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67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1
本申请涉及皮肤治疗电子注射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包括注射针组件、手具组件以及主机组件,注射针组件由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针头和第一软管组成;手具组件包括手具壳体,手具壳体外从左往右依次装有针头卡座、插孔、针头卡座驱动装置、注射器卡装器、活塞柄推进装置,手具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二软管和信号线缆;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壳体、显示器、电源、开关、软管接口、信号线缆接口、第三软管、电路板、电磁阀、微型真空泵以及消音装置。本申请具有的有效解决在仪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注射效果不佳与注射深度过深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效果。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效果。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皮肤治疗电子注射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提速,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各种皮肤治疗问题,目前,现有公开技术的多种护肤品皮肤吸收率低,市场上常用的负压注射仪器,由于结构不合理,每个人皮肤的松紧厚度不同,导致注射效果不佳与注射深度不精准。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在仪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注射效果不佳与注射深度过深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包括注射针组件、手具组件以及主机组件;所述注射针组件由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针头和第一软管组成,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呈下部开口的左右空腔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的第一空腔下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吸气口,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的第二空腔下还设有插入手具上的插孔的长柄,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与针头连接,所述针头位于针头吸附装置的第二空腔内,且所述针头伸出限位负压腔装置,所述吸气口与第一软管连接;所述手具组件包括手具壳体,所述手具壳体外从左往右依次装有针头卡座、插孔、针头卡座驱动装置、注射器卡装器、活塞柄推进装置,所述手具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二软管和信号线缆,所述手具壳体的手持部设有启动触发器,所述针头卡座驱动装置、注射器卡装器安装在第一丝杠上,所述活塞柄推进装置安装在第二丝杠上,所述启动触发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通过信号线缆与电路板电连,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杠正反转使得针头卡座与注射器卡装器向前向后到达设置位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正反转使得活塞柄推进装置向前向后推进;所述手具壳体上的第二软管与主机壳体上的软管接口相连,所述手具壳体上的信号线缆与主机壳体上的信号线缆接口相连;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壳体、显示器、电源、开关、软管接口、信号线缆接口、第三软管、电路板、电磁阀、微型真空泵以及消音装置,所述第三软管的一端与主机壳体上的软管接口相连,所述第三软管的另一端与电磁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和微型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微型真空泵的出气口与消音装置相连,所述显示器、电源、开关、电磁阀、微型真空泵、信号线缆接口均与电路板电连。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显示器设置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处负压的大小与精准控
制针头伸出的长度,实现有效的吸附力与适宜的注射深度,保证注射效果。并且,还解决了在仪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注射效果不佳与注射深度过深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双电机进行注射程序,第一电机控制注射深度,第二电机控制注射药量,减少针头在皮肤上停留时间,减轻受术者的不适感。
[0006]可选的,所述针头吸附装置与电磁阀之间设有用于去除气体中废液的过滤器。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废液,降低注射器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概率,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08]可选的,所述过滤器放置于手具壳体外部。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于手具壳体外部,方便观察过滤器是否变脏及时更换,避免影响过滤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微型真空泵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流口。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触发器通过微型真空泵自动将清水从外负压导管吸入后从液体回流口流出,有利于清洗内负压导管与微型真空泵的内部,以此使得清洗更便捷。
[001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显示器设置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处负压的大小与精准控制针头伸出的长度,实现有效的吸附力与适宜的注射深度,保证注射效果。并且,还解决了在仪器注射过程中产生的注射效果不佳与注射深度过深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0013]2.通过过滤器的设置,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废液,降低注射器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发生故障的概率,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通过过滤器设置在手具壳体的外部,方便观察过滤器是否变脏及时更换,避免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申请中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2、针头;3、第一软管;4、针头卡座;5、针头卡座驱动装置;6、注射器卡装器;7、过滤器;8、活塞柄推进装置;9、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第一丝杠;12、第二丝杠;13、第二软管;14、启动触发器;15、主机壳体;16、电路板。
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包括注射针组件、手具组件以及主机组件。注射针组件由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针头2和第一软管3组成,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呈下部开口的左右空腔的空腔壳体结构,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的第一空腔连通有空腔内外的吸气口,第二空腔下还设有凹型的长柄。长柄插入手具上的插孔,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与针头2相连,针头2位于针头吸附装置的第二空腔内并伸出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针头2与第一空腔留有间距,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的吸气口与第一软管3相连。
[0019]参照图1和图2,手具组件包括手具壳体,手具壳体从左往右依次装有针头卡座4、插孔、针头卡座驱动装置5、注射器卡装器6、活塞柄推进装置8。手具壳体的前端设有插孔,
在手具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一丝杠11、第二丝杠12、第二软管13和信号线缆,在手具壳体的手持部设有启动触发器14,针头卡座驱动装置5、注射器卡装器6安装在第一丝杠11上。活塞柄推进装置8安装在第二丝杠12上,启动触发器14、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均通过信号线缆与电路板16电连,第一电机9驱动第一丝杠11正反转使得针头卡座4与注射器卡装器6向前向后到达设置位置,第二电机10驱动第二丝杠12正反转使得活塞柄推进装置8向前向后推进;手具组件上的第二软管13与主机壳体15上的软管接口相连,手具组件上的信号线缆与主机壳体15上的信号线缆接口相连。
[0020]参照图1和图2,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壳体15、显示器、电源、开关、软管接口、信号线缆接口、第三软管、电路板16、电磁阀、微型真空泵以及消音装置,第三软管的一端与主机壳体15上的软管接口相连,第三软管上的另一端与电磁阀进气口相连。电磁阀的出气口和微型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微型真空泵的出气口与消音装置相连,显示器、电源、开关、电磁阀、微型真空泵、信号线缆接口均与电路板16电连。
[0021]参照图1和图2,为了有效去除气体中的废液,降低注射器在长期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负压的皮下电子注射器辅助装置,包括注射针组件、手具组件以及主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组件由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针头(2)和第一软管(3)组成,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呈下部开口的左右空腔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的第一空腔下设有连通空腔内外的吸气口,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的第二空腔下还设有插入手具上的插孔的长柄,所述针头限位负压腔装置(1)与针头(2)连接,所述针头(2)位于针头吸附装置的第二空腔内,且所述针头(2)伸出限位负压装置,所述吸气口与第一软管(3)连接;所述手具组件包括手具壳体,所述手具壳体外从左往右依次装有针头卡座(4)、插孔、针头卡座驱动装置(5)、注射器卡装器(6)、活塞柄推进装置(8),所述手具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一丝杠(11)、第二丝杠(12)、第二软管(13)和信号线缆,所述手具壳体的手持部设有启动触发器(14),所述针头卡座驱动装置(5)、注射器卡装器(6)安装在第一丝杠(11)上,所述活塞柄推进装置(8)安装在第二丝杠(12)上,所述启动触发器(14)、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均通过信号线缆与电路板(16)电连,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文林曾思珉郭彤焦文佳邓丽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闳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院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