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子熙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27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沿水平和竖直阵列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装板和支撑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上下分布,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之间的两侧;挡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内侧,第一安装板、第二装板、挡板和两支撑板之间的内部形成导流腔;导流管,导流管贯穿安装在挡板上,导流管的一端与导流腔相通。本装置通过将引入的空气流经减速后,形成平稳的空气流,并导入室内的通风管道内,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双层幕墙结构难以通风换气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将强风缓释减速,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流更加稳定。进入室内的空气流更加稳定。进入室内的空气流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层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呼吸式幕墙、通风式幕墙、节能幕墙等,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
[0003]双层幕墙外层可由明框、隐框或点支式幕墙构成,内层可由明框、隐框幕墙、或具有开启扇和检修通道的门窗组成,也可以在一个独立支承结构的两侧设置玻璃面层,由此形成空间距离较小的双层立面构造。
[0004]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幕墙在室内外之间形成空气缓冲层,对空气进入室内产生阻碍,使得室内外的连通较为封闭,影响室内空流通,难以满足室内正常的换气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可将外部空气的风力缓释后导入室内,实现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满足室内换气的需要,有效的解决了上市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包括:
[0008]安装组件,安装组件沿水平和竖直阵列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装板和支撑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上下分布,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之间的两侧;
[0009]挡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内侧,第一安装板、第二装板、挡板和两支撑板之间的内部形成导流腔;
[0010]导流管,导流管贯穿安装在挡板上,导流管的一端与导流腔相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室内通风管道相通;r/>[0011]导流板,导流板间隔固定在第二装板的上表面,导流板端部向内侧弯曲;
[0012]扰流板,扰流板间隔固定在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并与导流板错位设置,扰流板的端部向外侧弯曲;
[0013]外层玻璃,外层玻璃设在上层的第二装板和下层的第一安装板之间;
[0014]内层玻璃,内层玻璃设在上层的第二装板和下层的第一安装板之间且位于外层玻璃的内侧处。
[0015]由此可见,同一安装组件上的第一安装板、第二装板和支撑板以及挡板之间构成了导流腔,并在导流腔上下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交错的扰流板和导流板,当外部的风吹进导流腔内时会先吹在导流板上,由于导流板端部向内弯曲,将空气流导至扰流板上,由于扰流板向外侧弯曲,对部分空气流起到向外侧导流的效果,形成两股反向的空气流,并相互冲击,起到减速效果,如此往复,降低风速,设在后侧的导流管可将减速后的空气流平稳的导
入室内的通风管道内,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双层幕墙结构难以通风换气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将强风缓释减速,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流更加平稳。
[0016]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外安装槽和第一内安装槽,第二装板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二外安装槽和第二内安装槽;外层玻璃的上下两端对应卡在第二外安装槽和第一外安装槽内;内层玻璃的上下两端对应卡在第二内安装槽和第一内安装槽内。
[0017]通过将外层玻璃的上下两端对应卡在第二外安装槽和第一外安装槽内,将内层玻璃的上下两端对应卡在第二内安装槽和第一内安装槽内,从而实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限位安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0018]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的内侧表面间隔固定有水平布置的加强柱,加强柱贯穿挡板后并预埋在建筑物的墙体内
[0019]通过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的内侧表面引出加强柱,并预埋在建筑物的墙体内部,提高了对装置整体的支撑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导流腔的外端呈开口状,用于进风;导流腔的外端口设有过滤网。
[0021]通过过滤网可对进入导流腔内的外部空气流进行过滤,提高入室空气的质量,避免粉尘等颗粒物质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质量。
[0022]进一步的,过滤网外部固定有安装框,安装框四顶角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的外侧表面。
[0023]通过将过滤网固定在安装框上,并通过紧固螺丝将安装框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的外侧,使得过滤网的拆装更加方便,同时只需将紧固螺丝拧松,就可将过滤网拆下,便于在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进行清理更换。
[0024]进一步的,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脚,安装脚通过紧固螺栓分别与第一安装板下表面和第二装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5]通过紧固螺栓将安装脚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下表面和第二装板上表面,实现支撑板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的固定,支撑板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装板之间,提供牢固的支撑和连接效果,保证装置整体更加稳定,同时作为形成导流腔的侧围,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2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8]图3为本技术中的安装组件详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的导流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板结构安装示意图.。
[0031]图中:01、导流腔;1、安装组件;11、第一安装板;111、第一外安装槽;112、第一内安装槽;12、第二装板;121、第二外安装槽;122、第二内安装槽;13、支撑板;14、安装脚;15、紧固螺栓;2、外层玻璃;3、内层玻璃;4、导流板;5、扰流板;6、加强柱;7、挡板;8、导流管;9、过滤网;91、安装框;92、紧固螺丝。
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包括:
[0034]安装组件1,安装组件1沿水平和竖直阵列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安装组件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装板12和支撑板13,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装板12上下分布,支撑板13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装板12之间的两侧;
[0035]挡板7,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装板12内侧,第一安装板11、第二装板12、挡板7和两支撑板13之间的内部形成导流腔01;
[0036]导流管8,导流管8贯穿安装在挡板7上,导流管8的一端与导流腔01相通,导流管8的另一端与室内通风管道相通;
[0037]导流板4,导流板4间隔固定在第二装板12的上表面,导流板4端部向内侧弯曲;
[0038]扰流板5,扰流板5间隔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的下表面,并与导流板4错位设置,扰流板5的端部向外侧弯曲;
[0039]外层玻璃2,外层玻璃2设在上层的第二装板12和下层的第一安装板11之间;
[0040]内层玻璃3,内层玻璃3设在上层的第二装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幕墙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1),所述安装组件(1)沿水平和竖直阵列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装板(12)和支撑板(13),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装板(12)上下分布,所述支撑板(13)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装板(12)之间的两侧;挡板(7),所述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所述第二装板(12)内侧,所述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二装板(12)、所述挡板(7)和两所述支撑板(13)之间的内部形成导流腔(01);导流管(8),所述导流管(8)贯穿安装在所述挡板(7)上,所述导流管(8)的一端与所述导流腔(01)相通,所述导流管(8)的另一端与室内通风管道相通;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装板(12)的上表面,所述导流板(4)端部向内侧弯曲;扰流板(5),所述扰流板(5)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导流板(4)错位设置,所述扰流板(5)的端部向外侧弯曲;外层玻璃(2),所述外层玻璃(2)设在上层的所述第二装板(12)和下层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1)之间;内层玻璃(3),所述内层玻璃(3)设在上层的所述第二装板(12)和下层的所述第一安装板(11)之间且位于所述外层玻璃(2)的内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幕墙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子熙
申请(专利权)人:宗子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