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38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涉及花青素微囊粉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青素微囊粉
,尤其涉及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蓝莓是越桔属中营养成分最丰富的类型,果实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0003]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症、抗炎症、抗衰老、抗肥胖、改善大脑功能、保护视力、保护心血管、保健皮肤和美容等方面的功效,在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天然的花青素是不稳定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具体为:
[0004](1)常温储存不稳定,对光照、温度、pH值、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因素敏感,易被氧化变质。
[0005](2)蓝莓花青素在人体内吸收率低,易随着肠胃代谢而排出体外;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及其超临界CO2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三层包埋,提高对温度、光和氧气等环境敏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性。
[000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1

10份;变性淀粉5

30份;大豆卵磷脂1

10份;中链甘油脂肪酸酯1

10份;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

10份;β

环糊精5

20份;魔芋葡甘露聚糖1

10份;酪蛋白酸钠10

30份。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5份;变性淀粉20份;大豆卵磷脂5份;中链甘油脂肪酸酯5份;单双硬脂酸甘油酯6份;β

环糊精12份;魔芋葡甘露聚糖5份;酪蛋白酸钠20份。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性淀粉为预糊化α

化淀粉、预糊化淀粉、油脂变性淀粉、烟熏变性淀粉、挤压变性淀粉、超高压辐射变性淀粉中的一种。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蓝莓花青素通过蓝莓鲜果研钵研碎、60%酸化乙醇在60℃下超声提取30min、抽滤、离心、获得花青素粗提取液,再减压浓缩、萃取分离获得。
[0012]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的超临界CO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将变性淀粉加到超临界CO2反应釜中,通过超临界CO2流体,溶胀变性淀粉的内部孔道;
[0014]步骤二:将蓝莓花青素用纯净水溶解,再用步骤一的变性淀粉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用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固态粉末;
[0015]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超临界反应釜中,再向釜中加入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脂肪酸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通入CO2进行反应,接着放出CO2,得到蓝莓花青素胶囊粉;
[0016]步骤四:将蓝莓花青素胶囊粉放入搅拌罐,加入β

环糊精、魔芋葡甘露聚糖和酪蛋白酸钠,再加入去离子水,常温搅拌,得到蓝莓花青素微乳液;
[0017]步骤五:将蓝莓花青素微乳液导入喷雾干燥塔中,喷雾干燥,得到蓝莓花青素微囊粉。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超临界CO2流体,在20

25℃下,溶胀变性淀粉的内部孔道。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蓝莓花青素用纯净水溶解,控制蓝莓花青素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3,且步骤二中,用真空干燥箱在50

70℃下干燥。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通入CO2后,在7

15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维持1

2h。
[002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加水去离子,加入量为搅拌罐内总体原料体积的2

3%,且步骤二中,常温搅拌40

60min。
[002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喷雾干燥的过程中,控制塔进风温度为400

500℃、排风温度85

95℃、塔内负压

200~

300Pa、喷雾压力1.5

1.8MPa。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包埋技术,花青素先通过变性淀粉进行吸附包埋,再通过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脂肪酸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进行油相包埋,最后再通过β

环糊精、魔芋葡甘露聚糖和酪蛋白酸钠配合去离子水进行吸附包埋,三层包埋,提高对温度、光和氧气等环境敏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性。
[0025]2、本专利技术以蛋白质、多聚糖等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包裹花青素,将花青素包埋在聚合物基质中,减少氧气的接触量,提高稳定性;同时可增强花青素在体内释放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
[0026]3、本专利技术多层包埋技术的蓝莓花青素具有耐酸抗碱性,可以对抗胃酸和胆汁的侵蚀,充分保证活性,进入到肠道内的蓝莓花青素能在肠道环境中生存并繁殖才能真正起效,提高吸收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1份;变性淀粉5份;大豆卵磷脂1份;中链甘油脂肪酸酯1份;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份;β

环糊精5份;魔芋葡甘露聚糖1份;酪蛋白酸钠10份。
[0031]所述变性淀粉为预糊化α

化淀粉。所述蓝莓花青素通过蓝莓鲜果研钵研碎、60%酸化乙醇在60℃下超声提取30min、抽滤、离心、获得花青素粗提取液,再减压浓缩、萃取分离获得。
[0032]根据图1所示,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的超临界CO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一:将变性淀粉加到超临界CO2反应釜中,通过超临界CO2流体,在25℃下,溶胀变性淀粉的内部孔道;
[0034]步骤二:将蓝莓花青素用纯净水溶解,控制蓝莓花青素与纯净水的比例为2∶3,再用步骤一的变性淀粉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用真空干燥箱在50℃下干燥,得到固态粉末;
[0035]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超临界反应釜中,再向釜中加入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脂肪酸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通入CO2在7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维持1h,接着放出CO2,得到蓝莓花青素胶囊粉;
[0036]步骤四:将蓝莓花青素胶囊粉放入搅拌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1

10份;变性淀粉5

30份;大豆卵磷脂1

10份;中链甘油脂肪酸酯1

10份;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

10份;β

环糊精5

20份;魔芋葡甘露聚糖1

10份;酪蛋白酸钠10

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成分:蓝莓花青素5份;变性淀粉20份;大豆卵磷脂5份;中链甘油脂肪酸酯5份;单双硬脂酸甘油酯6份;β

环糊精12份;魔芋葡甘露聚糖5份;酪蛋白酸钠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为预糊化α

化淀粉、预糊化淀粉、油脂变性淀粉、烟熏变性淀粉、挤压变性淀粉、超高压辐射变性淀粉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花青素通过蓝莓鲜果研钵研碎、60%酸化乙醇在60℃下超声提取30min、抽滤、离心、获得花青素粗提取液,再减压浓缩、萃取分离获得。5.一种蓝莓花青素微囊粉的超临界CO2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变性淀粉加到超临界CO2反应釜中,通过超临界CO2流体,溶胀变性淀粉的内部孔道;步骤二:将蓝莓花青素用纯净水溶解,再用步骤一的变性淀粉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用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固态粉末;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超临界反应釜中,再向釜中加入大豆卵磷脂、中链甘油脂肪酸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通入C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旭赵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林宝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