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4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罐体下部均布设有支腿,罐体下部连通固定管A,管A下部连通固定闸阀,闸阀另一端连通固定管B,闸阀阀体上设有圆柱形凸台A,圆柱形凸台A上配合设有圆柱形凸台B;闸阀下部配合设下卡放组件A,U形件A后侧壁与U形件B前侧壁固定,U形件A前侧壁与U形件C后侧壁固定,U形件A、U形件B、U形件C左侧壁设同一个限位条A,限位条A中部开设通孔A,U形件A、U形件B、U形件C右侧壁设同一个限位条B,限位条B中部开设通孔B,U形件A罩设在闸阀下部;闸阀上部扣设上卡放组件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便于通过下卡放组件A、上卡放组件B相配合扣合住闸阀,防止误操作闸阀。防止误操作闸阀。防止误操作闸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安全锁,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

技术介绍

[0002]立式储罐阀上的出料管上设置闸阀,便于通过闸阀控制出料管通断,目前,现有的立式储罐阀上设置的闸阀上没有配合设置安装锁具,不能阻止工作人员误操作立式储罐阀上的闸阀通断,专利号:201220640575.6公布的一种新型阀门锁,此阀门锁仅利于锁住油罐车上的阀门,此阀门锁需要特殊制作,不能与立式储罐阀上的闸阀相配合,不太好在立式储罐阀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解决了现有立式储罐阀上设置的闸阀上没有配合设置安装锁具,不能阻止工作人员误操作立式储罐阀上的闸阀通断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包括立式储罐1,立式储罐1上的部分部件有罐体101、支腿102、管A103、闸阀104、圆柱形凸台A10401、圆柱形凸台B10402、管B105,罐体101下部均布设置有支腿102,所述罐体101下部连通固定管A103,所述管A103下部连通固定闸阀104,所述闸阀104另一端连通固定管B105,所述闸阀104阀体上设置有圆柱形凸台A10401,所述圆柱形凸台A10401上配合设置有圆柱形凸台B10402;
[0006]还包括下卡放组件A2和上卡放组件B3,所述闸阀104下部配合设置下卡放组件A2,所述下卡放组件A2包括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限位条A204、通孔A205、限位条B206、通孔B207,U形件A201后侧壁与U形件B202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件A201前侧壁与U形件C2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左侧壁固定设置同一个限位条A204,所述限位条A204中部开设通孔A205,所述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右侧壁固定设置同一个限位条B206,所述限位条B206中部开设通孔B207,所述U形件A201罩设在所述闸阀104下部,且所述U形件B202、U形件C203分别位于所述闸阀104左、右侧,所述U形件B202、U形件C203分别限制所述闸阀104滑出所述U形件A201;
[0007]所述闸阀104上部扣设上卡放组件B3,所述上卡放组件B3包括倒V形件A301、支撑板A302、限位条C303、限位条D304、通孔C305、支撑板B306、限位条E307、通孔D308、支撑板C309、限位条F310、限位条G311、通孔E312、支撑板D313、限位条H314、通孔F315,倒V形件A301左下部固定设置支撑板A302,所述支撑板A302右侧壁下部固定设置限位条C303,所述支撑板A302下表面固定设置限位条D304,所述限位条D304左部居中开设通孔C305,所述限位条D304下表面左部固定设置支撑板B306,所述支撑板B306下表面与限位条E307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E307中部开设通孔D308,且所述通孔D308与所述通孔C305同轴设置,所述倒V形件A301右下部固定设置支撑板C309,所述支撑板C309左侧壁下部固定设置限
位条F310,所述支撑板C309下表面固定设置限位条G311,所述限位条G311右部居中开设通孔E312,所述限位条G311下表面右部固定设置支撑板D313,所述支撑板D313下表面与限位条H314上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H314中部开设通孔F315,且所述通孔F315与所述通孔E312同轴设置,所述闸阀104上部位于所述倒V形件A301、支撑板A302、支撑板C309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限位条C303下表面右部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B10402上表面左部上侧,所述限位条F310下表面左部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B10402上表面右部上侧,所述限位条D304、限位条G311分别与所述圆柱形凸台A10401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条A204位于所述限位条D304、限位条E307之间,且所述通孔A205分别与所述通孔C305、通孔D308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条B206位于所述限位条G311、限位条H314之间,且所述通孔B207分别与所述通孔E312、通孔F315同轴设置。
[0008]所述的限位条A204上开设的通孔A205、限位条D304上开设的通孔C305、限位条E307上开设的通孔D308上锁住门锁4,便于通过门锁4相对固定下卡放组件A2、上卡放组件B3。
[0009]所述的限位条B206上开设的通孔B207、限位条G311上开设的通孔E312、限位条H314上开设的通孔F315上锁住门锁4,便于通过门锁4相对固定下卡放组件A2、上卡放组件B3。
[0010]所述的倒V形件A301左、右部分别固定设置支撑条5,所述倒V形件A301上罩设倒V形件B6,且所述倒V形件B6分别与所述支撑条5固定连接。
[0011]所述的倒V形件B6为亚克力材质透明件。
[0012]所述的倒V形件A301、支撑条5、倒V形件B6围成的空间内放置倒V形标签7,便于通过倒V形标签7书写警示标示,警示工作人员勿将下卡放组件A2、上卡放组件B3打开。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取下卡放组件A,将U形件A卡在闸阀下部,U形件B卡在管A前部,U形件C卡在管A后部,U形件B前侧壁下部紧贴闸阀后侧壁下部,U形件C后侧壁下部紧贴闸阀前侧壁下部;
[0014]取上卡放组件B放置在闸阀前侧,向后移动上卡放组件B,让限位条A插入到限位条D、支撑板B、限位条E之间,
[0015]限位条B插入到限位条G、支撑板D、限位条H之间,通孔A分别与通孔C、通孔D同轴,通孔B分别与通孔E、通孔F同轴时,停止移动上卡放组件B,此时,圆柱形凸台A位于限位条D、限位条G之间,且限位条D、限位条G分别与圆柱形凸台A间隙配合,限位条C右部位于圆柱形凸台B左部上侧,限位条F左部位于圆柱形凸台B右部上侧;
[0016]限位条B上开设的通孔B、限位条G上开设的通孔E、限位条H上开设的通孔F上锁住门锁;
[0017]在倒V形标签上写上警示文字,将写好文字的倒V形标签插入倒V形件A、支撑条、倒V形件B围成的空间内,防止工作人员对闸阀进行误操作;
[0018]打开门锁,限位条B上开设的通孔B、限位条G上开设的通孔E、限位条H上开设的通孔F上取下门锁;
[0019]向前抽上卡放组件B,将限位条D、支撑板B、限位条E从限位条A上抽离,限位条G、支撑板D、限位条H从限位条B上抽离,取走上卡放组件B,将下卡放组件A抽离闸阀;
[0020]开启立式储罐,打开闸阀,罐体内的物体通过管A、闸阀、管B流出,工作结束后,关
闭闸阀。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便于通过下卡放组件A、上卡放组件B相配合扣合住闸阀,防止误操作闸阀。2、限位条A上开设的通孔A、限位条D上开设的通孔C、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储罐阀门安全锁,包括立式储罐(1),立式储罐(1)上的部分部件有罐体(101)、支腿(102)、管A(103)、闸阀(104)、圆柱形凸台A(10401)、圆柱形凸台B(10402)、管B(105),罐体(101)下部均布设置有支腿(102),所述罐体(101)下部连通固定管A(103),所述管A(103)下部连通固定闸阀(104),所述闸阀(104)另一端连通固定管B(105),所述闸阀(104)阀体上设置有圆柱形凸台A(10401),所述圆柱形凸台A(10401)上配合设置有圆柱形凸台B(104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卡放组件A(2)、上卡放组件B(3)、门锁(4),所述闸阀(104)下部配合设置下卡放组件A(2),所述下卡放组件A(2)包括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限位条A(204)、通孔A(205)、限位条B(206)、通孔B(207),U形件A(201)后侧壁与U形件B(202)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件A(201)前侧壁与U形件C(2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左侧壁固定设置同一个限位条A(204),所述限位条A(204)中部开设通孔A(205),所述U形件A(201)、U形件B(202)、U形件C(203)右侧壁固定设置同一个限位条B(206),所述限位条B(206)中部开设通孔B(207),所述U形件A(201)罩设在所述闸阀(104)下部,且所述U形件B(202)、U形件C(203)分别位于所述闸阀(104)左、右侧,所述U形件B(202)、U形件C(203)分别限制所述闸阀(104)滑出所述U形件A(201);所述闸阀(104)上部扣设上卡放组件B(3),所述上卡放组件B(3)包括倒V形件A(301)、支撑板A(302)、限位条C(303)、限位条D(304)、通孔C(305)、支撑板B(306)、限位条E(307)、通孔D(308)、支撑板C(309)、限位条F(310)、限位条G(311)、通孔E(312)、支撑板D(313)、限位条H(314)、通孔F(315),倒V形件A(301)左下部固定设置支撑板A(302),所述支撑板A(302)右侧壁下部固定设置限位条C(303),所述支撑板A(302)下表面固定设置限位条D(304),所述限位条D(304)左部居中开设通孔C(305),所述限位条D(304)下表面左部固定设置支撑板B(306),所述支撑板B(306)下表面与限位条E(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明谢冰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