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16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加热器包括:基板,其纵向方向沿与输送记录材料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布置;发热元件,其设置在基板中;以及电极,其配置成向发热元件给送电力;以及端子,其电连接到电极,其中通过来自加热器的热量对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在端子和电极之间设置导电的中间构件,导电的中间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层,固定有电极和中间构件的第一固定区域和固定有端子和中间构件的第二固定区域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定区域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定区域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1日、申请号“201911262426.3”、专利技术名称为“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电子照相或静电记录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打印机、复印机和具有这些设备功能的多功能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诸如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或光泽施加设备,该光泽施加设备通过重新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来提高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

技术介绍

[0003]已知将膜加热图像加热装置作为图像加热装置,诸如安装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环形带状耐热膜(也称为定影膜)、与膜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用于保持加热器的加热器保持器以及用于经由膜与加热器形成夹持部分的加压辊。在图像加热装置中,随着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在夹持部分中被加热并被传送,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由于膜加热图像加热装置的热容量较低,因此可以节省电力并且可以减少等待时间(这使得能够快速启动)。
[0004]端子加热器的基板设置有发热元件和电连接至该发热元件的电极。将用于供电的连接器连接到电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992

351877提出了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基板上的电极和连接器的端子超声波接合来提高高温环境下的给电部分(电极和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可靠性。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992

351877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使用图像加热装置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在进给部分反复产生热应力。更具体地,当加热器的基板根据基板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热膨胀时,电极也以相似的程度发生热膨胀。端子也根据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发生热膨胀。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992

351877中公开的装置中,当基板和端子的线性膨胀系数明显不同时,由于这些元件的热膨胀量的差异,在超声波接合的给电部分中会产生大的热应力。当反复产生热应力时,端子可能与基板断开连接。另外,当基板由作为所谓脆性材料的陶瓷制成并且端子是金属时,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大于陶瓷的线性膨胀系数,因此在基板和端子的热膨胀过程中会在导致陶瓷被牵拉的方向上施加力。结果,在陶瓷处可能积聚疲劳,这可能缩短基板的使用寿命。
[0007]鉴于前述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少在给电部分处反复产生的热应力并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0008]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包括:
[0009]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纵向方向是与输送记录材料的方向正
交的方向;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中;以及电极,所述电极配置成向所述发热元件给送电力;以及
[0010]端子,所述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极,
[0011]其中,
[0012]所述图像加热装置通过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量对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
[0013]在所述端子和所述电极之间设置导电的中间构件,所述导电的中间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层,
[0014]所述电极和所述中间构件彼此固定,所述端子和所述中间构件彼此固定,以及
[0015]固定有所述电极和所述中间构件的第一固定区域和固定有所述端子和所述中间构件的第二固定区域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偏移。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加热装置可以在减小的热应力下操作,并且允许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其中所述热应力由使用中间构件的端子的线性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引起。
[0017]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18]图1A和图1B是沿纵向方向截取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透视截面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
[0020]图3是沿用于输送记录材料的方向截取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截面图。
[0021]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的中央截面图。
[0022]图5A至图5E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和加热器保持器的结构。
[0023]图6A和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总体图。
[0024]图7A至图7C是示出由热膨胀引起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变形的视图。
[0025]图8A至图8C是用于示出制造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方法的视图。
[0026]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截面图。
[0027]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截面图。
[0028]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给电构造的截面图。
[0029]图12A和图1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给电构造的总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应注意,在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的组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位置布置应根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构造或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条件适当地修改,因此,以下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第一实施例
[0032]在下文中,将描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在下文中称为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3]1.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
[0034]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激光束打印机。
[0035]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记录材料进给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记录材料进给单元包括盒2和纸张进给辊3。通过纸张进给辊3从最上面的记录材料P逐页拾取装载在盒2中的记录材料P,并将该记录材料传送至由抵抗辊4和辊5形成的夹持部分。通过抵抗辊4和辊5调节记录材料P的姿态,然后将该记录材料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
[0036]图像形成单元包括:鼓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下称为感光鼓)6,其作为图像承载构件;充电器7,其对感光鼓6进行充电;显影器8,其用调色剂使感光鼓6上的潜像显影;以及清洁器9,其用于去除感光鼓6上的残留调色剂。驱动感光鼓6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充电器7使感光鼓6的圆周面均匀带电。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方(在纸面的上部部分)设置有激光扫描器10作为曝光单元,以基于图像信息通过利用激光束对带电的感光鼓6进行照射而在感光鼓6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8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由转印辊11和感光鼓6形成的转印单元12转印至记录材料P。
[0037]将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传送到作为定影单元(图像加热单元)的定影装置(图像加热装置)13。通过定影装置13对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并将其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通过排出辊对14将已经通过定影装置13的记录材料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部分中的记录材料装载单元15。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管状膜,所述管状膜在与记录材料接触的同时旋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i)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管状膜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具有纵向方向,所述纵向方向是与记录材料被输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ii)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中;以及(iii)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配置成分别向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给送电力;以及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管状膜的内部空间中,分别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其中,所述图像加热装置通过所述加热器的热量对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夹紧部分,所述第一夹紧部分用于将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束线夹紧到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史西方一志中尾健一小松崎诚人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