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分析的相对fu比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19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准确且短时间求出包括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的化合物未结合型分数(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cytochrome P450 inhibition data in the prediction of drug

drug interactions."JPharmacol Exp Ther 316(1):336

348.

技术实现思路

[002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25]在这些公知的方法中,处理f
u
值低的化合物(血浆中蛋白结合率高的化合物、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时,由于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长、在缓冲室壁面的吸附影响成为问题,所以认为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值。因此,认为利用平衡透析求出f
u
值的方法是适合利用的化合物被限定的方法。此外,低值的f
u
值是容易产生误差的值(例如,f
u
=0.00001和f
u
=0.00002等数值),分别得到它们,用于多种试样之间的比较(小鼠、大鼠、狗、猴、人间的比较)时,会导致误差的增加,在分析精度方面也被认为是不利的。在非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在求出f
u
值的计算过程中,从低分子化合物求出的半透膜透过速度(Pmem[m/s])的平均值被用作求各化合物f
u
值时的共同值。但是,由于Pmem根据Stokes

Einstein的理论,被认为是与分子量呈负相关的系数,因此认为在环孢素(分子量:1202.61)等化合物分子量大而过高评价Pmem时,非专利文献2的方法的误差会增加。此外,在化合物分子量大的情况下,由于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长,因此认为对于f
u
值低的化合物,难以从实验得到准确的f
u
值。在非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仍然使用缓冲室,不能应对于环孢素等向器件的吸附强的化合物。在非专利文献4、5中,在求出f
u
比时也使用达到平衡状态后的浓度。因此,难以检测未达到平衡状态的化合物的f
u
比,认为不适合f
u
值低的化合物(即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鉴于上述课题,以提供对于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在短时间取得高精度的f
u
值之比的方法作为课题。
[002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平衡透析和动态分析,即使是高蛋白结合率化合物,也能够以高精度且短时间取得该化合物的不同生物学试样之间的相对未结合型分数比(相对f
u
比)。使用该相对f
u
比,根据一个生物学试样来源的种中的药物清除率或分布容积的数据,能够修正其他生物学试样来源的种中的药物清除率或分布容积的数据,能够对人药代动力学进行精度良好的预测。
[0029]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内容。
[0030][1][0031]一种用于求出不同生物学试样之间的测定对象物质的相对未结合型分数比(相对f
u
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0032](1)准备相邻室彼此被测定对象物质能够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的室系统(I)的工序;
[0033](2)在所述室系统(I)内,在一个室(供体侧室)中添加含有第一生物学试样(A)及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供体溶液的工序;
[0034](3)在所述室系统(I)内,在与所述供体侧室不同的室(受体侧室)中添加含有第二生物学试样(B)的受体溶液的工序;
[0035](4)经时测定所述工序(2)的供体溶液和所述工序(3)的受体溶液中的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的工序;以及
[0036](5)使用与在所述工序(4)中测定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计算相对f
u
比的工序。
[0037][2][0038]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
[0039](6)准备相邻室彼此被使测定对象物质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的、与所述室系统(I)不同的室系统(II)的工序;
[0040](7)在所述室系统(II)内,在一个室(受体侧室)中添加含有所述生物学试样(A)的受体溶液的工序;
[0041](8)在所述室系统(II)内,在与所述受体侧室不同的室(供体侧室)中添加含有所述生物学试样(B)及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供体溶液的工序;
[0042](9)经时测定所述工序(7)的受体溶液和所述工序(8)的供体溶液中的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的工序;以及
[0043](10)使用与在所述工序(9)中测定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计算相对f
u
比的工序。
[0044][3][0045]根据[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学试样(A)和/或(B)被缓冲液稀释。
[0046][4][0047]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半透膜的分级分子量为50kDa以下。
[0048][5][0049]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序(5)及(10)是动态分析。
[0050][6][0051]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动态分析使用下述式1至式3而进行:
[0052](式1)
[0053][0054](式2)
[0055][0056](式3)
[0057][0058](式中,
[0059]式1表示供体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每单位时间的量的变化,式2表示受体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每单位时间的量的变化,式3表示供体侧室中的吸附级分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每单位时间的量的变化;
[0060]V1表示供体溶液的容积,V2表示受体溶液的容积,fu1表示测定对象物质相对于供体溶液中所含有的生物学试样的f
u
值,fu2表示测定对象物质相对于受体溶液中所含有的生物学试样的f
u
值,C1表示供体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总浓度:结合型及未结合型
测定对象物质的合计。但是,吸附在平衡透析装置的测定对象物质除外),C2表示受体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总浓度:结合型及未结合型测定对象物质的合计),PS表示未结合型测定对象物质的透析膜透过清除率,CLad表示供体侧室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吸附清除率,koff表示供体侧室中的吸附级分的测定对象物质的解离速度常数,Xad表示供体侧室中的测定对象物质的吸附量)。
[0061][7][0062]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时测定在所述生物学试样和/或所述测定对象物质变性的时间内进行。
[0063][8][0064]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经时测定在24小时内进行。
[0065][9][0066]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室系统(I)和/或所述室系统(II)由2个室构成。
[0067][10][0068]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学试样(A)中的所述测定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求出不同生物学试样之间的测定对象物质的相对未结合型分数比(相对f
u
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1)准备相邻室彼此被测定对象物质能够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的室系统(I)的工序;(2)在所述室系统(I)内,在一个室(供体侧室)中添加含有第一生物学试样(A)及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供体溶液的工序;(3)在所述室系统(I)内,在与所述供体侧室不同的室(受体侧室)中添加含有第二生物学试样(B)的受体溶液的工序;(4)经时测定所述工序(2)的供体溶液和所述工序(3)的受体溶液中的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的工序;以及(5)使用与在所述工序(4)中测定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计算相对f
u
比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工序:(6)准备相邻室彼此被使测定对象物质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的、与所述室系统(I)不同的室系统(II)的工序;(7)在所述室系统(II)内,在一个室(受体侧室)中添加含有所述生物学试样(A)的受体溶液的工序;(8)在所述室系统(II)内,在与所述受体侧室不同的室(供体侧室)中添加含有所述生物学试样(B)及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供体溶液的工序;(9)经时测定所述工序(7)的受体溶液和所述工序(8)的供体溶液中的所述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的工序;以及(10)使用与在所述工序(9)中测定的测定对象物质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计算相对f
u
比的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学试样(A)和/或(B)被缓冲液稀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半透膜的分级分子量为50kDa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岚史彦橘达彦山内刚藏本诗乃松野富美代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