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68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包括下模单元和上模单元:所述下模单元包括托模和位于托模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压模,侧压模朝向托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工艺孔,侧压模的外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拐角模板,其中托模的移动方向沿竖直铁塔结构;通过采用连续弯曲成型的方式将板材直接冲压成型至连接件的形状结构,可有效简化了加工方式,避免了焊接、打磨等工艺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相比传统焊接的方式,一体成型加工可避免了焊缝的存在,提高了连接件的强度。提高了连接件的强度。提高了连接件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兴战略产业中的冲压成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支撑铁塔是输电工程中的基础支撑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将输电电缆架设在高空位置,以减少占地面积,并且避免了地形因素对电缆架设的影响,铁塔与电缆之间需要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如图2所示连接件的结构,其形状为T型,并且其顶部为锥形,连接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穿插螺栓的通孔,连接件在加工时一般采用冲压成型和焊接对接的方式加工,以现有的加工方式为例,首先可将如图2所示连接件沿其长度方向拆分成左右两个,在加工时,通过冲压机将板材冲压成连接件拆分后的结构,然后对其上的孔洞位置进行冲孔处理,之后将两个结构对接焊接,焊接后再对焊接位置进行磨平处理,从而完成加工工作,而采用此种方式时,其需要经过冲压、焊接、打磨等多道工序,加工方式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采用拼接方式所加工的连接件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单元和上模单元:所述下模单元包括托模(1)和位于托模(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压模(2),侧压模(2)朝向托模(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工艺孔(3),侧压模(2)的外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拐角模板(4),其中托模(1)的移动方向沿竖直方向,侧压模(2)的移动方向沿水平方向,拐角模板(4)在侧压模(2)上翻转运动;所述下模单元包括上模块(5),所述上模块(5)的形状为T型,并且上模块(5)的顶部设为锥形,所述上模块(5)的肩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孔,滑孔内相对滑动设有两个冲柱(6),其中上模块(5)竖直移动,冲柱(6)水平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5)内开设有空腔,上模块(5)上的滑孔与空腔连通,冲柱(6)的尾端设置有辅助板(7),辅助板(7)的顶部倾斜,并且两个辅助板(7)的方向相反,空腔内固定有辅助柱(8),辅助柱(8)穿过两个辅助板(7)并相对滑动,两个辅助板(7)之间连接有第一板簧(9),空腔内设置有楔块(10),楔块(10)的底部设置为锥形,并且楔块(10)底部锥形位置与两个辅助板(7)的顶部倾斜面滑动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5)由两个T型模拼接而成,因此在进行下料工作时,将两个T型模分离即可使产品通过两个T型模之间空隙下落;所述上模块(5)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两个方向相对的直角导向板(11)组成,两个直角导向板(11)之间竖向滑动设置有直角滑板(12),直角滑板(12)上设有连接柱(13),上模块(5)的两端均开设有竖向长孔,连接柱(13)穿过竖向长孔并与楔块(10)连接,直角滑板(12)与上模块(5)之间连接有第二板簧(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支撑铁塔连接件成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15),顶板(15)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16),滑槽(16)倾斜,并且两个滑槽(16)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霞刘永旺刁洪涛李基萍高育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世纪晨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