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75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端等距设有若干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移动端均与平台面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四角均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下端设有内凹槽,所述底座对应所述螺纹柱的位置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卡设在所述内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多个高度的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多个高度的施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实现多个高度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高处施工时,为了施工方便,经常需要用到作业平台。现有的建筑墙体施工用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高度是固定的,无法根据施工需求进行调整,对不同高度进行施工时需要搭建不同的作业平台,降低了施工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748134A的中国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施工用安全型施工作业平台,通过伸缩机构能够完成对作业平台高度的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但是该技术只能在同一时间实现对同一高度的施工,无法同时实现不同高度的施工,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可同时实现多个高度的施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若干平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脚(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若干平台面(7),所述平台面(7)下端设有控制其上下移动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由液压气缸(11)、液压泵和原液箱组成,所述液压气缸(11)下端均与所述移动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气缸(11)的移动端与平台面(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四角均通过螺纹连接贯穿设有螺纹柱(4),所述螺纹柱(4)下端设有内凹槽(402),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螺纹柱(4)的位置设有电机槽(102),所述电机槽(102)内固定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卡设在所述内凹槽(4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4)上端固定设有端板(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4)外下端套设有卡圈(8),所述卡圈(8)通过螺栓螺母(801)穿过卡圈(8)、螺纹柱(4)和电机(9)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柱(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面(7)上端四角均固定设有支撑柱(701),位于所述平台面(7)前后两侧的所述支撑柱(701)与支撑柱(701)之间固定设有若干横杆(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多种高度建筑施工的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平台面(7)左右两侧的支撑柱(701)与支撑柱(701)之间设有若干固定绳(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显国陈聪倪晓乐杨永涛林敏达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鹿城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