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11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及真空泵,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第一本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隔板上形成有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一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吸气口;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二本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均与第二气体通道连通;第二气体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第四气体通道与第四腔室连通;第三气体通道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本申请旨在通过改善定子的排气通道布局以达到提高真空泵排气量和排气效率的目的。到提高真空泵排气量和排气效率的目的。到提高真空泵排气量和排气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及真空泵


[0001]本申请涉及真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及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包括转子和定子。通过转子在定子的腔室内的旋转,来实现对泵内气体的压缩。定子限定出排气通道。在多级爪式真空泵中,排气通道设置为爪式排气路径。两泵级之间通常仅设置有一条排气路径,真空泵在排气量和排气率上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及真空泵,旨在通过改善定子的排气通道布局以达到提高真空泵排气量和排气效率的目的。
[0004]本申请提出一种定子,包括:
[000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与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0006]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二隔板具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和所述第四气体通道均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
[0007]其中,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共同形成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形成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入气端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第四腔室,且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本体限定出第五腔室;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五气体通道,所述第五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三隔板上还设有第六气体通道,所述第六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隔板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限定出第六腔室;所述第四隔板上设置有第七气体通道,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六腔室连通;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连接,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六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六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形成第三压缩腔。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所述第五隔板和所述第六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以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为至少三个第一气体流动腔室;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七隔板和第八隔板,所述第七隔板和所述第八隔板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内,以将所述第四腔室分隔为至少三个第二气体流动腔室;其中,所述第七隔板与所述第五隔板连接,所述第八隔板与所述第六隔板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动腔室与所述第二气体流动腔室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压缩腔形成至少三个级间压缩腔。
[0012]可选地,在所述定子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七隔板、所述第八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依次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七隔板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位于所述第七隔板和所述第五隔板两侧的两个级间压缩腔。
[0013]可选地,所述第六隔板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位于所述第六隔板和所述第八隔板两侧的两个级间压缩腔。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八气体通道,所述第八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八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设有第九气体通道,所述第九气体通道还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八气体通道均连通;所述第九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
[0016]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真空泵,包括:
[0017]如前所述的定子;
[0018]第一转子,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内可转动;
[0019]第二转子,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压缩腔内可转动,并与所述第一转子配合,以从所述吸气口吸气;
[0020]第三转子,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可转动;
[0021]第四转子,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压缩腔内可转动,并与所述第三转配配合,以在不同时刻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和所述第四气体通道形成的第一气体流道将所述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吸入所述第二压缩腔内,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形成的第二气体流道将所述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吸入所述第二压缩腔内。
[00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流经过吸气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共同形成的第一压缩腔后;由于第二气体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因而气流会进入到第二气体通道内。进入到第二气体通道内的气流在真空泵内转子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到第三气体通道内(这部分气流为β气流),另一部分进入到第四气体通道内(这部分气流为α气流)。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α气流直接被排出至第二压缩腔内(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内)。而β气流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会沿着第三气体通道进入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气体通道内,然后再被排放至(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子在转动一圈时,会有两股气流不同时刻通过不同的流动通道被排放至下一压缩腔内,因而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转子每转动一圈就有两次排气,提高了排气量和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子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子的第一壳体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中A

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子的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定子的第二壳体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图6中B

B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0031]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子的一视角下的平面示意图;
[0032]图9是图8中C

C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0033]图10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定子的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列表
[0035][0036]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二隔板具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和所述第四气体通道均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四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共同形成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形成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入气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第四腔室,且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本体限定出第五腔室;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五气体通道,所述第五气体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五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上还设有第六气体通道,所述第六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隔板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限定出第六腔室;所述第四隔板上设置有第七气体通道,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六腔室连通;所述第四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连接,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六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六腔室和所述第五腔室形成第三压缩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民刘建伟张风港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