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20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前支架、后手持件、主控单元、电池仓、电机、驱动活塞杆、压缩空气柱、储药腔、可拆卸针头以及设置于注射器本体上的电子标签,注射器本体呈筒状并具有圆台形内腔,压缩空气柱可适应注射器本体内腔形状以实现麻醉药剂量的渐进式变化注射,压缩空气柱在注射器本体内腔中沿轴向移动时的形状可随储药腔内壁形状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圆台形储药腔内壁引导下,压缩空气柱的移动速度逐渐变化,在实现起始注射时药物缓冲的同时实现了注射剂量的有效控制,同时还有效实现了麻醉过程中患者心率和呼吸状况的实时监测,应用更加广泛,大大满足了人们对麻醉注射过程的个性化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麻醉用注射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适用于患者手术前需整体或局部麻醉情境下使用,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注射剂量并对注射剂量进行实时精准控制。

技术介绍

[0002]麻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临床手术前通常会使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麻醉注射,以阻断相应部位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消除患者手术疼痛和应激反应,便于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安全,在对患者进行整体或局部麻醉时,通常需要精确控制注射的麻醉药剂量,以确保手术时麻醉药剂不会失效,且保证术后麻醉药效及时消退而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0003]目前,麻醉药剂注射通常使用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或其它具有刻度线的常见注射器,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注射,而操作者的视线和手速极易导致注射剂量控制不准确,注射时不能很好的控制麻醉药剂注射量,麻醉药剂不能精确的定量控制,且无法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和呼吸状况,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安全。因此,在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化特点、用药安全、身体实时状况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控制麻醉用药剂量且可实时监测和便于调整,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故而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具有更好的施药可控性、注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且可实时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并进行及时调整剂量,应用更加广泛,大大满足了人们对麻醉注射更高更全面的个性化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前支架、后手持件、主控单元、电池仓、电机、驱动活塞杆、压缩空气柱、储药腔、可拆卸针头以及设置于注射器本体上的电子标签等结构,所述注射装置整体呈机关枪或狙击枪形状,所述注射器本体呈筒状并具有圆台形(或锥形)内腔,所述内腔的远端与压缩空气柱围设形成储药腔,也即所述储药腔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注射器本体的近端一体固定连接有主控单元和电机,电机的一端(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入注射器本体的内腔并与驱动活塞杆相连,所述主控单元包括2

3个控制按钮、PLC单元(或控制芯片)、内部电路以及与主控单元相连的显示屏,所述驱动活塞杆的远端活动连接有压缩空气柱,所述压缩空气柱替代传统的活塞以更适应注射器本体内腔形状,同时又可实现麻醉药剂量的渐进式变化注射,具体地,当正常启动电机使输出端以恒定速度带动驱动活塞杆转动时,所述驱动活塞杆沿轴向向远端匀速移动,从而推动压缩空气柱紧贴注射器本体内壁向前移动,进而将储药腔中的药物推注至人体,所述压缩空气柱在沿轴向前移时的形
状可随储药腔内壁形状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圆台形储药腔内壁引导下,所述压缩空气柱的移动速度逐渐变快或变慢,从而在不改变电机输出转速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对输注的麻醉药剂量进行渐变式的自动调整,利于人体吸收和麻醉效果的发挥;所述注射器本体的远端连接有可拆卸针头,可拆卸针头包括针头连接部和针头,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按压式开关和密封垫,用于连接针头和注射器本体,通过按压开关可对针头连接部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针头的快装和快拆,所述针头与针头连接部之间可一体设置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分体设置;所述前支架位于注射器本体的中部或靠近远端位置,用于在注射时对注射装置进行支撑和便于对针头进行定位,所述后手持件位于注射器本体靠近近端的位置,并沿垂直于注射器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后手持件内具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以为电机和主控单元提供电源;设置于注射器本体的电子标签上记载有注射装置型号和工作参数等信息,所述电子标签可被主控单元读取并显示,工作时,启动主控单元开关即可通过内部电路自动读取电子标签,并在主控单元的显示屏上显示读取信息供用户确认,医护人员根据读取信息判断所选择注射装置是否正确,并按动对应按钮以回应,据此给出驱动参数的选择(例如电机转速),准备就绪后启动电机进入正常注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也可在启动主控单元开关后先根据提示输入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注射药物等,确认后主控单元再读取电子标签,并进行自动判断所选注射装置是否合适、准确,如果不准确则无法启动电机,也无法选择电机转速等驱动参数,此时显示屏上会出现警示提醒,需更换合适的注射装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本体外壁呈圆柱形,内壁呈锥形减缩,也即注射器本体的筒壁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薄,由此形成圆台形内腔,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本体的筒壁可以是相同的厚度,也即注射器本体的筒壁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一致,注射器本体的内壁和外壁均呈锥形减缩,由此形成圆台形内腔。
[0007]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圆台形内腔由近及远逐渐变粗,也即内腔的远端横截面大于近端横截面,由此在进行注射时,所述压缩空气柱在推动前移时逐渐地变粗变短,药物被推注的速度也会逐渐的变小,适合起始状态需要大剂量,麻醉药物剂量随着注射的进行需减小的情况。
[0008]另外作为优选,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圆台形内腔也可由近及远逐渐变细,也即内腔的近端横截面大于远端横截面,由此在进行注射时,所述压缩空气柱在推动前移时逐渐地变细变长,药物被推注的速度也会逐渐的变大,适合起始状态需要小剂量,麻醉药物剂量随着注射的进行需增大的情况。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活塞杆的近端与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和螺母相连,也可通过轴承和螺母相连,以使得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可带动驱动活塞杆转动,并通过螺母和活塞杆腔体将驱动活塞杆的转动转化为轴向移动,实现驱动活塞杆的转动和轴向移动同步进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柱具有弹性外层膜和填充有压缩气体的腔体,与驱动活塞杆的远端之间通过轴承或环形滑槽相连,在压缩空气柱与注射器本体内壁摩擦阻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压缩空气柱仅可轴向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架为两根可绕连接处转动和固定的支腿,并在注射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前支架的卡扣或卡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后手持件为枪托式手持件,并在端部设有止挡块,方便操作人员抓取和握持,防止意外滑脱。
[0013]作为另一实施例,也可在注射器本体的远端设置前手持件,以代替前述实施例中的前支架,所述前手持件比后手持件较细并设置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槽或手指限位块,所述前手持件也可为夹持件,方便用手指进行夹持以对注射器本体远端进行定位。
[0014]另外作为优选,也可不使用电机进行驱动,而改用齿轮、齿条进行人工驱动,此时所述驱动活塞杆实质上相当于一直齿条,其在一侧设有轮齿,所述主控单元的远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的齿轮腔室,所述齿轮腔室中的齿轮与驱动活塞杆一侧的轮齿相啮合,操作者只需手动推动驱动活塞杆近端即可实现药剂注射,在该实施例中无需进行驱动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0015]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药量可控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前支架、后手持件、主控单元、电池仓、电机、驱动活塞杆、压缩空气柱、储药腔、可拆卸针头以及设置于注射器本体上的电子标签,所述注射器本体呈筒状并具有圆台形内腔,所述内腔的远端与压缩空气柱围设形成储药腔,所述注射器本体的近端一体固定连接有主控单元和电机,电机的输入端与主控单元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入注射器本体的内腔并与驱动活塞杆相连,所述主控单元包括PLC单元、内部电路、位于端部的操控模块以及与主控单元相连的显示屏,所述操控模块上设有2

3个控制按钮,所述驱动活塞杆的远端活动连接有压缩空气柱,所述压缩空气柱可适应注射器本体内腔形状以实现麻醉药剂量的渐进式变化注射,所述压缩空气柱在注射器本体内腔中沿轴向移动时的形状可随储药腔内壁形状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圆台形储药腔内壁引导下,所述压缩空气柱的移动速度逐渐变化;设置于注射器本体的电子标签上记载有注射装置型号和工作参数信息,所述电子标签可被主控单元读取并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所述注射器本体的远端连接有可拆卸针头,可拆卸针头包括针头连接部和针头,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按压式开关和密封垫,用于连接针头和注射器本体,通过按压开关可对针头连接部进行安装和拆卸,所述针头与针头连接部之间一体设置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分体设置;所述前支架位于注射器本体的中部或靠近远端位置,所述后手持件位于注射器本体靠近近端的位置,并沿垂直于注射器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后手持件内具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科医生用注射装置,通过启动主控单元开关即可通过内部电路自动读取电子标签,并在主控单元的显示屏上显示读取信息供用户确认,医护人员根据读取信息判断所选择注射装置是否正确,并按动操控模块上所对应按钮以回应,据此给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繁张微微孙一冉李希才
申请(专利权)人:徕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