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52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6
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包括中间对应的测力平台、外部对应的固定平台和两者之间的四个测量支链。所述的测力平台中心有大直径通孔,可外接加载帽进行定位安装,并通过测力平台上面对称布置的四个力加载孔进行固定。在测力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固结有四个力测量支链,以测力平台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呈正十字布置。四个力测量支链通过固定平台和测力平台的装配组合后,可以实现两平一扭的平面三维力/力矩分量测量目的。通过改变测量支链上称重传感器的型号,可以改变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力矩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可实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力/力矩分量信息,是一类重要的传感器,广泛用于工业和医疗机器人、航空航天、汽车等测试领域。现有的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大多集中于感知全维力分量信息的六维力传感器,而在一些特定场合,需要感知的力/力矩信息维度通常低于六维,当六维力传感器用于低维力/力矩感知时,将造成功能和测量通道冗余。市面上的多维力传感器多为一体式结构,加工难度大,使用成本不易控制。单维力传感器经过测力平台和固定平台装配后,可以达到测量多维的效果,并且使用成本相较于一体式结构具有显著优势。
[0003]三维力/力矩传感器是低维力传感器应用较多的一种类型。比如中国专利CN216349288U提供一种拆装十分简单方便,不仅可以横向固定,还可以纵向固定,灵活性强的三维力传感器。中国专利CN108225622A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维间耦合小的四个方梁十字正交的三维力传感器。中国专利CN114112158A提供了一种约束并联式三维力/力矩传感器。上述传感器虽可以有效检测三维力/力矩载荷,但是在期望的平面三维力/力矩检测上达不到要求,且无法兼顾拆装和使用成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包括中间对应的测力平台、外部对应的固定平台和两者之间的四个力测量支链,具体结构是:
[0006]所述的测力平台中心有大直径通孔,可外接加载帽进行定位安装,并通过测力平台上面对称布置的四个力加载孔进行固定。在测力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固结有四个力测量支链,以测力平台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呈正十字布置;所述的力测量支链为双连孔称重传感器,包括两侧的固定端和位于中部的双连孔结构弹性体;
[0007]双连孔结构弹性体由两个矩形梁和一个双连孔段串联组成,双连孔段由两条RTR支链并联组成,每条RTR支链又由两个非对称椭圆弧转动梁和一个矩形梁串联组成;
[0008]该传感器所有构件之间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和测力平台加工高度相同;测力平台的加工宽度较小,以实现两者同轴线内外嵌套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的四个力测量支链均为型号和量程相同的称重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的测力平台外侧四周分别设有八个测量支链固定台,其上均有呈上下设计的两个测量支链安装孔,与力测量支链固定孔一一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上侧有对称布置的八个固定通孔。
[0013]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内侧四周有个四个凹台,其上均有四个测量支链安装孔,
位置与力测量支链固定孔一一对应。
[0014]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平台的凹台两侧设有两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将浮动梁分为内浮动梁和外浮动梁,宽度相同。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装配式的组装设计,避免了一体式多维力传感器加工难度大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2)通过改变力测量支链的型号,可以改变传感器的量程和灵敏度,使用范围更加广泛;(3)通过对测量支链的对称布置,方便感知力和力矩信息;(4)力测量支链均为型号相同的力传感器,互换性好,便于后期使用过程的更换和维护。(5)所有构件的一体式成型结构,可以确保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轴测图;
[0017]图2是图1中测力平台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测力平台的主视图;
[0019]图4是图1中力测量支链的俯视图;
[0020]图5是图1中力测量支链的主视图;
[0021]图6是图1中固定平台的俯视图;
[0022]图7是图6的固定平台的A

A旋转剖视图;
[0023]图中:1.测力平台、2.力测量支链、3.固定平台、4.力加载孔、5.测量支链固定台、6.加载帽安装孔、7.测量支链安装孔、8.测量支链固定端、9.双连孔弹性体、10.测量支链固定孔、11.固定孔、12.凹台、13.浮动梁、131.外浮动梁、132.内浮动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25]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图中是一种装配式平面式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包括外部内部的测力平台1、中间的四条力测量支链2和外部的固定平台3、,其结构是:
[0026]所述的测力平台1中心有加载帽安装孔6,可定位安装外接加载帽,并通过测力平台1上面对称布置的四个力加载孔4固定。在测量支链固定台5和凹台12之间有四个力测量支链2,以测力平台1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呈正十字布置,测量支链安装孔7与测量支链固定孔10使用螺栓连接。通过改变力测量支链2的型号,可以改变传感器的量程和测量灵敏度。固定平台3上布置的八个固定孔11与外部实体连接,可保证传感器整体工作时处于稳定状态。
[0027]力测量支链2为双连孔称重传感器,该结构具有很强抗偏载能力,通过测量双连孔弹性体9上全桥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经计算得到外部载荷。力测量支链2的对称布置,可方便力和力矩输出信号的解算。该传感器所有构件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确保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测量精度。
[0028]所述的固定平台3和测力平台1加工高度相同;测力平台1的加工宽度较小,以实现两者同轴线内外嵌套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四周保持一致,以保证测量支链的安装。
[0029]所述的四个力测量支链2均为型号和量程相同的称重传感器,方便后期使用和维护。
[0030]所述的测力平台1外侧四周分别设有八个测量支链固定台5,其上均有呈上下设计
的两个测量支链安装孔7,与力测量支链固定孔10一一对应。
[0031]所述的固定平台3上侧有对称布置的八个固定通孔11,通过螺栓连接外部实体,达到传感器的目的,使传感器工作时处于稳定状态。
[0032]所述的固定平台3内侧四周有四个凹台12,其上均有四个测量支链安装孔7,位置与力测量支链固定孔10一一对应。
[0033]所述的固定平台3的凹台两侧设有两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将浮动梁13分为内浮动梁132和外浮动梁131,宽度相同。通过减材设计,使传感器整体重量减小。
[0034]该传感器在使用时:当外加载荷作用于测力平台1时,传感器通过检测四个力测量支链2输出的电信号,经计算可以得出加载平面上的二维正交力和一维法向扭矩。
[0035]以上是针对本专利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包括中间对应的测力平台、外部对应的固定平台和两者之间的四个测量支链,其特征是:所述的测力平台中心有大直径通孔,可外接加载帽进行定位安装,并通过测力平台上面对称布置的四个力加载孔进行固定。在测力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固结有四个力测量支链,以测力平台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呈正十字布置;所述的力测量支链为双连孔称重传感器,包括两侧的固定端和位于中部的双连孔结构弹性体;双连孔结构弹性体由两个矩形梁和一个双连孔段串联组成,双连孔段由两条RTR支链并联组成,每条RTR支链又由两个非对称椭圆弧转动梁和一个矩形梁串联组成;该传感器所有构件之间为一体式加工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平面三维力/力矩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平台和测力平台加工高度相同;测力平台的加工宽度较小,以实现两者同轴线内外嵌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建付翀唐守乾刘继高彭晗李冰周甲伟上官林建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