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75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涉及控制球阀技术领域,包括球阀承托机构,其包括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顶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竖板,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内部的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安装通孔,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开设的安装通孔内部穿设有球阀本体,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内部安装有多组延伸到安装通孔内腔的侧向压合结构,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开设的安装通孔内腔顶部位置固定有上压合结构;支撑机构,其包括第一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设置有多组。本申请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通过侧向压合结构夹持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同时启动多组上压合结构压合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球阀本体。球阀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控制球阀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306485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密封球阀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座、位于该安装底座顶部的U形承载板和球阀本体,所述安装底座正上方设置有U形承载板,所述球阀本体置于该U形承载板顶端面,所述球阀本体通过法兰盘连接,该球阀本体顶端面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U形承载板两侧立板一侧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两组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分别与球阀本体的两侧端口外壁卡接,且所述U形承载板两侧面分别通过两组六角螺栓与两组端口外壁连接,所述U形承载板的两侧内壁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
[0003]该密封球阀固定装置虽然增加支撑结构便于球阀本体的安装,但是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使用,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公开号为CN21306485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包括,
[0007]球阀承托机构,其包括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顶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竖板,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内部的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安装通孔,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开设的安装通孔内部穿设有球阀本体,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内部安装有多组延伸到安装通孔内腔的侧向压合结构,两组所述安装竖板开设的安装通孔内腔顶部位置固定有上压合结构;
[0008]支撑机构,其包括第一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的底部位置与安装平板的顶壁相固定,多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的顶端位置均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横向支撑组件,多组所述横向支撑组件顶壁均与球阀本体的底壁相接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在侧向压合结构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夹持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同时启动多组上压合结构压合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在第一竖向支撑组件和横向支撑组件的作用下,可以支撑球阀本体的重量。
[0010]可选的,所述上压合结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安装框均固定在安装通孔的内腔顶部位置,多组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底部位置均固定有气缸,多组所述气缸竖向输出轴的端部均贯穿安装框底壁并固定有第一上压板,所述第一上压板的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一防滑垫。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启动多组气缸带动第一上压板和第一防滑垫同步移动并压合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
[0012]可选的,所述上压合结构还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固定镶嵌在安装竖板的顶部位置,所述螺纹管内腔螺纹穿设有贯穿螺纹管并延伸到安装通孔内腔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上压板,所述第二上压板的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二防滑垫,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位置固定有转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住转手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并逐渐下移,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上压板和第二防滑垫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压合球阀本体的端部,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
[0014]可选的,所述侧向压合结构包括横向管,所述横向管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横向管固定镶嵌在安装竖板的内部,多组所述横向管的内腔均固定有第一弹簧,多组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均固定有贯穿横向管外壁并延伸到安装通孔内腔的横向杆,多组所述横向杆的端部固定有多组竖向夹持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球阀本体时,只需向外侧推动两组竖向夹持板压缩第一弹簧产生弹性形变,接着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然后松开竖向夹持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带动横向杆和竖向夹持板同步移动并夹持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安装平板的顶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竖向支撑管,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管顶端位置固定有贯穿第二弹簧顶壁的第一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顶端位置通过铰接轴与横向支撑组件转动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一竖向支撑杆的顶端位置,所述横向支撑板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第三防滑垫。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后,此时球阀本体的底壁与第三防滑垫彼此贴合并带动横向支撑板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在球阀本体的重力作用下自动带动第一竖向支撑杆在第二弹簧的内腔中同步向下移动,在第二弹簧的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竖向支撑管收缩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支撑球阀本体的重量。
[0019]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竖向支撑组件,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组件均固定在安装平板的顶壁上,多组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组件的顶部位置固定有套设在安装竖板外部的管件放置组件。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二竖向支撑管,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管固定在安装平板的顶壁上,所述第二竖向支撑管的内腔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位置固定有贯穿第二竖向支撑管顶壁并与管件放置组件相固定的第二竖向支撑杆。
[0021]可选的,所述管件放置组件包括限位管,所述限位管活动套设在安装竖板的外壁上,所述限位管的外壁固定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底壁与第二竖向支撑杆的顶壁相固定,所述横向连接板远离限位管的一端固定有承托竖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管道自上而下放置在承托竖板的内腔中,在连接管道的重量作用下带动承托竖板向下移动,在承托竖板的作用下带动横向连接板和限位管同步移动进而使得限位管在安装竖板的外壁上同步上下移动,在横向连接板的作用下带动
第二竖向支撑杆在第二竖向支撑管的内腔中同步移动并且带动第三弹簧收缩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辅助支撑连接管道。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第一、向外侧推动两组竖向夹持板压缩第一弹簧产生弹性形变,接着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然后松开竖向夹持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带动横向杆和竖向夹持板同步移动并夹持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同时启动多组气缸带动第一上压板和第一防滑垫同步移动并压合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进而可以稳定安装固定不同规格的球阀本体;
[0025]第二、向外侧推动两组竖向夹持板压缩第一弹簧产生弹性形变,接着将球阀本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安装通孔,然后松开竖向夹持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带动横向杆和竖向夹持板同步移动并夹持球阀本体的端部位置,握住转手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并逐渐下移,在螺纹杆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阀承托机构(100),其包括安装平板(101),所述安装平板(101)顶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竖板(102),两组所述安装竖板(102)内部的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安装通孔(1021),两组所述安装竖板(102)开设的安装通孔(1021)内部穿设有球阀本体(104),两组所述安装竖板(102)内部安装有多组延伸到安装通孔(1021)内腔的侧向压合结构(105),两组所述安装竖板(102)开设的安装通孔(1021)内腔顶部位置固定有上压合结构(103);支撑机构(200),其包括第一竖向支撑组件(201),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20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201)的底部位置与安装平板(101)的顶壁相固定,多组所述第一竖向支撑组件(201)的顶端位置均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横向支撑组件(202),多组所述横向支撑组件(202)顶壁均与球阀本体(104)的底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合结构(103)包括安装框(1031a),所述安装框(1031a)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安装框(1031a)均固定在安装通孔(1021)的内腔顶部位置,多组所述安装框(1031a)的内腔底部位置均固定有气缸(1032a),多组所述气缸(1032a)竖向输出轴的端部均贯穿安装框(1031a)底壁并固定有第一上压板(1033a),所述第一上压板(1033a)的底壁位置固定有第一防滑垫(1034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球阀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合结构(103)还包括螺纹管(1031b),所述螺纹管(1031b)固定镶嵌在安装竖板(102)的顶部位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义鑫孙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进典控制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