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板壳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305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申请涉及一种,属于板材技术领域。阻燃板壳包括增强层和中心层,一组增强层包含两层增强层,增强层的材质为纤维和添加了阻燃剂的树脂;中心层,位于一组增强层之间。本申请提供的阻燃板壳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适应多变的服役环境,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燃板壳及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板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燃板壳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无线通信发展百余年后的今天,特别过去十年中,无线电技术迅猛发展,频率迅速增长,5G标准达到39GHz,5.5G其主要覆盖范围在10

35GHz之间,第六代移动通信(6G)将大面积利用太赫兹频段进行研发使用,我们的制造能力和材料专业知识使我们能够为更高的频率做准备,通信领域500mhz至5ghz频段资源已日趋稀缺,未来量子通信技术虽值得憧憬,但目前仍有些遥不可及。而太赫兹这一曾被“遗忘”的波段,集成了微波通信与光通信的优点,具有传输速率高、容量大、方向性强、安全性高及穿透性好等诸多特性,在通信应用上的前景诱人,已成为各国挖掘开发的热点。太赫兹的频段比现有微波通信要高出l至4个数量级,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承载更大的信息量,轻松解决目前信息传输受制于带宽的问题,满足大数据传输速率的通信要求。而且,太赫兹波束更窄,具有极高的方向性、更好的保密性、较强抗干扰和云雾及伪装物穿透能力。为了加快推动5.5G、6G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提升5.5G、6G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优异的通信用复合材料在天线、智能反射表面、波束赋形的超表面基站以及信息直接调制超表面基站四大领域的应用,为5.5G、6G通信网络提供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一方面复合材料可以为5.5G、6G赋能,另一方面也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市场打开了想象空间。通信用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复合材料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化学、光电子学、材料科学、半导体科学以及装备制造等,是全球最前沿、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研究课题。通信用复合材料作为太赫兹天线系统的关键透波材料,对基站板壳材料与结构有着极高的要求,既需要满足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与损耗因子,罩体结构还要设计优化来实现电磁波在超宽频范围内高效传输。
[0003]现有的基站的板壳存在抗冲击性能较差的缺点,容易受到服役环境的影响,使用寿命较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阻燃板壳及制备方法,能够制造一种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能、较高的抗冲击性能、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模量、极高的阻燃性能,还兼具有透波性能的阻燃板壳,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燃板壳,包括增强层和中心层,一组增强层包含两层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材质为纤维和添加了阻燃剂的树脂;中心层,位于所述一组增强层之间。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增强层的材质中的纤维使阻燃板壳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波性能,树脂使阻燃板壳能够具有较好的模量,加入阻燃剂使阻燃板壳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中心层增加阻燃壳体的整体的厚度和强度,使阻燃板壳能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能够适应多变的服役环境。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层的材质为PET聚酯棉或PET泡沫。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PET聚酯棉和PET泡沫的重量较轻,降低阻燃板壳的整体重量,便于拆账和运输;PET聚酯棉和PET泡沫为多孔结构,缓冲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模量,使阻燃板壳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PET聚酯棉和PET泡沫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使阻燃板壳能够长时间经受复杂的服役环境,使用寿命较长。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粘接膜,所述粘接膜位于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之间,所述粘接膜用于连接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
[001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粘接膜用于连接增强层与中心层,使阻燃板壳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提升增强层与中心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膜的材质为PP树脂或PP和PET粘接树脂。
[001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PP树脂或PP和PET粘接树脂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能,能够适应复杂的服役环境;当增强层的材质与中心层的材质之间的粘连效果较差时,PP和PET粘接树脂能够同时粘连增强层与中心层,使二者紧密连接;PP树脂或PP和PET粘接树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从而提升阻燃板壳的抗冲击性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膜的数量可以为两层,两层所述粘接膜分别位于两层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之间。
[001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中心层的两侧分别通过两层粘接膜与两层增强层连接,使中心层的两个表面与两层增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增强层背离所述中心层的一侧。
[001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保护膜包覆阻燃板壳的外表面,阻隔外界的阳光等自然光照射阻燃板壳,降低服役环境对阻燃板壳的影响。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第一方面的阻燃板壳,包括以下步骤:
[0018]S0:将构成所述阻燃板壳的多个层皮依次堆叠铺设;
[0019]S1:对所述阻燃板壳加热模压后冷却以定型;
[0020]S2:剪切所述阻燃板壳的边缘;
[0021]S3:在所述阻燃板壳上打孔。
[002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制备阻燃板壳时,按设计要求将所属各材料提前备好,将所需皮层按照制备要求放入到加热模具,经过加热冷却定型后,取出阻燃板壳,经过裁剪、修边、打孔等后处理最终制得产品。该加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成品率高。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阻燃板壳的局部区域需要加厚时,在S0之后还包括S4:对所述多个层皮进行热压使其复合为所述阻燃板壳。
[002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多个层皮热压复合为较大的阻燃板壳,便于后继裁剪。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4之后还包括S5:对所述阻燃板壳进行裁剪。
[002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较大的阻燃板壳进行裁剪,使其能够被放入加热
模具中。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5之后还包括S6:在所述阻燃板壳的局部铺设层皮。
[002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被铺设了层皮的阻燃板壳的局部区域在后继的模压后的厚度大于阻燃板壳的其他区域,适配基站的板壳的生产需求。
[0029]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阻燃板壳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阻燃板壳的剖视图
[0033]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板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增强层,包含两层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材质为纤维和添加了阻燃剂的树脂;中心层,位于所述一组增强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板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层的材质为PET聚酯棉或PET泡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板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膜,所述粘接膜位于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之间,所述粘接膜用于连接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板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膜的材质为PP树脂或PP和PET粘接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燃板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膜的数量可以为两层,两层所述粘接膜分别位于两层所述增强层与所述中心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板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