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偶联核酸药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267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偶联小核酸药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偶联核酸药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偶联核酸药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体偶联寡核苷酸技术是利用偶联反应将抗体与寡核苷酸连结,并构建成具有目标靶向性的偶联物。寡核苷酸本身不具备靶向性,在人体血液系统中循环时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因此抗体

寡核苷酸的偶联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寡核苷酸在体内的稳定性与利用率。根据疾病相关目标细胞的特异性,抗体可将寡核苷酸高效并安全地递送到达。
[0003]抗体偶联寡核苷酸常用四种偶联技术:电荷相互作用、Avidin/Streptavidin

Biotin偶联、直接偶联和核酸双链杂交。电荷相互作用是将负电荷的寡核苷酸主链(抗体或抗体片段)与带正电荷的鱼精蛋白构建成融合蛋白(抗体偶联寡核苷酸antibody

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AOC)。该偶联技术的优点为操作简单,灵活,且多阳离子复合物可充当溶酶体逃逸剂使寡核苷酸进入细胞。Avidin/Streptavidin

Biotin偶联技术是将硫醇修饰的DNA与马来酰亚胺激活的链霉亲和素产生化学连结,构建出链霉亲和素

DNA,从而将各类生物素化蛋白通过非共价连接。Avidin/Streptavidin

Biotin是1984年第一个用于AOC研发的偶联技术,主要应用于免疫检测方向的开发。直接偶联技术类似于ADC药物偶联,抗体中的赖氨酸、半胱氨酸或工程氨基酸与添加了基团的寡核苷酸直接偶联。该技术优势在于连接子更小,更稳定。核酸双链杂交偶联技术为抗体偶联单条单链寡核苷酸,互补链则采用杂交偶联,从而构建成双链AOC。该偶联技术主要用于体外诊断领域。
[0004]目前现有的抗体偶联技术均囿于抗体自身的活性位点数量,载带siRNA数量有限,在药物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离子相互作用可逆且不稳定,因此利用电荷相互作用制备的药物具有脱靶风险和副作用,同时也难以确定核酸

抗体比(OAR)。链霉亲和素的耳毒性限制了
[0005]Avidin/Streptavidin

Biotin偶联技术的成药性,在部分药物临床实验证明了链霉亲和素的免疫原性和生物素的非靶向性结合特点,基于此类风险,直接连接生物素化抗体与寡核苷酸的策略目前仍未在上市药物中使用。直接偶联技术中不含溶酶体逃逸剂,因此寡核苷酸可能会从溶酶体中缓慢逃逸,从而降低AOC的活性。核酸双链杂交偶联技术是将一个连接子

有效载荷连接到一个寡核苷酸上,该技术成本过高,在药物研发领域,工艺开发难度大。此外,现有的siRNA递送也存在局限性。例如GalNac偶联技术主要针对小核酸的肝脏递送,对肝外递送则不适用;LNP技术也主要针对肝脏递送,并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无毒害作用、具有较高靶向性,且能有效提高OAR的抗体

核酸复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偶联核酸药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

核酸复合物加强了偶联技术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载药率(OAR),提升对于靶向基因的敲低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包括抗体、核酸链组装结构和小核酸分子;
[0008]其中,所述抗体为特异性抗体,能够靶向细胞表面抗原;
[0009]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不少于一条的单链DNA;
[0010]所述小核酸分子包括但不限于靶向疾病基因治疗靶点的siRNA、miRNA或ASO。其可以为生物体表达或人工构建合成的小核酸,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1条RL链,所述RL链为单链DNA,其末端连接有La片段;
[0012]所述小分子核酸的数量为≥1的整数,每个小分子核酸的末端皆连接有L

片段,所述L

片段为单链DNA;
[0013]所述RL链与L

片段部分互补或完全互补;
[0014]所述抗体通过化学连接方式连接有La片段。
[0015]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L链的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所述RL链与L

片段互补配对的长度为10~30bp;
[0016]所述La片段的长度为10~30nt。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1条RL链和n条Ln链,n为≥0的整数;
[0018]所述RL链或Ln链为单链DNA,所述RL链的末端连接有La片段;
[0019]所述小分子核酸的数量为≥1的整数,每个小分子核酸的末端皆连接有Ln

片段,所述Ln

片段与Ln链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
[0020]所述抗体通过化学连接方式连接有La片段。
[0021]具体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链的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且所述RL链与Ln链互补的片段长度为10~30bp,
[0022]每条Ln链与1个小分子核酸连接,Ln链与Ln

片段互补片段长度为10~30bp;
[0023]所述La片段的长度为10~30nt。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物中,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用于连接抗体和siRNA,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分支状结构或多面体结构。如图1所示,抗体与单链DNA序列L0的5

或3

端的序列通过La片段连接形成抗体

La

(L0)

(L1)

(L2)

(L3),siRNA等小核酸分子通过自身5

或3

端的序列L0

、L1

、L2

、L3

分别与单链DNA序列的L0、L1、L2、L3互补配对形成抗体

La

单链DNA

互补链

小核酸复合物。
[0025]其中,所述La片段是任意核苷酸序列,其可以是重复序列或不重复序列,其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优选长度为10~30个核苷酸,互补序列的长度为10~30个核苷酸,优选15~30个核苷酸,更优选20~30个核苷酸。具体的,所述La片段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优选长度为10~30个核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核酸链组装结构连接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抗体、核酸链组装结构和小核酸分子;所述抗体为靶向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不少于1条的单链DNA;所述小核酸分子为靶向疾病基因治疗靶点的siRNA、miRNA或AS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1条RL链,所述RL链为单链DNA,其末端连接有La片段;所述小分子核酸的数量为≥1的整数,每个小分子核酸的末端皆连接有L

片段,所述L

片段为单链DNA;所述RL链与L

片段部分互补或完全互补,组装成分枝状DNA结构;所述抗体连接有La片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L链的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所述RL链与L

片段互补配对的长度为10~30b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链组装结构包括1条RL链和n条Ln链,n为≥0的整数;所述RL链或Ln链为单链DNA,所述RL链的末端连接有La片段;所述RL链与Ln链序列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组装成分枝状或多面体DNA结构;所述小分子核酸的数量为≥1的整数,每个小分子核酸的末端皆连接有Ln

片段,所述Ln

片段与Ln链完全互补或部分互补;所述抗体连接有La片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L链的序列与人转录组无同源性,且所述RL链与Ln链互补的片段长度为10~30bp;每条Ln链与1个小分子核酸连接,Ln链与Ln

片段互补片段长度为10~30bp;所述La片段的长度为10

30nt。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L链的核酸序列为TTATCGGCGCCAACCGCCGA

(CTACATTGTAGGTTCCACTGGTTGCTAA)4或TTATCGGCGCCAACCGCCGA

(AACAACAACAACAACTTT)4;其中La片段位于RL链末端,所述La片段与抗体的化学连接linker选自DBCO

N3、SMCC、SPDP、TCO/Tetrazine或HyNic/4FB;所述Ln链的核酸序列为CTACATTGTAGGTTCCACTGGTTGCTAA或AACAACAACAACAACTTT。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表面抗原包括HER2、TROP2、EGFR、CD22、CD30、CD33、CD79b、CD71、BCMA、Nectin

4、CEA、HBSAG、SCC、TPA和/或MARA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

小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疾病基因治疗靶点中的疾病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胃癌、食管癌、涎腺肿瘤、肾癌、肺癌、胆管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神经胶质肉瘤、淋巴瘤、骨髓瘤、黑色素瘤、睾丸肿瘤、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囊性纤维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青光眼、干眼病、过敏性结膜炎、色素性视网膜炎、急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成人急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娜邹佳佳赵泽坤史权威鲍印沈思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君全智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