述专利制作过程涉及各种专用设备,条件限制较高,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不适 于推广,而且CN1364505的方法仅限于饮片的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七味铁屑制剂的制备 方法,特别是七味铁屑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胶囊 制剂药效好,适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如下步骤A、诃子制铁屑取西河柳130g,加水100ml,煮沸3小时,滤过,滤液中加入细 铁屑500g,加水适量使浸没,煮沸3小时,倾出水液,用水洗涤3次后,即加食盐50g 与水1000ml,煮沸2小时,倾出水液,再用水洗涤4次,加诃子肉细粉2500g,混匀, 加热开水1800ml,搅拌,放置3天,每天搅拌3次,第四天倒出,摊开阴干,用吸铁石 吸去未作用的铁屑,研细,过筛;b、奶制北寒水石取净寒水石1000g,砸碎,加硝石10g与水适量,煮沸3小时, 倾去水液,用水反复洗涤10-15次,至洗液澄清为止,晾干,粉碎成细粉,加牛奶适量, 搅成面团状、做直径约10cm、厚3cra以下的圆饼,阴干;C、提取五灵脂膏以重量配比为水五灵脂=8 12: 1的标准浸泡,常温下煮沸溶解,过滤,弃去滤渣,取滤液在IO(TC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 1.2的稠膏,待用;d、 混合取铁屑(诃子制)100 110g、北寒水石(奶制)120 130g、藏木香60 70g、木香40 50g、甘青青蓝50 70g、红花60 70g粉碎后过80目筛,混匀20 40min, 再与五灵脂膏20 40g混匀;e、 将经d混合后的混合物用CT-C-工II热风烘箱机在25。C 60。C环境下干燥12 16小时,干燥后水分小于8%;f粉碎粉碎时在干燥物加入等量干冰(干燥物干冰=2: 1-1: 2),过120目筛;g、将粉碎物填充入胶囊中得成品。更优的,所述步骤d中混合物取铁屑(诃子制)100 110g、北寒水石(奶制)120 130g、藏木香50 60g、木香40 50g、甘青青蓝60 70g、红花60 70g、五灵脂膏20 30g。步骤d中混合物最优组成为铁屑(诃子制)105. 90g、北寒水石(奶制)127. 10g、 藏木香63. 56g、木香42. 37g、甘青青蓝63. 56g、红花63. 56g、五灵脂膏33. 90g。五灵脂膏是一种稠膏,虽然在和药粉一起干燥后,干燥物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由于 含有的稠膏较多、稠膏在干燥物中分布不是很均匀。粉碎时会产生热量,稠膏受热后变 软,影响粉碎的速度和力度。干燥物常规粉碎粒度只能在80目-60目。粉碎时,在干燥 物(药粉和五灵脂膏的干燥物)中加入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升华时带走了粉碎时产生 的热量,是的干燥物在粉碎时维持较低的温度,保证了干燥物在粉碎时的可塑性,从而 使粉碎粒度较好。改进后的干燥物粉碎粒度可以达到100-120目,而且粉碎速度大大提 高。由于粉碎粒度的改进,产生了七味铁屑胶囊疗效更好。下面通过临床实验对比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胶囊制剂和现有七味铁屑丸的功效。 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收集45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均符合1991年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 委员会修订的慢性乙肝辨证分型标准,属肝郁气滞证。主症包括肝区胀闷、肝区疼痛、 心情郁闷,次症有脘腹痞胀、纳差、乏力、头晕,具有主症中一项及次症两项者即可诊 断。其中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6岁,最大55岁,最小21岁;病情属轻度者33例, 中度12例。两组具有可比性。1. 2分设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1. 3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七味铁屑胶囊,l次2粒,l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七味铁 屑丸,l次lg, l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记录,2周 结束时作出疗效判断。1. 4观察项目及指标症状、肝功能。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分O, 1, 2, 3分。1. 5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自觉基本症状消失,或治疗后积分下降80%以上,肝功 能复常;有效觉基本症状减轻,或治疗后积分下降50%以上,肝功能改善;无效自觉无明显 变化,肝功能未改善;恶化自觉症状加重,肝功能进一步异常。2结果2. 1症状治疗后两组各症状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以肝区胀闷、肝区疼痛、脘腹痞胀改善较明显。详见表l。表1症状改善情况<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承两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 05),但两组间无论治疗前还是治疗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2. 2肝功能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有一定改善,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 05)。 详见表3。表3两组肝功能变化情况(X-,-S)<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七味铁屑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A、诃子制铁屑:取西河柳130g,加水100ml,煮沸3小时,滤过,滤液中加入细铁屑500g,加水适量使浸没,煮沸3小时,倾出水液,用水洗涤3次后,即加食盐50 g与水1000ml,煮沸2小时,倾出水液,再用水洗涤4次,加诃子肉细粉2500g,混匀,加热开水1800ml,搅拌,放置3天,每天搅拌3次,第四天倒出,摊开阴干,用吸铁石吸去未作用的铁屑,研细,过筛; b、奶制北寒水石:取净寒水石10 00g,砸碎,加硝石10g与水适量,煮沸3小时,倾去水液,用水反复洗涤10-15次,至洗液澄清为止,晾干,粉碎成细粉,加牛奶适量,搅成面团状、做直径约10cm、厚3cm以下的圆饼,阴干; C、提取五灵脂膏:以重量配比为水∶五灵脂=8~ 12∶1的标准浸泡,常温下煮沸溶解,过滤,弃去滤渣,取滤液在10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的稠膏,待用; d、混合:取铁屑(诃子制)100~110g、北寒水石(奶制)120~130g、藏木香60~70g、木香40~50g、 甘青青蓝50~70g、红花60~70g粉碎后过80目筛,混匀20~40min,再与五灵脂膏20~40g混匀; e、将经d混合后的混合物用CT-C-Ⅲ热风烘箱机在25℃~60℃环境下干燥12~16小时,干燥后水分小于8%; f粉碎 :粉碎时在干燥物加入等量干冰(干燥物∶干冰=2∶1-1∶2),过120目筛; g、将粉碎物填充入胶囊中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4[中国|西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