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382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交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电压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负载需求和环境压力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正在向电力系统渗透,尤其是由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常,光伏电池板等直流可再生能源通过逆变器连接到传统的交流配电网。近年来,直流配电网迅速发展,可以减少交流

直流之间的能量转换损耗。但是交流配电网因其优势仍是未来配电网的主要类型,直流配电网将成为交流配电网的补充。考虑到交流和直流配电网的优势,有必要开发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同时,在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预测误差,可能会导致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偏移。因此,为了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而对可再生能源的输出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0003]对于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电压控制,有很多机电设备需要采用多时间尺度的方法进行调度。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流配电系统的电压控制上,对于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多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较少。此外,一些开环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难以纠正由于预测误差引起的调度偏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闭环的、用于较短时间尺度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来管理可再生能源的在较长时间尺度下产生的较大的预测误差,在日前、日内两个时间尺度的框架下进行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电压控制。此外,相较单纯的交流配电系统,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还需要增加考虑电压源换流器的调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该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网节点电压的优化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在日前阶段,在较长时间尺度内,以最小化网络有功损耗与电压偏移的优化目标优化调度机械设备,确定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抽头位置与电容器组的投切状态,并初步确定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出力与配电网络交流

直流部分之间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出力;
[0007]步骤2:在日内阶段,在较短时间尺度内,采用闭环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根据日前阶段的调度结果与当前的光伏出力、负荷功率预测数据,以最小化网络有功损耗、最小化电压偏移与最小化调整代价为优化目标,对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压源换流器等电气设备的功率输出进行校正,实现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优化控制。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日前时间尺度下的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9]S1:获取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基本信息,如:
[0010]a.网络拓扑;
[0011]b.线路电阻、电抗、电流限值、功率限值;
[0012]c.电压源换流器的安装位置、容量、效率;
[0013]d.光伏电池的安装位置、容量、所属子系统(交流或直流);
[0014]e.日前阶段、小时级时间尺度下的光伏出力与负荷功率的预测曲线以及预测误差参数;
[0015]f.节点电压的控制要求;
[0016]S2:确定日前时间尺度下优化控制问题的目标函数,其为使用权重因子同时考虑最小化电压偏移与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的单一优化目标,表达式如下:
[0017][0018][0019]上式中,T为日前计划的时段数,t为时段数的索引;g
loss
(t)为系统有功损耗函数,W
α
为其对应的权重系数;g
voltage
(t)为定义的电压偏移函数,W
β
为其对应的权重系数;N
Conv
为含有电压源换流器的节点集合;i、j为节点的索引;B
AC
、B
DC
分别为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的集合;r
ij
为线路ij的电阻;为电压源换流器的有功损耗;分别为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电流模值的平方;N为系统的节点集合;V
i
(t)为节点电压的模值;分别为期望的节点电压模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模型求解之前,权重系数W
α
、W
β
需要预先确定;
[0020]S3:确定日前时间尺度下优化控制问题的约束条件,包含:
[0021]a.交流配电网的潮流约束;
[0022]b.直流配电网的潮流约束;
[0023]c.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功率约束;
[0024]d.电容器组的约束;
[0025]e.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约束;
[0026]f.电压源换流器的约束;
[0027]S4:S2与S3形成了完整的日前时间尺度下的优化控制问题,求解优化模型,得出日前阶段的电容器组投切计划、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调整计划、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出力计划、电压源换流器交流侧与直流侧的出力计划;
[0028]S5:将优化所得的计划下发给对应的设备,作为配电网下一日内的初步运行计划。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日内时间尺度下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闭环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随着系统的运行在每个时间段都实施,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0]S1:获取同步骤1)的交流

直流配电网的基本信息,并获取当前时间段(本步骤的时间段是在较长时间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所得,视较长时间尺度的一个时间段为一个时间窗口,其被均等划分为N
X
个较短时间尺度的时间段)起始时系统的量测值,包括光伏发
电并网逆变器无功出力、电压源换流器交流侧与直流侧出力;
[0031]S2:获取对当前时间段光伏出力与负荷功率的短时预测数据以及预测误差参数;
[0032]S3:确定日内时间尺度下优化控制问题的目标函数,其为使用权重因子同时考虑最小化电压偏移、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最小化设备功率调整代价的单一优化目标,表达式如下:
[0033][0034]g
pen
(t)=g
pen_inv
(t)+g
pen_con
(t)
[0035][0036][0037]上式中,N
X
为时间窗口(设置为日前计划的一个时段)包含的时间段数,k为其索引;λ1、λ2均为权重系数,需要预先设定;g
pen
(t)为设备功率调整代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日前阶段,在较长时间尺度内,以最小化网络有功损耗与电压偏移的优化目标优化调度机械设备,确定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抽头位置与电容器组的投切状态,并初步确定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出力与配电网络交流

直流部分之间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出力;步骤2:在日内阶段,在较短时间尺度内,采用闭环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根据日前阶段的调度结果与当前的光伏出力、负荷功率预测数据,以最小化网络有功损耗、最小化电压偏移与最小化设备出力调整量为优化目标,对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压源换流器等电气设备的功率输出进行校正,实现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优化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两时间尺度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与电容器组投切状态的确定,以及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出力与配电网络交流

直流部分之间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出力的初步确定,是基于日前阶段、较长时间尺度内的可再生能源与负荷预测数据优化所得,其求解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获取交流

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线路电阻、电抗、电流限值、功率限值、电压源换流器的安装位置、容量、效率、光伏电源的安装位置、容量、所属子系统、日前阶段、小时级时间尺度下的光伏出力与负荷功率的预测曲线以及预测误差参数、节点电压的控制要求;S2:确定日前时间尺度下优化控制问题的目标函数,其为使用权重因子同时考虑最小化电压偏移与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的单一优化目标,表达式为:化电压偏移与最小化系统有功损耗的单一优化目标,表达式为:上式中,T为日前计划的时段数,t为时段数的索引;g
loss
(t)为系统有功损耗函数,W
α
为其对应的权重系数;g
voltage
(t)为定义的电压偏移函数,W
β
为其对应的权重系数;N
Conv
为含有电压源换流器的节点集合;i、j为节点的索引;B
AC
、B
DC
分别为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的集合;r
ij
为线路ij的电阻;为电压源换流器的有功损耗;分别为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电流模值的平方;N为系统的节点集合;V
i
(t)为节点电压的模值;分别为期望的节点电压模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模型求解之前,权重系数W
α
、W
β
需要预先确定;S3:确定日前时间尺度下优化控制问题的约束条件,包括:交流配电网的潮流约束、直流配电网的潮流约束、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功率约束、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数字平台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