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313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破氰反应子系统、除铬反应子系统、酸碱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一沉淀池、过滤子系统、重金属吸附装置;破氰反应子系统和除铬反应子系统均与酸碱调节池连接,酸碱调节池与芬顿氧化池、第一沉淀池、过滤子系统和重金属吸附装置依次连接;其中,破氰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废酸调节池和第一压滤装置,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和废酸调节池均与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连接,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与第一压滤装置连接,第一压滤装置与酸碱调节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并将多种废水的处理相互结合,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括前处理废水、镀层漂洗废水、后处理废水、设备冲洗废水、刷洗地坪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疏漏而引起的跑冒滴漏所产生的废水等。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银、铜、酸铜等重金属,以及氰和其他稳定性很强的络合物、有机物、油等,毒性较强,危害较大。因此,电镀废水的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妥善处理。
[0003]电镀工业由于镀层和生产工艺的差异,电镀废水的组成也有较大差异,而现有技术中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满足不同电镀废水的处理,需要针对不同电镀废水设置不同的废水处理系统,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且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简单、处理成本较低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破氰反应子系统、除铬反应子系统、酸碱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一沉淀池、过滤子系统、重金属吸附装置;
[0006]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和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的出水口均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过滤子系统和所述重金属吸附装置依次连接;
[0007]其中,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废酸调节池和第一压滤装置,所述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和所述废酸调节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包括六价铬离子还原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二压滤装置,且所述六价铬离子还原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压滤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第二压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砂滤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和超滤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砂滤装置、所述精密过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和所述重金属吸附装置依次连接。
[0010]优选地,还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塔,所述重金属吸附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塔的入水口连接。
[0011]优选地,还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塔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中转池,所述中转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过滤子系统之
间。
[0013]优选地,还包括重金属废水调节池,所述重金属废水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口连接。
[0014]优选地,还包括酸碱回调池和絮凝池,所述酸碱回调池和所述絮凝池位于所述芬顿氧化池和所述第一沉淀池之间,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酸碱回调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第一沉淀池依次连接。
[0015]优选地,还包括加药子系统,所述加药子系统与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所述酸碱调节池和所述芬顿氧化池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加药子系统包括多个药物储罐和多个加药计量泵,多个所述药物储罐和多个所述加药计量泵分别连接。
[0017]本技术通过破氰反应子系统和除铬反应子系统分别对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除去电镀废水中含有的氰和铬,再将不含氰和铬的废水通过酸碱调节池调节酸碱度,芬顿氧化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并使螯合在有机物上的重金属离子释放出来,然后通过第一沉淀池和过滤子系统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杂质沉淀,通过重金属吸附装置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吸附,从而依次除去电镀废水中的氰、铬、有机物、杂质和重金属,使电镀废水中各向指标均达到排放要求;其中,破氰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废酸调节池和第一压滤装置,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能够对含氰废水进行初步破氰反应,然后废水调节池中储存的废酸能够在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中混合,再进行二级碱式破氰反应,提高破氰效率,并利用废酸对含氰废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简化了含氰废水和废酸的处理工艺。本技术提供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将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废酸和普通电镀废水的处理集成在同一个处理系统中,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并将多种废水的处理相互结合,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同时,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2]附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镀废水的流动方向。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破氰反应子系统、除铬反应子系统、酸碱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一沉淀池、过滤子系统、重金属吸附装置;
[0024]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和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的出水口均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
水口连接,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过滤子系统和所述重金属吸附装置依次连接;
[0025]其中,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废酸调节池和第一压滤装置,所述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和所述废酸调节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
[0026]电镀废水来源较复杂,可根据废水中含有的不同物质将电镀废水分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废酸以及重金属废水。应说明的是,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废酸和重金属废水中均含有重金属离子,除此之外,含氰废水还还有氰、含铬废水中还还有铬、废酸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酸。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破氰反应子系统和除铬反应子系统分别对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处理,分别去除两者中的氰和铬,然后将去除氰和铬后的废水与普通的重金属废水共同进入酸碱调节池中混合调节后,再进入芬顿氧化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降解,并释放出废水中与有机物螯合的各种重金属离子,然后芬顿氧化池中的废水进入第一沉淀池,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在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并通过过滤子系统对废水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最后通过重金属吸附装置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最终使电镀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破氰反应子系统、除铬反应子系统、酸碱调节池、芬顿氧化池、第一沉淀池、过滤子系统、重金属吸附装置;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和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的出水口均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过滤子系统和所述重金属吸附装置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破氰反应子系统包括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废酸调节池和第一压滤装置,所述第一碱式破氰反应池和所述废酸调节池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碱式破氰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压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铬反应子系统包括六价铬离子还原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二压滤装置,且所述六价铬离子还原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压滤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第二压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酸碱调节池的入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子系统包括砂滤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和超滤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砂滤装置、所述精密过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和所述重金属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韬王钒谢承睿蓝大蔚郑悦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诺丁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