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05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包括机架、原料辊、收卷辊和多个拉直辊,机架靠近收卷辊的位置上设置有切割组件,偏光片从原料辊依次绕过原料辊和多个拉直辊,经切割组件修边后缠绕于收卷辊上,机架两侧的架体上均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机架的架体上并滑移连接的滑杆以及与滑杆靠近偏光片的一端连接的U形板,两个相对的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架同侧的多个滑杆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驱动组件的调节,使得两侧的U形板配合并增强了偏光片在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被切割组件修边后的偏光片宽度保持一致。件修边后的偏光片宽度保持一致。件修边后的偏光片宽度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偏光片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3D眼镜就是运用了这种原理。在偏光片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将成卷的偏光片切成所需的形状及大小,一般需要用到自动裁切机。
[0003]在公开号为CN21263937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偏光片RTS自动裁切机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原料辊、引料辊和若干拉直辊,原料辊上绕卷有偏光片,偏光片从原料辊依次绕卷经过引料辊和各拉直辊并最终到达裁切机的切割刀片处,裁切机的末端设有用于驱动偏光片运动的收卷辊,引料辊和原料辊之间设置有纠偏装置,纠偏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偏光片偏移程度的检测组件和用于调整原料辊位置的调整组件,检测组件和调整组件之间电连接且检测组件将偏光片的偏移程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调整组件处,检测组件位于原料辊和引料辊之间。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机架上转动安装若干个拉直辊,偏光片从原料辊依次绕卷经过引料辊和各拉直辊并最终到达裁切机的切割刀片处,在此过程中,偏光片容易沿拉直辊的轴向发生偏移,从而使得被切割刀片修边的偏光片宽度不一,因此需要进行相应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原料辊、拉直辊和收卷辊,所述原料辊和收卷辊分别位于机架两端,所述拉直辊设有多个且上下交替设置,所述机架靠近收卷辊的位置上设置有切割组件,偏光片从原料辊依次绕过原料辊和多个拉直辊,经所述切割组件修边后缠绕于收卷辊上,所述机架两侧的架体上均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机架的架体上并滑移连接的滑杆以及与滑杆靠近偏光片的一端连接的U形板,两个相对的所述U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架同侧的多个滑杆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的驱动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U形板连接的滑杆穿过机架的架体并滑移连接,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组件即可控制机架同侧的多个滑杆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直至两侧的U形板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以此对偏光片进行限位,增强了偏光片在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被切割组件修边后的偏光片宽度保持一致。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机架架体同侧的多个滑杆上表面共同固定的连接杆、与连接杆底面固定的活动块以及贯穿设置于活动块上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0009]所述螺纹杆贯穿机架的架体并与机架的架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机架的架体固定的固定板、转动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竖杆、与竖杆上端固定的主动锥齿轮、与螺纹杆端部固定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以及与主动锥齿轮顶部固定的摇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驱动组件驱使多个滑杆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摇把转动主动锥齿轮,以此使得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以及与从动锥齿轮固定的竖杆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活动块螺纹连接,多个滑杆顶部均与连接杆固定,且连接杆底部与活动块固定,以此使得活动块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多个滑杆以及多个U形板均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直至两侧的U形板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时,停止转动摇把即可。
[0011]进一步的,所述U形板两侧的板体之间转动安装有多个引导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引导辊的设置,使得偏光片两侧与U形板之间由滑动连接变成滚动连接,有利于减小对偏光片的损伤。
[0013]进一步的,所述U形板远离偏光片一侧的侧壁固定有螺纹连接轴,所述滑杆靠近偏光片的一端与螺纹连接轴螺纹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轴的设置,使得U形板能够自由转动,以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U形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U形板能够对倾斜的偏光片进行限位。
[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远离竖杆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避免了活动块从螺纹杆远离偏光片的一端脱离的情况。
[0017]进一步的,所述竖杆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于竖杆上并与竖杆螺纹连接的定位螺帽以及套设于竖杆上的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位于固定板与定位螺帽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增强限位组件对偏光片的限位效果,工作人员只需拧紧定位螺帽,使得定位螺帽与固定板配合并抵紧橡胶垫片,从而限制了竖杆的转动,提高了U形板对偏光片的限位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机架的架体上并间隙配合的螺杆、贯穿设置于机架的架体上并滑移连接的导向杆、与螺杆靠近偏光片的一端及导向杆靠近偏光片的一端共同固定的切割刀片,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两个紧固螺帽,两个所述紧固螺帽分别位于机架的架体两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宽度的偏光片,工作人员只需拧松两个紧固螺帽,随后通过导向杆拉动切割刀片,使得两侧的切割刀片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宽度的偏光片修边需求时,重新拧紧两个紧固螺帽即可。在偏光片前进的过程中,切割刀片对偏光片进行修边工作。
[002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架体上固定有下电机和上电机,所述下电机的输出轴与原料辊的中心轴固定,所述上电机的输出轴与收卷辊的中心轴固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电机为原料辊的转动提供动力,上电机为收卷辊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得偏光片原料逐渐从原料辊上放下,经过切割修边后逐渐缠绕于收卷辊上。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申请中,通过驱动组件的调节,使得两侧的U形板配合并增强了偏光片在前进
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被切割组件修边后的偏光片宽度保持一致;
[0025]2、本申请中,使用驱动组件驱使多个滑杆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摇把转动主动锥齿轮,以此使得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以及与从动锥齿轮固定的竖杆转动,使得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活动块螺纹连接,多个滑杆顶部均与连接杆固定,且连接杆底部与活动块固定,以此使得活动块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多个滑杆以及多个U形板均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直至两侧的U形板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时,停止转动摇把即可;
[0026]3、本申请中,螺纹连接轴的设置,使得U形板能够自由转动,以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U形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U形板能够对倾斜的偏光片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两侧的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原料辊(11)、拉直辊(12)和收卷辊(13),所述原料辊(11)和收卷辊(13)分别位于机架(1)两端,所述拉直辊(12)设有多个且上下交替设置,所述机架(1)靠近收卷辊(13)的位置上设置有切割组件(2),偏光片从原料辊(11)依次绕过原料辊(11)和多个拉直辊(12),经所述切割组件(2)修边后缠绕于收卷辊(13)上,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两侧的架体上均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贯穿设置于机架(1)的架体上并滑移连接的滑杆(51)以及与滑杆(51)靠近偏光片的一端连接的U形板(52),两个相对的所述U形板(5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偏光片两侧抵接,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机架(1)同侧的多个滑杆(51)朝向靠近或远离偏光片的一侧运动的驱动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光片修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与机架(1)架体同侧的多个滑杆(51)上表面共同固定的连接杆(31)、与连接杆(31)底面固定的活动块(32)以及贯穿设置于活动块(32)上并与活动块(3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33);所述螺纹杆(33)贯穿机架(1)的架体并与机架(1)的架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与机架(1)的架体固定的固定板(34)、转动安装于固定板(34)上的竖杆(35)、与竖杆(35)上端固定的主动锥齿轮(36)、与螺纹杆(33)端部固定并与主动锥齿轮(36)啮合的从动锥齿轮(37)以及与主动锥齿轮(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万富斌曾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运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