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311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100份、阻燃剂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透明性很高的无定型热塑性塑料,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家电、电动工具、蓄电池、充电桩、笔记本电脑等行业和产品中。
[0003]近年来,电子电器设备内部塑料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因接触不良、过载、短路等导致的火灾频繁发生。基于该背景,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对阻燃性标准作了大幅强化,要求业界执行更为严格的灼热丝阻燃测试标准,即要求家用及类似电器安全标准中提出长期无人值守电器所使用塑料件的阻燃性能必须满足UL 94V

0级和750℃灼热丝接触材料30s内不起火或燃烧时间小于5s,即灼热丝引燃温度(GWIT)大于750℃。要同时满足两者要求,对阻燃PC的阻燃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4]目前用于PC改性产品的无卤阻燃剂主要有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硫系阻燃剂以及无机阻燃剂等,这些阻燃剂由于各自不同的分子结构和阻燃机理而具有不同的阻燃特点。磺酸盐阻燃剂燃烧时加快PC成炭速率,促进聚合物的分子交联,添加量少、效率高、能保持PC材料透明,但无法满足薄壁制件的阻燃要求,并且不耐水解,易出现阻燃性失效,且其成碳速度慢,使其阻燃的聚碳酸酯的GWIT较低;聚硅氧烷阻燃剂以其优异的加工性、阻燃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对环境友好而备受研究者重视,但是单独使用时薄壁阻燃效果不佳,且对灼热丝基本无改善。无卤磷酸酯阻燃剂(BDP)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通常PC中添加10wt%左右的BDP即可达到UL94 V

0级别3.0厚度。然而,BDP的加入会导致PC材料热变形温度降低,通常2wt%BDP会导致材料的热变形温度降低约5℃。此外,BDP过多的加入会导致PC材料的冲击性能降低,且灼热丝阻燃性能降低。磷腈类阻燃剂具有优异的阻燃和耐热优点,但添加量较大,加入后影响材料的整体熔体强度,甚至会降低灼热丝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适合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中。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100份、阻燃剂0.1

8份、抗氧剂0.3

1份、红色色粉0.05

0.5份;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类阻燃剂和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复配物;所述红色色粉为氧化铁红、单偶氮红、喹吖啶酮品红、偶氮缩合红中的至少一种。
[0008]磺酸盐类阻燃剂可以催化聚碳酸酯降解迅速成炭,从而阻止材料继续燃烧;磷腈
类阻燃剂可产生大量气体带走热量,且可在灼热丝四周迅速成炭、附着在灼热丝上,阻止材料继续燃烧;电动工具等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常为红色,需要添加红色色粉进行着色,但由于分散剂与阻燃剂的拮抗作用,会导致阻燃及冲击性能恶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当磷腈类阻燃剂为六苯氧基环三磷腈时,与磺酸盐类阻燃剂以及上述红色色料复配可以共同改善所述聚碳酸酯材料的综合性能,克服红色色料会对阻燃性产生影响的问题,仅需添加少量阻燃剂即可满足电子电器领域的阻燃要求。常用阻燃剂如双酚A

双(二苯基磷酸酯)和六氯环三磷腈等本身易水解,产物会影响聚碳酸酯材料的透明性;此外,它们也易与红色色粉中的碱性基团发生反应,产生不透明产物,进一步降低透明性。
[0009]优选地,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100份、阻燃剂3

6份、抗氧剂0.4

0.7份、红色色粉0.1

0.3份。当各成分的用量符合上述限定时,阻燃聚碳酸酯兼具良好的阻燃性能、抗冲剂性能和耐热性。
[0010]优选地,所述磺酸盐类阻燃剂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质量比为1:(30~91),进一步优选为1:(40~80)。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可在气相和凝聚相两种状态下进行阻燃,促进聚碳酸酯成碳,形成膨胀型碳层,并通过隔热隔氧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能,磺酸盐类阻燃剂可增加成碳量,提高阻隔效率。通过控制两者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内可保证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和较高的冲击性能。
[0011]优选地,所述磺酸盐类阻燃剂为全氟丁烷磺酸盐、3

苯磺酰基苯磺酸钾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全氟丁烷磺酸盐;所述红色色粉为氧化铁红,氧化铁红分散在树脂分子的间隙中,由于微界面分离产生空穴,隔绝空气,减少可燃气体,同时局部催化作用降低PC的熔体强度,减少与电热丝接触时间,从而提高GWIT。
[0012]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如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等、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如抗氧剂168等、芳香胺类抗氧剂如抗氧剂HP

136等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抗氧剂可稳定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性能,降低可燃物含量,提高GWIT。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芳香胺类抗氧剂的复配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5):1,进一步优选为(2~3):1,选用所述抗氧剂可以进一步改善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阻燃性能。
[0014]优选地,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还含有助剂0.1

2份,所述助剂为增塑剂、稳定剂、抗滴落剂、润滑剂、脱模剂、填料、抗静电剂、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助剂为增塑剂,所述增塑剂为硅油。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体系,添加硅油可改善各阻燃剂、红色色料、聚碳酸酯之间的分散性、相容性,提高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综合性能。
[0015]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70~290℃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中的应用,可用于制备连接器、接触开关、电机和断路器壳体等需要具有较好透明度以及高灼热丝引燃温度(GWIT大于750℃)、耐水解性能好的红色电动工具或电器部件中。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阻燃剂的种类进行选择,使得所述阻燃剂可与红色色料共同作用,改善聚碳酸酯材料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可用于制备电子电器设备内
部的塑料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材料如下:
[0021]聚碳酸酯:PC 1300

10NP,LG化学;
[0022]磺酸盐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100份、阻燃剂0.1

8份、抗氧剂0.3

1份、红色色粉0.05

0.5份;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类阻燃剂和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复配物;所述红色色粉为氧化铁红、单偶氮红、喹吖啶酮品红、偶氮缩合红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100份、阻燃剂3

6份、抗氧剂0.4

0.7份、红色色粉0.1

0.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类阻燃剂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质量比为1:(30~91)。4.如权利要求3所述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类阻燃剂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文陈平绪叶南飚沈晨光彭民乐艾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